一种刮板输送机链条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58126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327486.9

    申请日:2016-05-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43/06 B65G19/08 B65G19/22 G01L1/2218 G01L1/22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刮板输送机链条故障诊断系统,该诊断系统包括贴在刮板输送机链轮轮齿顶部端面的应变花,应变花通过屏蔽导线连接固定在刮板输送机滚筒上的信号采集单元,信号采集单元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采集的信号发送给无线接收装置,无线接收装置通过USB接口将获得的采集信号传输给工控机;该诊断方法包括,错链、跳链故障判断、断链故障判断和卡链故障判断三个步骤。本发明通过实时测量链轮轮齿不同方向上的应变量,并通过无线传输手段将采集信号传输给工控机,而后基于获得的应力数据,对刮板输送机链条的卡链、错链、跳链和断链等故障进行动态诊断,为对刮板输送机链条状态进行综合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具有简化调整的杆状力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5579818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80053093.2

    申请日:2014-0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22 G01G3/14 G01L1/2218 G01L1/2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力传感器(101),其用于测量压力和/或拉力,其具有:杆状变形体(102),该杆状变形体至少具有前侧(103)、后侧、左侧(105)、右侧(106)、上端侧(107)以及下端侧(108);以及具有至少四个应变传感器(117,118,119),所述应变传感器安装在变形体(102)上并且设置用于测量所述变形体(102)的纵向应变和横向应变。在所述前侧(103)上在所述变形体(102)的中心纵轴线(L)与中心横轴线(Q1)之间的交点(S)的区域中设有前方长形凹部(109)。与所述前方长形凹部(109)相对置地在后侧上设有后方长形凹部。在左侧(105)上,至少一个左上缺口(112)设置在中心横轴线(Q1)上方,至少一个左下缺口(113)设置在中心横轴线(Q1)下方。与左侧上的所述缺口分别相对置地,在右侧(106)上设置至少一个右上缺口(114)和至少一个右下缺口(115)。所述中心横轴线(Q1)与所述前方长形凹部(110)和左上缺口(112)之间的最短连接线(V)之间的角(a)不小于17°且不大于29°。

    一种测力拉杆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87312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661315.4

    申请日:2017-08-04

    Inventor: 张自鹏 杨坚 何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5/0028 G01L1/2218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力拉杆系统,其包括第一球轴承,第一锁紧螺母,拉压传感器,第二锁紧螺母,测力杆,拉杆过渡轴,第三锁紧螺母和第二球轴承;第一球轴承和第二球轴承之间提供拉压传感器、测力杆和拉杆过渡轴连接,其中第一球轴承与拉压传感器的一端、拉压传感器另一端与测力杆一侧以及拉杆过渡轴与球轴承之间分别通过第一锁紧螺母、第二锁紧螺母和第三锁紧螺母螺纹连接,测力杆和拉杆过渡轴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本发明的测力拉杆系统通过在试验件上设计出拉杆接口,使用拉杆将试验件和传感器进行“隔离”,由此可以使用普通传感器实现试验件单方向载荷测量,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力传感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351C

    公开(公告)日:2003-09-03

    申请号:CN98809995.0

    申请日:1998-10-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G3/1402 G01G19/024 G01L1/2218 G08G1/02

    Abstract: 一种力传感器具有一承受待测力的可弹性变形的载体(10;110),在该载体上这样设置一第一和一第二应变测量元件(21,31;121,131),使得由力引起的载体(10,110)的弹性变形导致两个应变测量元件(21,31;121,131)的不同的长度应变。这一长度应变差用作待测力的大小。本发明的力传感器很大程度上不受环境影响的干扰,例如温度变化、电磁干扰、拉力、压力和/或沿管纵向的剪力、横向于管纵向的剪力等等。具有若干个本发明力传感器的轮载荷秤具有短的反应时间,能够测量行驶着的汽车的轮载荷。

    力传感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74420A

    公开(公告)日:2000-11-22

    申请号:CN98809995.0

    申请日:1998-10-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G3/1402 G01G19/024 G01L1/2218 G08G1/02

    Abstract: 一种力传感器具有一承受待测力的可弹性变形的载体(10;110),在该载体上这样设置一第一和一第二应变测量元件(21,31;121,131),使得由力引起的载体(10,110)的弹性变形导致两个应变测量元件(21,31;121,131)的不同的长度应变。这一长度应变差用作待测力的大小。本发明的力传感器很大程度上不受环境影响的干扰,例如温度变化、电磁干扰、拉力、压力和/或沿管纵向的剪力、横向于管纵向的剪力等等。具有若干个本发明力传感器的轮载荷秤具有短的反应时间,能够测量行驶着的汽车的轮载荷。

    一种可穿戴式足底压力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8959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903637.0

    申请日:2016-10-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2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式足底压力检测装置,采用多层结构形式,并在其层间布置有柱式结构,用于承受足底的全部重量,利用金属应变片检测柱式结构的变形,可以实时检测总体的足底压力及前后脚掌的压力分配,配合传感采集板可以实现对足底压力的有效测量。本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检测任意地形下足底的全部压力,同时本发明可以不受制与已有传感器的尺寸与量程,在厚度上可以更小,使得整体上更加轻便。

    应变片的安装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37058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80071095.X

    申请日:2013-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00 C09J5/00 G01L1/2218 G01L1/2287 G01L5/0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应变片(7)粘贴到开口(8)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方法步骤:提供构件(9);清洁开口(8)的内周面(11);提供嵌件(1),该嵌件(1)具有大致对应于开口(8)的内周面(11)的外周面(3),并且嵌件在其外周面(3)上具有用于应变片(7)的容纳部(5),在此将应变片(7)放入容纳部(5)中;将胶粘剂施加到开口(8)中和/或将胶粘剂施加到应变片(7)上;使嵌件(1)在开口(8)中定位,在此将应变片(7)送入其应被固定在的内周面(11)区域附近;将楔形键(14)插入嵌件(1)的引导部中,在此,楔形键(14)从下面作用于应变片(7)的下侧并且使应变片相对于嵌件(1)抬起并且将应变片压到内周面(11)上;使胶粘剂至少部分地硬化并且可选地将楔形键(14)和/或嵌件(1)从开口(8)中取出。

    具有补偿由于未对准误差的装置的称重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488491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80066670.7

    申请日:2013-12-05

    Abstract: 一种称重传感器(1),包括具有上接触表面(3)和下接触表面(4)的可变形本体(2),该上接触表面和下接触表面设计成将力引入到该可变形本体(2)内。每个接触表面(3、4)包含支承点(5),上下支承点(5)的连线确定了该力的作用线(6)。在该接触表面(3、4)之间,该可变形本体(2)具有至少一个柱状部分(7),该柱状部分(7)具有中心纵轴线(8)和其生成线平行于该中心纵轴线(8)延伸的圆周表面。该称重传感器还包括第一确定装置(9)和第二确定装置(10),该第一确定装置(9)被安装在该可变形本体(2)的柱状部分(7)上并且将该可变形本体(2)的机械变形转换成电子信号,该第二确定装置被安装在该可变形本体(2)的柱状部分(7)上并且将该中心纵轴线(8)从该作用线(6)的偏离转换成相应的信号。该第一确定装置(9)和该第二确定装置(10)各包括至少一个应变片。具体地,该第二确定装置(10)中的至少一个应变片基本上安装在该上接触表面(3)与该下接触表面(4)之间的中部并且按这样的方式相对于该圆周表面的生成线以预定锐角对准,即,在没有该中心纵轴线(8)从该作用线(6)的偏离时,该第二确定装置(10)的信号为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