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烘窑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82640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150577.5

    申请日:2018-09-29

    Inventor: 张桂意 李月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7B7/00 F27B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窑烘窑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可提高烘窑效率的回转窑烘窑方法。本发明的烘窑方法,在烘窑过程中向回转窑内引入熟料,这样借助熟料的导热和温度传递等作用,有效地提高回转窑内的温度传递和分布效果;进而提高回转窑内升温速度、降低温度波动以及提高回转窑内温度分布均匀性;可提高烘窑质量、缩短烘窑时间以及节约烘窑成本。

    一种回转窑窑体窜动自动调节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3073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250135.3

    申请日:2017-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7B7/20 F27B7/2206 F27B7/42 F27B2007/2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窑窑体窜动自动调节装置及方法,在远离回转窑回转驱动装置一端的单侧托轮轴承组外侧设2个推杆,推杆驱动装置带动其中一个推杆推动托轮轴承组的轴承座,使托轮轴线与回转窑窑体轴线偏转一个角度;对应托轮轴承组一侧的回转窑基础上固定有托轮转动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托轮的实际转动量;对应轮带下方的回转窑基础上固定有回转窑窜动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回转窑的实际轴向窜动量;推杆驱动装置、托轮转动量检测装置及回转窑窜动量检测装置分别连接控制系统。本发明能够自动调节回转窑窑体按需要进行窜动,并且精确控制窜动的方向和速度,降低调窑操作的难度和工作强度,并有利于回转窑运行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的延长。

    沉降池刮渣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6717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756768.5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丁元杰

    Inventor: 丁元杰 丁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7D25/00 F27B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沉降池刮渣机,包括沉降池本体,所述沉降池本体背面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表面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本发明通过设置沉降池本体、固定板、减速机、第一转轴、第一链轮、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二转轴、第二链轮、链条、刮板、支撑杆和支撑板的配合使用,达到了能对沉降池水面的残渣进行刮掉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沉降池刮渣机不能对沉降池水面的残渣进行刮掉的问题,从而达到能对沉降池水面的残渣进行刮掉,提高了沉降池刮渣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沉降池刮渣机的实用性。

    进料端密封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6716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758426.7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丁元杰

    Inventor: 丁元杰 丁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7B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进料端密封,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通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左端贯穿至波纹管的内腔,所述连接管的右侧连通有第二连接板,所述连接管的表面从右至左依次套设有密封圈和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右侧与密封圈固定连接,所述波纹管的右端位于密封环的内腔。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波纹管、密封环、密封圈、连接管、第二连接板、第二通孔、固定圈、石墨盘根和第一通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回转炉接口处与进料口之间密封效果差的问题,该进料端密封,具备密封效果好的优点,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值得推广。

    减少危险废物焚烧炉回转窑窑尾结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01498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261959.4

    申请日:2017-04-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928 F27B7/20 F27D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危险废物焚烧炉回转窑窑尾结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焚烧物与第二焚烧物按照质量比不超过1:10的比例混合投入回转窑进行焚烧;其中,所述第一焚烧物为灰熔点小于900℃的焚烧物,所述第二焚烧物为灰熔点在900℃以上的焚烧物,焚烧时所述回转窑内的氧体积含量设置为4%~6%,回转窑的转速为0.3~0.4rpm,焚烧温度为850~1000℃,出口烟气温度为900~950℃,窑压为‑10~0Pa。通过将焚烧物分为灰熔点小于900℃的焚烧物与灰熔点在900℃以上的焚烧物,并按照质量比不超过1:10的比例进行焚烧,使较低灰熔点的物质的熔化难以有效地粘附其他物质,同时还会被其他物质所隔离开来而不能快速地聚集成团,显著地减少了回转窑在运行过程中窑尾的结焦量。

    一种高温炉管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31774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1014950.0

    申请日:2015-12-31

    Inventor: 万喜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7B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炉管,包括炉管本体(1)、设于炉管本体(1)两端的连接圈(2)和设于炉管本体(1)上的定位圈(3),所述炉管本体(1)由外而内设有炉管壳体(4)、保温层(5)和炉管内胆(6),所述保温层(5)内设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8)。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传送物料符合要求,能够有效的避免热量的浪费,适于工业化大生产,使用范围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