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75222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02741.3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朱明龙
Inventor: 朱明龙
IPC: A62B9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2B99/00
Abstract: 一种小口径深井救援用之把体联动舌形体锁控拉杆钩,由顶部控制架、制动杆、拉杆和应变钩架组成,顶部控制架中设有联接制动杆和拉杆的构件,应变钩架中设有用来勾挂落井人员双腋的搀扶杆,制动杆和拉杆可根据跌落深井人员在井洞中的深度逐根接续至所需长度,应变钩架中的搀扶杆在未移动至落井人员的双腋下位时处于下垂状态,而达到需要位置后通过设置于顶部控制架上的控制架锁位舌扣的制动使制动杆下行而促使搀扶杆转成水平状态,即可勾挂在落井人员的腋下后实施提拉救援,免去必须派人下井营救或破挖井壁营救的落后手段,为相关营救工作创造最大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09675221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02727.3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朱明龙
Inventor: 朱明龙
IPC: A62B9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2B99/00
Abstract: 一种小口径深井救援用之杠杆联动拉杆钩,由顶部控制架、制动杆、拉杆和应变钩架组成,顶部控制架中设有联接制动杆和拉杆的构件,应变钩架中设有用来勾挂落井人员双腋的搀扶杆,制动杆和拉杆可根据跌落深井人员在井洞中的深度逐根接续至所需长度,应变钩架中的搀扶杆由制动杆通过设置于应变构架中的杠杆和朴刀形构体发生变动,当搀扶杆在未移动至落井人员的双腋下位时处于下垂状态,而达到需要位置后通过设置于顶部控制架上的控制架锁位扣的制动使制动杆下行而促使搀扶杆转成水平状态,即可勾挂在落井人员的腋下后实施提拉救援,免去必须派人下井营救或破挖井壁营救的落后手段,为相关营救工作创造最大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0840431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78926.5
申请日:2018-03-31
Applicant: 魏敏
Inventor: 魏敏
IPC: A62B9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2B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打捞器,包括三角架、设置在三角架上的伸缩管、设置在伸缩管内的伸缩转轴、设置在伸缩管底端的捞抓头、供井上打捞人员控制的操控器;设置在三角架上的第一电机带动伸缩转轴转动,转动的伸缩转轴带动伸缩管伸缩,设置在捞抓头内的第二电机带动捞抓头收展;本发明省力省时,无需组装,能适应不同井深的打捞,安全可靠,打捞成功率高;抓勾上设有塑胶套,防止抓勾对落井物造成伤害;设有照明摄像装置,能准确控制捞抓头的抓勾动作;设有测量深度的计数器,为打捞提供有效参考;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不限于专业人员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38150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02679.3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裴小根
Inventor: 裴小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5/007 , A62B99/00 , B25J11/00 , B25J15/0019 , B25J15/0066 , B25J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有救援机械臂的救援机器人,包括底盘和车轮,所述底盘上设有救援机械臂,所述救援机械臂为一个三段式机械臂,主要由底座、机架、动臂、头杆、小臂、连杆、摇杆、快换连接器、动臂油缸、头杆油缸、小臂油缸、工具头油缸以及末端连接板等部件组成,所述救援机械臂中部设有微型摄像头,通过模仿挖掘机的形式,使救援机械臂可以进行各种操作,而且在救援机械臂前端设置末端连接板,末端连接板可以装载破碎锤、挖斗、抓手等,实现在复杂救援环境或核环境下各种需要的操作,在救援机械臂中部加入微型摄像头,利用摄像头将视频信号进行传输,使操控更加方便,更加方便进行远程操控,综合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18726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491349.X
申请日:2017-12-30
Applicant: 佛山尉达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IPC: A62B9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2B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救援装置,包括基座、救援杆支撑部、救援杆构件、滑动环和锁定杆,救援杆支撑部固定在基座上;救援杆构件具有第一、第二杆体;第一、第二杆体的横截面分部为U字形和矩形;在折叠状态下,第二杆体容纳在第一杆体内;滑动环包括环形基部,环形基部布置有枢转支撑片、形成在环形基部的外周表面上的第一预定位置处沿径向突出的圆柱形的锁定杆支撑部、由锁定杆支撑部和锁定杆支撑的锁定构件;锁定杆包括插入到锁定杆支撑部中的圆柱形销构件和在垂直于锁定杆的轴向的方向上设置在销构件的基部端部处的杆部分。本发明能提高对待救援的人和/或物所处的环境的适应性,从而提高救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83747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0991090.9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张宇川
Abstract: 一种井下救援机器人,包括设置支架机构和套筒机构;底座在井口的两侧,支杆搭设在两底座上,辊筒套装在支杆上,钢丝绳绕于辊套外表面;吊架底面沿其圆周安装有多个微型气缸;套筒机构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与吊架活动连接;内筒由若干个弧形的内筒单片组合而成;每个内筒单片的内侧面底部设置有一托板;每个微型气缸对应一个内筒单片,微型气缸的输出端与内筒单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每个内筒单片插装在相邻两个隔条之间;托板与内筒单片之间通过电磁吸合在一起。这种救援机器人,结构简单,完全井外人员控制,通过人体的弹性机制将救援套筒落下,并将人员整体包裹在筒体内,有效避免拉拽过程中井壁对其造成的二次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07754103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53330.4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绳自由爬行装置,属救生器械技术领域。它由手持爬绳器和脚踩爬绳器构成,手持爬绳器和脚踩爬绳器分别由套筒、顶块、把手和钢球构成,顶块上活动套装有套筒,顶块的顶部与套筒内壁之间活动设置有多个钢球,套筒的底部圆周上设置有凸缘,凸缘上方的套筒上对称状设置有滑孔,与滑孔对应的顶块上对称设置有连接耳,连接耳一端通过滑孔延伸至套筒外端,延伸至套筒外端的连接耳上通过销轴安装有把手,把手与凸缘接触连接。该爬行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好,逃生时,操作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节下落速度,能够有效地增加攀爬的安全性与快捷性。从而实现在火灾发生时更加安全的生命救援,为人民的生命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7715342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214339.1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奥来救援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盛国民
IPC: A62B9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2B99/00
Abstract: 微型液压扩张器,由油缸、快速接头、楔块和左右两个扩张臂组成,油缸通过快速接头与动力源相连,油缸的活塞端部与楔块相连,左右两个扩张臂分别通过一个转轴与油缸表面相连,油缸为单作用油缸通过内置的复位弹簧复位,左右两个扩张臂采用薄鸭口结构,左右两个扩张臂之间设置复位弹簧。本发明采用单作用油缸,无需换向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适合狭小空间的救援工作;扩张臂超薄鸭口设计,楔入间隙更小;两扩张臂之间设置扩张臂复位弹簧,自动将扩张臂复位到闭合状态,加快活塞复位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648776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1058104.8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厦门一泰消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江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2C8/00 , A62B99/00 , F21V33/0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二维码逃生救援灭火器装置,包括提手把,所述提手把的一端设置有隔火隔热外壳,所述隔火隔热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转换装置,所述隔火隔热外壳的内侧设置有消防绳包,所述消防绳包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把,所述固定把的一侧设置有强力探照灯套,所述强力探照灯套的表面设置有二维码;通过设计的盾牌形状灭火器装置,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可以从灭火器装置上的消防手套包、消防面具包、强力探照灯套等包内拿出各种逃生救援灭火所需要的装置装备在身上,保护不会受到伤害,并通过灭火器罐体、转换装置和多孔喷头可以根据起火的原因进行选择干粉、泡沫等灭火方式进行灭火,可以通过二维码查询灭火器装置的真伪。
-
公开(公告)号:CN10673048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94756.8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西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有效减少救援绳长度、救援速度快、安全性高的废井救援机器人。所述的机器人包括球壳形探路体、球壳形救援体、救援绳,机器人体积紧凑,适合狭小空间救援,通过能力强。机器人进入水面以下后即和救援绳脱开,由水下推进装置器提供动力继续下潜,快速上浮过程可以依靠气囊内的气体实现上浮,极大减小了所需救援绳的长度,方便携带。机器人下降时先自由落体,落入水下后由水下推进装置器提供动力继续下潜,下降速度快,上升时先依靠气囊的浮力,上浮到水位线附近后依靠救援绳进行起吊,上升速快;上升时水下推进装置可以根据深井地图调整待救人员的位置,安全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