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8957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1811051271.4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G06Q10/0637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林地病(虫)基指数曲线群及其建立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建立有林地病(虫)基指数曲线群的方法,通过建立病害或虫害发生程度与纯林关键林分因子的方程模型,绘制病基指数主曲线或虫基指数主曲线,然后将主曲线扩展得到病基指数曲线群或虫基指数曲线群。本发明所建立的有林地病基指数曲线群或虫基指数曲线群能够定量评价纯林有林地发生某种病害或虫害的一般潜在状况,为纯林有林地合理、有效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达到预防和实现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481202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0941952.3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国白蛾Rop基因dsRNA及其细菌表达液和应用,该Rop基因dsR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采用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HT115中表达大量所需的外源目的dsRNA,持续饲喂IPTG诱导表达靶标dsRNA的大肠杆菌HT115菌液后,对美国白蛾具有高致死能力,且对其生长发育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采用本发明的细菌表达液防治美国白蛾的方法可实施性强、操作方便、有效性和灵敏性好、杀虫效率高,且具有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82571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911159542.2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轻松枯梢病病原菌危害寄主植物的真菌结构调控方法,包括:调节寄主植物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其中,所述的调节寄主植物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方式包括提高与枯梢病病原菌负相关的内生真菌的相对丰度或降低与枯梢病病原菌正相关的内生真菌的相对丰度;或者在提高与枯梢病病原菌负相关的内生真菌的相对丰度的同时降低与枯梢病病原菌正相关的内生真菌的相对丰度。本发明通过调节赤松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使真菌群落向不利于枯梢病病原菌生存的结构转变,使病原菌难于增殖、扩散,有效地降低了对赤松林的危害,维持和保护了其分布区域的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201443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951620.9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经营部技术推广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扩展球式矩阵草原火险监测方法和装置,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火险待测草原周边选择有代表性的3类树种或灌木,将每种树种或灌木取木材部分,干燥后,制作为0.3cm、0.4cm、0.5cm直径的3个木球,为可燃物湿度球,每个径级制作3个;步骤2:将3类3个径级的可燃物湿度球以绝缘体连接成3×3的可燃物湿度球矩阵,相邻两组可燃物湿度球之间的距离大于3cm,并将不同直径的可燃物湿度球交错配置,本发明通过采用本地树种或者灌木制作可燃物湿度球,很好的适合本地火险预报,采用多径级可燃物湿度球矩阵排列,有助于获得多类型、径级可燃物湿度,具有更好的精度、可部署性、符合实际情况,监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64674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1595712.4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10015、由其制备的菌剂及其应用。采用本发明的暹罗芽孢杆菌10015菌株制备的菌剂能够有效抑制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对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通过田间防治试验发现,在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发病初期施加本发明的菌剂能够得到较明显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可达70%以上。适合在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生防实践中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56566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910527742.2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C07C35/28 , C07C29/147 , C07C205/57 , C07C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反式马鞭草烯醇及其对映体(+)‑反式马鞭草烯醇的绿色、简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顺式马鞭草烯醇和(+)‑顺式马鞭草烯醇,利用Mitsunobu反应,通过羟基构型翻转,分别获得(‑)‑反式马鞭草烯醇和(+)‑反式马鞭草烯醇,其中,(‑)‑反式马鞭草烯醇产率81%,(+)‑反式马鞭草烯醇产率80%。本发明合成方法包括新的、有效的并且环境良性的步骤和程序,与现有的反式马鞭草烯醇合成方法相比,避免了四乙酸铅(氧化剂)及苯有毒溶剂的使用。原料顺式马鞭草烯醇可由α‑蒎烯氧化制备,(‑)‑反式马鞭草烯醇及(+)‑反式马鞭草烯醇可用于我国小蠹虫的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363270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542600.0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川西亚高山采伐迹地或宜林灌丛地的带状造林技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01宽带清林:沿等高线方向进行在前一年秋季带状清林,砍除箭竹、悬钩子等杂灌草;清林带宽度4‑5m,灌草保留带4‑5m,二者相间分布;S02植苗造林:每穴1株苗木,栽苗时要做到苗正根伸,栽后用手适当按压,灌水定根;栽苗后立即用苔藓、杂灌小枝杈或杂草覆盖穴面,覆盖度半阳坡不少于80%,阴坡不少于60%;S03幼林抚育。通过宽带清林、带状造林,在大幅度降低抚育工作量的同时,有效提高林地水土保持功能,提高云杉人工更新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林木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327861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64959.5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C12N15/113 , C12N15/11 , A01N57/16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靶向白蜡窄吉丁视觉受体基因的dsRNA、引物对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dsRNA可以高效沉默白蜡窄吉丁的视觉受体基因,能够导致白蜡窄吉丁视觉识别能力下降,影响成虫交配,最终达到防治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注射EGFP基因dsRNA对照相比,当白蜡窄吉丁注射上述dsRNA后白蜡窄吉丁的视觉受体基因表达量降低了98%,且随着时间的增加,沉默效果持续存在,致使白蜡窄吉丁视觉受到抑制。因此本发明提出可利用白蜡窄吉丁视觉受体基因的沉默技术来防治重大检疫害虫白蜡窄吉丁,为绿色防治林业害虫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317983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93352.8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耦合多因素影响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模型的构建方法,假设各因素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彼此独立,且有连乘关系,所述耦合多因素影响的树木生长模型表达式为:TG=TGmax×f(x1)×f(x2)×f(x3)×......。树木生长存在一个理论最大值,各因素的影响范围变化在0‑1之间,只有当各因素均最优时,树木生长才能达到理论最大值,否则会受相关因素限制。本发明首先通过逐步解耦来确定各因素影响树木生长的函数形式,即基于上外包线法确定树木生长响应各单一因素的函数类型,然后将各单一因素的影响函数连乘,即可实现多因素耦合,建立同时反映多因素影响的树木生长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06869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70791.7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芥子醛葡萄糖苷在制备防治白蜡窄吉丁产品中的应用,将所述芥子醛葡萄糖苷作为农药的主要成分,可以对白蜡窄吉丁幼虫进行毒杀。本发明还公开了芥子醛葡萄糖苷在抗白蜡窄吉丁白蜡树辅助育种中的应用,以所述芥子醛葡萄糖苷作为抗白蜡窄吉丁白蜡树辅助育种中的代谢标志物,将芥子醛葡萄糖苷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技术有效结合,可以早期判断白蜡树的抗虫性能,缩短育种时间,加快育种速度,提高白蜡树抗虫育种效率。本发明对于白蜡树抗虫育种及白蜡窄吉丁的有效控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