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02022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144824.7
申请日:2009-07-29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C07C251/24 , C07C24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4/34 , C07C37/16 , C07C39/24 , C07C45/00 , C07C45/63 , C07C45/68 , C07C249/02 , C07C251/24 , C07C2601/14 , C07F15/065 , C07C47/5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新型配位络合物和以该络合物为催化剂经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的共聚合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所述络合物具有金属中心携带2个以上的负电荷的平衡结构式。在所述络合物用作使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共聚合的催化剂时,其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较高的选择性,并提供了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因而易于应用于商业过程。另外,在使用所述络合物作为催化剂通过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合形成聚碳酸酯后,可以将所述催化剂从所述共聚物中单独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2701916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210144598.2
申请日:2009-07-29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4/34 , C07C37/16 , C07C39/24 , C07C45/00 , C07C45/63 , C07C45/68 , C07C249/02 , C07C251/24 , C07C2601/14 , C07F15/065 , C07C47/5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新型配位络合物和以该络合物为催化剂经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的共聚合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所述络合物具有金属中心携带2个以上的负电荷的平衡结构式。在所述络合物用作使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共聚合的催化剂时,其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较高的选择性,并提供了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因而易于应用于商业过程。另外,在使用所述络合物作为催化剂通过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合形成聚碳酸酯后,可以将所述催化剂从所述共聚物中单独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2702022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44824.7
申请日:2009-07-29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C07C251/24 , C07C24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4/34 , C07C37/16 , C07C39/24 , C07C45/00 , C07C45/63 , C07C45/68 , C07C249/02 , C07C251/24 , C07C2601/14 , C07F15/065 , C07C47/5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新型配位络合物和以该络合物为催化剂经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的共聚合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所述络合物具有金属中心携带2个以上的负电荷的平衡结构式。在所述络合物用作使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共聚合的催化剂时,其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较高的选择性,并提供了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因而易于应用于商业过程。另外,在使用所述络合物作为催化剂通过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合形成聚碳酸酯后,可以将所述催化剂从所述共聚物中单独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2701916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44598.2
申请日:2009-07-29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4/34 , C07C37/16 , C07C39/24 , C07C45/00 , C07C45/63 , C07C45/68 , C07C249/02 , C07C251/24 , C07C2601/14 , C07F15/065 , C07C47/5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新型配位络合物和以该络合物为催化剂经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的共聚合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所述络合物具有金属中心携带2个以上的负电荷的平衡结构式。在所述络合物用作使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共聚合的催化剂时,其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较高的选择性,并提供了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因而易于应用于商业过程。另外,在使用所述络合物作为催化剂通过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合形成聚碳酸酯后,可以将所述催化剂从所述共聚物中单独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2076738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980124448.1
申请日:2009-07-29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C08G64/20 , C08G64/34 , C08G64/32 , C07C251/24 , C07C3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4/34 , C07C37/16 , C07C39/24 , C07C45/00 , C07C45/63 , C07C45/68 , C07C249/02 , C07C251/24 , C07C2601/14 , C07F15/065 , C07C47/5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含有铵盐的配体制得的络合物,所述络合物具有金属中心携带2个以上的负电荷的平衡结构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所述络合物作为催化剂通过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共聚合而用于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在所述络合物用作使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共聚合的催化剂时,其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较高的选择性,并提供了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因而易于应用于商业过程。另外,在使用所述络合物作为催化剂通过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合形成聚碳酸酯后,可以将所述催化剂从所述共聚物中单独回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