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65467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0980108291.3
申请日:2009-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12 , B60K7/0007 , B60K17/043 , B60K17/046 , B60K17/356 , B60K2007/0038 , B60K2007/0092 , B60L1/02 , B60L3/0061 , B60L7/12 , B60L11/1805 , B60L15/2009 , B60L2220/44 , B60L2240/36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40/425 , F16H1/32 , F16H57/0424 , F16H57/043 , F16H57/0471 , F16H57/0476 , H02K5/1732 , H02K5/20 , H02K7/116 , H02K9/19 , Y02T10/641 , Y02T10/645 , Y02T10/7005 , Y02T10/72 , Y02T10/7275 , Y10T74/2189
Abstract: 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21)具备:电动机部(A)、减速部(B)、车轮轮毂(C)、向减速部供给润滑油的减速部润滑机构。减速部润滑机构包括:润滑油路(25c)、润滑油供给口(25d)、润滑油排出口(22b)、通过壳体(22)的内部而将润滑油排出口(22b)与润滑油路(25c)连接并使从润滑油排出口(22b)排出的润滑油向润滑油路(25c)回流的循环油路(45)、设置在与壳体(22)内部的循环油路(45)相接的位置并对通过循环油路(45)的润滑油进行冷却的冷却水路(22e)、配置在循环油路(45)及冷却水路(22e)相互相接的位置而使两者分离的分隔部件(49)。
-
公开(公告)号:CN101965467B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0980108291.3
申请日:2009-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12 , B60K7/0007 , B60K17/043 , B60K17/046 , B60K17/356 , B60K2007/0038 , B60K2007/0092 , B60L1/02 , B60L3/0061 , B60L7/12 , B60L11/1805 , B60L15/2009 , B60L2220/44 , B60L2240/36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40/425 , F16H1/32 , F16H57/0424 , F16H57/043 , F16H57/0471 , F16H57/0476 , H02K5/1732 , H02K5/20 , H02K7/116 , H02K9/19 , Y02T10/641 , Y02T10/645 , Y02T10/7005 , Y02T10/72 , Y02T10/7275 , Y10T74/2189
Abstract: 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21)具备:电动机部(A)、减速部(B)、车轮轮毂(C)、向减速部供给润滑油的减速部润滑机构。减速部润滑机构包括:润滑油路(25c)、润滑油供给口(25d)、润滑油排出口(22b)、通过壳体(22)的内部而将润滑油排出口(22b)与润滑油路(25c)连接并使从润滑油排出口(22b)排出的润滑油向润滑油路(25c)回流的循环油路(45)、设置在与壳体(22)内部的循环油路(45)相接的位置并对通过循环油路(45)的润滑油进行冷却的冷却水路(22e)、配置在循环油路(45)及冷却水路(22e)相互相接的位置而使两者分离的分隔部件(49)。
-
公开(公告)号:CN104854376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80051723.8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F16H57/023 , F16D1/10 , B60K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7/0007 , B60B35/14 , B60K7/00 , B60K17/14 , B60K17/145 , B60K2007/0038 , B60K2007/0061 , F16C19/06 , F16C19/184 , F16C19/54 , F16C2326/02 , F16D1/10 , F16D2001/103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由于旋转负荷等的轮胎侧力对减速器(B)的最终的输出齿轮(9)施加挠矩,在最终的输出齿轮(9)的齿轮轴(9a)也不易发生倾斜的构造的轮内电机驱动装置。将轮内电机驱动装置(1)的减速器(B)的输出齿轮(9)的齿轮轴(9a)双支承地支承于机壳(11),在该被双支承地支承的输出齿轮(9)的齿轮轴(9a)形成花键孔(9b),通过在花键孔(9b)花键结合轮毂(C)的输出轴(13),即使对输出齿轮(9)施加挠矩,在齿轮轴(9a)也不易产生倾斜,即使由于轮胎侧力等的外力在轮毂(C)的输出轴(13)产生轴挠曲,其变形、变位由将轮毂(C)的输出轴(13)和输出齿轮(9)结合的花键的间隙吸收。
-
公开(公告)号:CN102947627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180028851.1
申请日:2011-06-10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41/088 , F16H3/10 , F16H63/30 , F16H2063/3093 , F16H2200/0021 , F16H2200/00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可靠地防止组装在变速器内的多个双向离合器同时卡合的车辆用马达驱动装置。在由电动马达(10)旋转驱动的输入轴(21)与输出轴(22)之间设置第一减速齿轮列(23)和第二减速齿轮列(24)。在第一减速齿轮列(23)的第一输出齿轮(23b)与输出轴(22)之间、以及第二减速齿轮列(24)的第二输出齿轮(24b)与输出轴(22)之间组装第一以及第二双向离合器(30A、30B)。一档摩擦板(52a)以及二档摩擦板(52b)由双向离合器(30A、30B)的保持器(36)止转,并将控制环(51)组装在两个摩擦板(52a、52b)之间。利用换档机构(70)使控制环(51)沿轴向位移,借助一档摩擦板(52a)的沿轴向的移动使第一双向离合器(30A)卡合,并且借助二档摩擦板(52b)的沿轴向的移动使第二双向离合器(30B)卡合。一档摩擦板(52a)以及二档摩擦板(52b)在其中立位置由第一止转单元(57)以及第二止转单元(61)止转,使得第一以及第二双向离合器(30A、30B)不会同时卡合。
-
公开(公告)号:CN104145132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380006407.9
申请日:2013-01-16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116 , B60K1/00 , B60K7/00 , B60K7/0007 , B60K17/043 , B60K17/046 , B60K2007/0038 , B60K2007/0061 , B60K2007/0092 , B60L2220/46 , B60L2270/145 , F16F15/08 , F16F15/124 , F16H1/32 , F16H1/321 , F16H2001/325 , F16H57/028 , F16H57/0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内齿轮因传递至内齿轮的扭矩而振动时该振动被传递至减速器外壳的车轮驱动装置。将对电动机(10)的旋转进行减速并传递至车轮支承用的毂轮(51)的减速器(20)设为摆线减速器。通过止转单元(40)使与该摆线减速器的外齿轮(24)啮合的内齿轮(26)相对于减速器外壳(21)止转,对该止转单元(40)赋予对内齿轮(26)进行弹性支承的弹性支承功能,从而在从外齿轮(24)向内齿轮(26)传递旋转扭矩时内齿轮(26)被加载振动时,通过止转单元(40)的弹性变形对该振动进行吸收,来防止该振动被传递至减速器外壳(21)。
-
公开(公告)号:CN101784819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0880104029.7
申请日:2008-07-24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32 , B60L2220/44 , H02K7/116 , H02K7/14 , H02K21/24 , Y02T10/6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21),其具备电机部(A)、减速部(B)和车轮轮毂(C)。减速部(B)包括:与曲线板(26a、26b)的外周部卡合而使曲线板产生自转运动的外销(27);外销保持部(45),其嵌合固定于保持减速部(B)的壳体(22)的内径面,将外销(27)保持为与电机侧旋转构件(25)的旋转轴心平行。外销保持部(45)具有:圆筒部(46);从圆筒部(46)的轴向两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一对环部(47、48);一对外销保持孔(47a、48a),其在一对环部(47、48)的互相面对的位置处与电机侧旋转构件(25)的旋转轴心平行地延伸,保持外销(27)的轴向端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947627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80028851.1
申请日:2011-06-10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41/088 , F16H3/10 , F16H63/30 , F16H2063/3093 , F16H2200/0021 , F16H2200/00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可靠地防止组装在变速器内的多个双向离合器同时卡合的车辆用马达驱动装置。在由电动马达(10)旋转驱动的输入轴(21)与输出轴(22)之间设置第一减速齿轮列(23)和第二减速齿轮列(24)。在第一减速齿轮列(23)的第一输出齿轮(23b)与输出轴(22)之间、以及第二减速齿轮列(24)的第二输出齿轮(24b)与输出轴(22)之间组装第一以及第二双向离合器(30A、30B)。一档摩擦板(52a)以及二档摩擦板(52b)由双向离合器(30A、30B)的保持器(36)止转,并将控制环(51)组装在两个摩擦板(52a、52b)之间。利用换档机构(70)使控制环(51)沿轴向位移,借助一档摩擦板(52a)的沿轴向的移动使第一双向离合器(30A)卡合,并且借助二档摩擦板(52b)的沿轴向的移动使第二双向离合器(30B)卡合。一档摩擦板(52a)以及二档摩擦板(52b)在其中立位置由第一止转单元(57)以及第二止转单元(61)止转,使得第一以及第二双向离合器(30A、30B)不会同时卡合。
-
公开(公告)号:CN1250858C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02141907.8
申请日:2002-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式开门器,能使门开闭单元小型轻量化,一次操作按触式开关,就能有效地开门,且具有静音效果。在打开一端部用枢纽可转动支撑的转动门的开门器(1)中,开门器(1)配置有收置于有底圆筒腔(3)中的电机(2)、传递该电机(2)转动的螺杆轴(4)、与该螺杆轴(4)螺合且插在腔(3)内的螺母(5)、收置在该螺母(5)与腔(3)肩部(3a)间的第一弹簧(6)、收置在腔(3)底部(3b)和电机(2)之间的第二弹簧(7);把电机(2)的转动变换成螺母(5)的直线运动;螺母(5)相对腔(3)可进退但不可转动,螺杆轴(4)与电机(2)的输出轴一体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66617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80053467.2
申请日:2010-10-28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7/046 , B60K7/0007 , B60K2007/0038 , B60K2007/0092 , B60L2220/44 , F16H1/32
Abstract: 轮毂电机驱动装置(21)具备:电动机部(A);车轮轮毂轴承部单元,其具有筒状的车轮轮毂(32)、将车轮轮毂的外周包围的圆筒形状的外圈侧构件(22c)、以及设置在车轮轮毂的外周面与外圈侧构件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环状空间内而将车轮轮毂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车轮轮毂轴承(33);减速部单元(101),其是具有向一侧延伸的输出轴(28)及向另一侧延伸的输入轴(25)且对输入轴的旋转进行减速而向输出轴传递的减速机构,输出轴穿过固定在车轮轮毂(32)的中心,输入轴穿过固定于电动机旋转轴(35)。
-
公开(公告)号:CN102548783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80045356.7
申请日:2010-09-13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9/19 , B60K7/0007 , B60K17/046 , B60K2001/003 , B60K2007/0038 , B60K2007/0092 , F16H1/32 , H02K1/32 , H02K5/20 , H02K7/14 , Y02T10/641
Abstract: 本发明的气冷式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21)具有润滑油回路,在润滑油回路中,通过从润滑油泵(51)喷出的润滑油在相互连接的这些设于壳体(22)的油路(54、55、56)、电动机旋转轴油路(57)、减速部输入轴油路(58)及减速部(B)的内部中循环流动,从而对减速部(B)进行润滑,且在设于壳体的油路(54、55、56)中流动而由外周散热片(22f)冷却后的润滑油对这些电动机部(A)及减速部(B)进行冷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