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02A
公开(公告)日:1998-09-30
申请号:CN96194173.1
申请日:1996-05-14
Applicant: H·C·施塔克公司
Abstract: 钴金属附聚物由平均粒径为0.5到2μm的花生形基本粒子组成。公开的内容还包括它们的生产方法及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06349C
公开(公告)日:2003-04-23
申请号:CN96194170.7
申请日:1996-05-14
Applicant: H·C·施塔克公司
Inventor: A·格格 , J·梅尔马尔克瑟费尔 , D·劳曼 , A·奥尔布里赫 , F·施鲁普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1/06 , C01G51/04 , C01P2006/60 , C01P2006/80 , C07C55/07 , C25B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产通式相当于Co[(OH)2]a[CO3]1-a的碱式碳酸钴(II)类的方法,其中0.2≤a<1,其特征在于,金属钴在CO2饱和了的含水电解质溶液中在阳极上被氧化,对由此得到的碱式碳酸钴(II)进行分离及洗涤,其中电解质溶液含有碱金属碳酸盐及/或碳酸氢盐,其浓度范围为0.02-2mol/l。
-
公开(公告)号:CN1080244C
公开(公告)日:2002-03-06
申请号:CN96195592.9
申请日:1996-05-14
Applicant: H·C·施塔克公司
Inventor: A·格格 , J·梅色马尔克瑟费尔 , D·劳曼 , A·奥尔布里赫 , F·施鲁普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1/06 , C01G51/04 , C01P2004/03 , C01P2004/10 , C01P2004/20 , C01P2004/32 , C01P2004/50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6/10 , C01P2006/11 , C01P2006/12 , C01P2006/80 , H01M4/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微细原生颗粒聚结的,其一般组成为Co[(OH)2]a[CO3]1-a,0.1≤a≤0.9的碱式碳酸钴(II)聚结物,球形氧化钴(II),以及涉及它们的生产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碱式碳酸钴(II)聚结物可转化为纯相钴(II)化合物,同时保持其次生球状形态,是对相应传统方法生产的具有不规则非球形次生结构的钴化合物的替代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5953C
公开(公告)日:2002-06-05
申请号:CN96194197.9
申请日:1996-05-14
Applicant: H·C·施塔克公司
Inventor: A·格格 , J·梅尔马尔克瑟费尔 , D·劳曼 , A·奥尔布里赫 , F·施鲁普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9/22 , C01G51/04 , C01P2004/03 , C01P2004/32 , C01P2004/50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6/12 , C01P2006/80 , H01M4/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花生形基本颗粒组成的钴金属附聚物,其生产方法及其用途。基本颗粒具有平均粒径在0.1到0.7μm之间。该提出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步骤中,以通用公式CoX2,其中X代表Cl、NO和/或1/2SO,表示的含水钴(II)盐溶液,在温度40到100℃之间,用碱金属和/或碳酸铵和/或碳酸氢盐进行转化,形成了碱式碳酸钴。这步骤之后是分离和无中性盐冲洗。通过加进碱性溶液,于是得到的碱式碳酸钴转化成Co(OH)2,再用氧化剂氧化,从而形成水钴矿Co(OH),接着与还原剂发生还原作用,便形成了钴金属附聚物。这些钴金属附聚物能用于生产钴烧结制品和碱性蓄电池的正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90947A
公开(公告)日:1998-08-19
申请号:CN96195592.9
申请日:1996-05-14
Applicant: H·C·施塔克公司
Inventor: A·格格 , J·梅色马尔克瑟费尔 , D·劳曼 , A·奥尔布里赫 , F·施鲁普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1/06 , C01G51/04 , C01P2004/03 , C01P2004/10 , C01P2004/20 , C01P2004/32 , C01P2004/50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6/10 , C01P2006/11 , C01P2006/12 , C01P2006/80 , H01M4/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微细原生颗粒聚结的,其一般组成为Co[(OH)2]a[CO3]1-a,0.1≤a≤0.9的碱式碳酸钴(Ⅱ),球形氧化钴(Ⅱ),以及涉及它们的生产方法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0155C
公开(公告)日:2002-03-06
申请号:CN96194173.1
申请日:1996-05-14
Applicant: H·C·施塔克公司
Abstract: 钴金属附聚物由平均粒径为0.5到2μm的花生形基本粒子组成。公开的内容还包括它们的生产方法及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85763A
公开(公告)日:1998-06-24
申请号:CN96194197.9
申请日:1996-05-14
Applicant: H·C·施塔克公司
Inventor: A·格格 , J·梅尔马尔克瑟费尔 , D·劳曼 , A·奥尔布里赫 , F·施鲁普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9/22 , C01G51/04 , C01P2004/03 , C01P2004/32 , C01P2004/50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6/12 , C01P2006/80 , H01M4/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花生形基本颗粒组成的钴金属附聚合,其生产方法及其用途。基本颗粒具有平均粒径在0.1到0.7μm之间。该提出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步骤中,以通用公式CoX2,其中X代表C1、NO和/或1/2SO,表示的含水钴(Ⅱ)盐溶液,在温度40到100℃之间,用碱金属和/或碳酸铵和/或碳酸氢盐进行转化,形成了碱式碳酸钴。这步骤之后是分离和无中性盐冲洗。通过加进碱性溶液,于是得到的碱式碳酸钴转化成Co(OH)2,再用氧化剂氧化,从而形成水钴矿Co(OH),接着与还原剂发生还原作用,便形成了钴金属附聚物。这些钴金属附聚物能用于生产钴烧结制品和碱性蓄电池的正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85143A
公开(公告)日:1998-06-17
申请号:CN96194170.7
申请日:1996-05-14
Applicant: H·C·施塔克公司
Inventor: A·格格 , J·梅尔马尔克瑟费尔 , D·劳曼 , A·奥尔布里赫 , F·施鲁普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1/06 , C01G51/04 , C01P2006/60 , C01P2006/80 , C07C55/07 , C25B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产通式为Co[(OH)2]a[CO3]1-a碳酸钴的若干方法,用该方法可得到的碳酸钴(Ⅱ)和草酸碳酸钴(Ⅱ)及其用途。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