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通信收发隔离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2187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15237.4

    申请日:2025-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通信收发隔离装置,该激光通信收发隔离装置包括:系统前端、偏振滤波自适应系统、波长滤波自适应系统。系统前端将初步隔离本地光后的信号光传输至偏振滤波自适应系统;偏振滤波自适应系统识别信号光的目标偏振态,将符合目标偏振态的第一目标光传输至波长滤波自适应系统;波长滤波自适应系统识别信号光的目标波长,将第一目标光中符合目标波长的第二目标光作为与本地光滤波隔离后的目标信号光。分别从偏振和波长两个维度对本地光进行光信号选择,进而实现任意光波匹配,根据目标维度特征值的动态变化来实现自适应调节滤波,实现信号光与本地光的隔离。

    收发隔离系统和激光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60079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410045838.6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通信领域,提出一种收发隔离系统和激光通信系统,其中,收发隔离系统包括本地激光器、环形器、阵元天线以及通信探测系统,环形器至少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光路导通,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光路导通;本地激光器用于向第一端口发射本地光,进入第一端口的本地光信号可单向传输至第二端口;阵元天线设于第二端口,用于接收并向外发射第二端口传输的本地光信号,还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射的远程光,进入第二端口的远程光信号可单向传输至第三端口;通信探测系统设于第三端口,用于接收第三端口传输的远程光信号。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提供一种便于获取探测远程光信号的探测信息的收发隔离系统。

    一种激光通信装置、方法及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957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12474.5

    申请日:2025-04-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通信装置、方法及系统,涉及激光通信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空间光路调节模块、相位调节模块、光电转换模块以及控制器;通过空间光路调节模块将外部传输的多路光束通过相位调节模块发射至光电转换模块,再由光电转换模块将多路光束转换为通信信号并传输至通信接收板,从而完成光通信。其中,控制器通过空间光路调节模块以及相位调节模块分别采集多路光束的光斑信息以及相位信息,并根据光斑信息控制其对各路光束的传输角度进行调节,及根据相位信息控制其对各路光束的相位进行调节,使光电转换模块接收到的各路光束的相位保持高度一致,使得光电转换模块进行光电转换获得的通信信号的功率更大,提升了激光通信的通信质量。

    相干光传输方法及相干光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5485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532618.8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相干光传输方法及相干光传输系统,该方法包括:对第一预设波长的可调光信号进行光分束,获得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对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进行预设光合束,获得合束光信号,合束光信号的带宽为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的带宽之和;对合束光信号进行功率放大,获得第一射频光信号,并将第一射频光信号通过光纤天线输出。因此,本发明可首先对可调光信号先进行光分束,获得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然后对调制后的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进行光合束,从而获得带宽为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的带宽之和的合束光信号,进而提高最终输出的单路光信号的带宽,满足光通信的大带宽传输需求。

    一种光天线阵元装调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0367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66227.4

    申请日:2023-04-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天线阵元装调系统及方法,涉及激光通信技术领域,所述光天线阵元装调系统包括:光纤法兰组件,所述光纤法兰组件具有磁性,用于安装在光天线镜筒的尾端;精密调整台,所述精密调整台上固定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用于与所述光纤法兰组件磁性连接。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光纤耦合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有效提高光纤耦合效率。

    一种基于分辨率靶标探测的空间光-光纤耦合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4848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155353.X

    申请日:2022-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分辨率靶标探测的空间光‑光纤耦合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耦合模块对空间光发射模块发送的空间光进行耦合;在空间光成像模块与支撑模块连接时,空间光成像模块对接收到的第一耦合光束进行成像,根据第一分辨率靶标图像得到第一调整参数,以支撑模块调整耦合模块的角度;在耦合模块与光纤座模块连接时,空间光成像模块对接收到的第二耦合光束进行成像,根据第二分辨率靶标图像得到第二调整参数,以光纤座模块进行位置调整;在光纤座模块还与耦合功率计算模块连接时,光纤座模块还根据接收到的第二耦合光束输出第三调整参数,以便补偿模块补偿得到空间光到光纤的最大耦合光功率,有效提升了空间光到光纤光的耦合效率。

    一种多对多激光通信组网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966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29204.7

    申请日:2022-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对多激光通信组网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光场阵列控制模块、收发透镜阵列模块、阵列相位探测模块、阵列特征分光模块、光束切换阵列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光场阵列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多束不同角度的激光,并对激光进行对应的角度调整;收发透镜阵列模块用于将经过角度调整后的激光转换为多束第二光纤光;阵列特征分光模块用于对第二光纤光进行分析得到第二特征信息;光束切换阵列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特征信息控制第二光纤光经第一路径解调为基带信号或经第二路径进行转发。通过光束切换阵列模块根据第二特征信息控制多束第二光纤光,经第一路径解调为基带信号或经第二路径进行转发,实现同时灵活收发多束激光,并减少了功耗。

    星间激光通信抗干扰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99567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220890.7

    申请日:2024-09-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星间激光通信抗干扰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涉及激光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星间激光通信抗干扰方法应用于星间激光通信抗干扰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光纤环形器、可调制光纤光栅组件、小范围移相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光纤环形器对入射光进行一级抗干扰,得到所述光纤环形器的目标端口输出的第一信号光和泄露的第二信号光;根据小范围移相器对所述第一信号光和所述第二信号光进行相位匹配,得到完成相位匹配的第三信号光;基于所述可调制光纤光栅组件对所述第三信号光进行二级抗干扰,得到星间激光通信抗干扰结果。相对于现有的通过分光光路进行抗干扰的方式,本申请上述方式能够提高星间激光通信抗干扰效率。

    通信分析优化系统及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25485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32616.9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分析优化系统及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包括:调制器,所述调制器包括幅度调制器、相位调制器和偏振调制器中的至少一种,用于分别对多路相同的激光进行调制,得到各路调制信号;信道模拟器,与所述调制器连接,用于向各路调制信号提供预设信道环境;解调器,所述解调器包括强度解调器和相干解调器,与所述信道模拟器连接,用于分别对经由所述预设信道环境传输的各路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各路解调信号;误码仪,与所述解调器连接,用于分析各路调制信号的误码信息。本申请解决了激光通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光纤耦合装调系统及装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5069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535564.0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耦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纤耦合装调系统及装调方法,该系统包括光束隔离模块、耦合光纤、光纤法兰、光学天线、扫描模块和反馈模块;光束隔离模块分别与本地激光器、耦合光纤和反馈模块连接,光纤法兰分别与耦合光纤和光学天线接触,扫描模块与光纤法兰夹紧,反馈模块的可调焦红外相机与光学天线相对;光束隔离模块用于隔离收发光束;反馈模块根据激光的视场角对光学天线进行视场角匹配;扫描模块在光路共光轴后带动光纤法兰进行扫描并根据扫描中所构建的能量分布模型控制光纤法兰移动到最佳位姿点。由于本发明通过光纤法兰扫描建立的能量分布模型可直观地确定最佳位姿点,缩短了光纤耦合装调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光纤耦合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