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29648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061888.X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444 , B60J5/042 , B60J5/0422 , B60J5/0429 , B60J5/0437 , B60J5/0443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的车门结构中,防撞杆具有沿着与车宽方向正交的面形成的纵面部、从纵面部的上端及下端分别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上侧横面部及下侧横面部、从各横面部的车宽方向外端分别向上下延伸的上侧外面部及下侧外面部。防撞杆的前端部上形成有从各横面部的前端分别向上下延伸的第一上侧接合部及第一下侧接合部、以及从各外面部的前端分别向前方延伸的第二上侧接合部及第二下侧接合部。第一上侧接合部及第一下侧接合部接合于车门内板的第一面部,第二上侧接合部及第二下侧接合部接合于车门内板的第二面部。由此,能够将前碰撞负荷效率良好地传往后方,并且能够提高侧面碰撞时的耐负荷性,而且能够用单一的防撞杆来应对前碰撞及侧面碰撞这两者。
-
公开(公告)号:CN104029648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061888.X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444 , B60J5/042 , B60J5/0422 , B60J5/0429 , B60J5/0437 , B60J5/0443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的车门结构中,防撞杆具有沿着与车宽方向正交的面形成的纵面部、从纵面部的上端及下端分别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上侧横面部及下侧横面部、从各横面部的车宽方向外端分别向上下延伸的上侧外面部及下侧外面部。防撞杆的前端部上形成有从各横面部的前端分别向上下延伸的第一上侧接合部及第一下侧接合部、以及从各外面部的前端分别向前方延伸的第二上侧接合部及第二下侧接合部。第一上侧接合部及第一下侧接合部接合于车门内板的第一面部,第二上侧接合部及第二下侧接合部接合于车门内板的第二面部。由此,能够将前碰撞负荷效率良好地传往后方,并且能够提高侧面碰撞时的耐负荷性,而且能够用单一的防撞杆来应对前碰撞及侧面碰撞这两者。
-
公开(公告)号:CN101240683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810005094.6
申请日:2008-02-02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汽车的车门结构,包括,设置在前车门(1)的外板(2)的外侧面一侧,进行前车门(1)的开闭操作的手柄(7);和设置在外板(2)的内侧面一侧,支撑手柄(7)的手柄底座(14)。在外板(2)的内侧面一侧,设置有加强该外板(2)的车身腰线部(6)的车身腰线加强件(22),该车身腰线加强件(22)通过盖体部件(26)的连接部(28)与手柄底座(14)连接。由此,可以提高手柄底座(14)的支撑刚性,抑制受到非法行为时手柄底座(14)的变位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240683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0810005094.6
申请日:2008-02-02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汽车的车门结构,包括,设置在前车门(1)的外板(2)的外侧面一侧,进行前车门(1)的开闭操作的手柄(7);和设置在外板(2)的内侧面一侧,支撑手柄(7)的手柄底座(14)。在外板(2)的内侧面一侧,设置有加强该外板(2)的车身腰线部(6)的车身腰线加强件(22),该车身腰线加强件(22)通过盖体部件(26)的连接部(28)与手柄底座(14)连接。由此,可以提高手柄底座(14)的支撑刚性,抑制受到非法行为时手柄底座(14)的变位移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