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1788031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980015570.9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电力解决方案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IPC: B23K20/12
Abstract: 一种摩擦搅拌接合装置(1),其特征在于,具有:装置主体(2)、控制装置(11)、摆动机构(4)、保持部(5)以及接合工具(7),所述控制装置(11)具有第一接合模式和第二接合模式,所述第一接合模式是基于接合条件信号、摆动控制信号和第一保持位置确定信号来进行摩擦搅拌接合的模式,所述第二接合模式是基于所述接合条件信号、所述摆动控制信号和第二保持位置确定信号来进行摩擦搅拌接合的模式,所述接合条件信号是确定所述接合工具(7)的接合条件的信号,所述摆动控制信号是控制所述摆动机构部(4)的信号,所述第一保持位置确定信号是确定所述上下运动驱动机构部(3)对所述接合工具(7)的保持位置的信号,所述第二保持位置确定信号是根据被接合部件(10)的状态对所述第一保持位置确定信号进行修正以便恒定地控制接合部的深度的信号,在所述接合工具(7)相对于所述被接合部件(10)从插入直到抽出的一个接合道次中,包含所述第一接合模式和所述第二接合模式。
-
-
公开(公告)号:CN104648490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637059.1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03 , B62D25/145 , B62D25/14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车辆前方碰撞时的转向装置向车宽方向内侧的移动而用气囊约束乘客的结构简单的前部车体构造。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中的转向部件(10)具有沿车宽方向(W)延伸的梁部件(11)、支撑转向装置(40)的转向器托架(14)、以及固定至铰链柱(3)的侧托架(12),在梁部件(11)中的转向器托架(14)与驾驶席侧(Wd)的侧托架(12)之间,具备对于车辆前后方向的输入负荷脆弱地形成的脆弱部(18),并且具备延伸部(11d),该延伸部(11d)比梁部件(11)中的副驾驶席侧(Wp)的侧托架(12)更向车宽方向外侧(OUT)延伸,与铰链柱(3)抵接,对于输入负荷抑制转向部件(10)向副驾驶席侧(Wp)的滑动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788031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80015570.9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电力解决方案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IPC: B23K20/12
Abstract: 一种摩擦搅拌接合装置(1),其特征在于,具有:装置主体(2)、控制装置(11)、摆动机构(4)、保持部(5)以及接合工具(7),所述控制装置(11)具有第一接合模式和第二接合模式,所述第一接合模式是基于接合条件信号、摆动控制信号和第一保持位置确定信号来进行摩擦搅拌接合的模式,所述第二接合模式是基于所述接合条件信号、所述摆动控制信号和第二保持位置确定信号来进行摩擦搅拌接合的模式,所述接合条件信号是确定所述接合工具(7)的接合条件的信号,所述摆动控制信号是控制所述摆动机构部(4)的信号,所述第一保持位置确定信号是确定所述上下运动驱动机构部(3)对所述接合工具(7)的保持位置的信号,所述第二保持位置确定信号是根据被接合部件(10)的状态对所述第一保持位置确定信号进行修正以便恒定地控制接合部的深度的信号,在所述接合工具(7)相对于所述被接合部件(10)从插入直到抽出的一个接合道次中,包含所述第一接合模式和所述第二接合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4648490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10637059.1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03 , B62D25/145 , B62D25/14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车辆前方碰撞时的转向装置向车宽方向内侧的移动而用气囊约束乘客的结构简单的前部车体构造。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中的转向部件(10)具有沿车宽方向(W)延伸的梁部件(11)、支撑转向装置(40)的转向器托架(14)、以及固定至铰链柱(3)的侧托架(12),在梁部件(11)中的转向器托架(14)与驾驶席侧(Wd)的侧托架(12)之间,具备对于车辆前后方向的输入负荷脆弱地形成的脆弱部(18),并且具备延伸部(11d),该延伸部(11d)比梁部件(11)中的副驾驶席侧(Wp)的侧托架(12)更向车宽方向外侧(OUT)延伸,与铰链柱(3)抵接,对于输入负荷抑制转向部件(10)向副驾驶席侧(Wp)的滑动移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