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117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321538.2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青海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环状管片式内拉索复合衬砌结构,涉及新能源工程结构技术领域,其结构为:由外向内包括围岩,变形层,密封层,环状布置的管片衬砌,拉索连接装置,内拉索。环状管片式内拉索复合衬砌的内拉索布置形式包含轮辐式、斜拉式、蛛网式三种基本形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内拉索复合衬砌结构通过内拉索连接不同方位的衬砌结构,具有平衡储气压强,减小储气所致的围岩应力的作用;将较少部分储气内压力传递至围岩的功能,提高围岩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9045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0632807.0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流模式感知的流应用节点调度方法,涉及分布式流计算技术领域。所述一种数据流模式感知的流应用节点调度方法由指标监控节点、预测节点、初始调度节点以及自适应度节点实现;指标监控节点收集拓扑的指标数据;根据拓扑的指标数据对LSTM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获得系统拓扑的总延迟和算子负载;将数据处理任务上传到分布式流计算系统,采用启发式装箱算法,进行初始调度,确定拓扑算子放置方案;采用贪心算法以及马尔可夫迭代过程,对深度强化学习模型进行训练,生成新的调度方案。采用本发明,提高分布式流计算系统的吞吐量,降低延迟以及提高负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9045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32807.0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流模式感知的流应用节点调度方法,涉及分布式流计算技术领域。所述一种数据流模式感知的流应用节点调度方法由指标监控节点、预测节点、初始调度节点以及自适应度节点实现;指标监控节点收集拓扑的指标数据;根据拓扑的指标数据对LSTM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获得系统拓扑的总延迟和算子负载;将数据处理任务上传到分布式流计算系统,采用启发式装箱算法,进行初始调度,确定拓扑算子放置方案;采用贪心算法以及马尔可夫迭代过程,对深度强化学习模型进行训练,生成新的调度方案。采用本发明,提高分布式流计算系统的吞吐量,降低延迟以及提高负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4655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171691.7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工环地质调查用土壤样品存取装置,包括透明的储存箱,所述储存箱顶部通过铰链与盖板连接,所述储存箱左右两侧皆开设有多个取样口,所述取样口内安装有取样标记机构。本发明通过指针指向的数字,即可判断该土壤储存箱被取出过几次,从而避免有的土壤样品被频繁取出检测分析,有的土壤样品很少被取出检测分析的问题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032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24424.X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IPC: G01N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质采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水源地水源涵养功能区生态地质采样器具,在自然状态下,Z形支架的底部与定位台的底面齐平,为提升采样深度,待重型油缸的活塞伸出量最大时,Z形支架顶部贴在定位台的底面,其底部远在定位台下方,进而提高采样深度;由于分散式外框内侧的限位弹簧始终处在被压缩的状态,在集水罐下移时,通过分散式外框顶部的贯穿孔与连接轴相配合,使得分散式外框在底部抵板的配合下逐渐向外张开,从而将集水罐顶部的进水口暴露在水里,从而完成深层次水源的定点取样;待取样完成后,翻转旋动把手,使得分散式外框重新紧贴在集水罐的外侧,从而防止多余的水混入集水罐内,从而提升本产品的采样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1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65388.2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大学
Inventor: 甘嘉田 , 李春来 , 赵世昌 , 杨军 , 王轩 , 苏小玲 , 张帆 , 王艺霏 , 赵正奎 , 鲜文军 , 张真 , 张宁 , 李东升 , 韩迎强 , 脱长军 , 陈来军 , 王生富 , 赵金朝 , 王学斌 , 卢国强 , 李超 , 韩云龙 , 秦领 , 张静 , 李刚 , 耶云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储能换流器多机并联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首先,将储能换流器并联的并网系统拆解为多个单独激励下的等效电路,并建立各等效电路响应电流与激励源间的传递函数。随后,确定传递函数随并联数量变化的Bode图,并依据传递函数及储能换流器对公共母线电压的功率表达式,得出各储能换流器的频率响应闭环传递函数。最后,结合Bod e图和闭环传递函数确定控制参数,实现多机并联控制。此方法揭示了储能换流器间频率响应的相互作用,为系统控制参数选择和频率优化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05417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574794.3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青海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有源调压的新能源并网电力系统鲁棒稳定分布式控制方法,具体方法步骤如下:1)控制方法理论分析;2)VSC控制系统单控制器设计;3)VSC控制系统多控制器设计,本发明优点是:本发明基于并网电网电力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有源调压控制方法,以提高大型新能源并网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保证了光伏电站和风电场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光伏电站和风电场无功补偿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11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82417.2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青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固沙抑尘装置,包括锥形桩、下层基板、上层基板以及捕雾网,所述锥形桩近地表端插入沙地表面,以固定下层基板;所述锥形桩两侧侧壁设有向上抗拔的倒刺;所述上层基板与下层基板形状一致,通过凹形按扣与捕雾网相连;所述捕雾网由两片贝壳形双层的捕雾板组成,通过顶部的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下层基板呈长条形,通过凸形按扣与锥形桩的预留孔洞连接;所述上层基板通过凹凸按扣与下层基板相连,以增强装置的稳定性,该装置通过锥形桩固定基板和捕雾网,增强稳定性,有效固沙抑尘,捕雾网设计为双层结构,集水单元可收集水分,整体设计有助于在强风天气下保持稳定,有效捕集雾气,减少水分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7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74811.7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型光储系统以及构网型光储系统的验证方法。通过提供了一种构网型光储系统:至少两个同步发电机,至少两个同步发电机并联连接至公共耦合点,公共耦合点还与至少两个并联负荷连接,两个并联负荷接入电网;控制模块,包括有功‑功率调节模块以及无功‑电压调节模块,有功‑功率调节模块输出的第一结果用于至少两个同步发电机的PWM调制,无功‑电压调节模块输出的第二结果用于控制至少两个同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其中,有功‑功率调节模块通过增加包含有互阻尼项以及电磁功率补偿项的控制算法计算第一结果;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至少两个同步发电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多台并网型发电机在多种工况下,出现功频率振荡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3918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71986.1
申请日:2023-06-28
Inventor: 陈艳波 , 方哲 , 李嘉祺 , 司杨 , 李春来 , 梅生伟 , 陈来军 , 孙雪婷 , 张宁 , 田昊欣 , 陈晓弢 , 王德帅 , 杜钦涛 , 杨军 , 刘志慧 , 刘宇翔 , 吴适存 , 李晓雪 , 周万鹏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Q40/04 , G06Q50/06 , G06N3/006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双变异粒子群迭代算法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双层博弈方法及装置,应用自适应的双变异粒子群迭代算法,在惯性权重加入自适应算子改变其对不同模型求解适应度;同时加入双层变异算子,其中,第一层算子加入非均匀变异算子在粒子群的搜索过程中进行初次变异操作,扩大粒子群的搜索范围;第二层通过加入柯西变异算子对本次迭代的最优解进行变异,使该粒子可逃离局部最优的困境,从而最大程度上提升算法在高维空间内的全局搜索能力。本发明针对传统求解双层优化模型使用的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粒子群早熟收敛的情况,提高了算法的可移植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