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2715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10664.3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装配式FRP管‑型钢混凝土复合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FRP立柱,内置有第一钢结构,第一钢结构伸出FRP立柱顶端且侧壁固定有第一型架;FRP横梁,内置有第二钢结构,第二钢结构伸出FRP横梁侧端的部分为第二型架,第一型架与第二型架连接;FRP合壳,被配置为包覆套设在第一型架与第二型架形成的露出段上,FRP合壳内注浆以形成包覆混凝土层;还包括:第一连接板,一端固定在第二型架顶端;第二连接板,固定在第一连接板另一端且位于第一钢结构顶端。本发明能够实现FRP管‑型钢混凝土复合结构为装配式结构,在保证正常使用的基础上,其连接方式简单,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9887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382191.8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散热方法、散热装置及空调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散热器的采样温度;将所述采样温度与设定温度阈值作比较;在所述采样温度不大于所述设定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散热器所在风场内的风向保持在第一风向运行;在所述采样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散热器所在风场内的风向改变为第二风向运行;所述第二风向与所述第一风向相反。应用本发明,可以减少空调器散热器因温度不均产生的热应力,提高发热器件的使用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6431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93046.3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掺量石灰石偏高岭土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混凝土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429.6份水泥、1074份石英砂、157份钢纤维、43份高效减水剂、0.54份消泡剂、107.4‑537份石灰石粉、107.4‑537份偏高岭土和193份水。本发明中使用大掺量的石灰石、偏高岭土的掺入混凝土内,能明显降低水泥用量的使用,能够大幅度减少碳排放。大量石灰石的掺入配合偏高岭土使其流动性大大提升,有利于工程UHPC的施工;大掺量UHPC的碳排放量要比Ref组UHPC低24%‑37%。
-
公开(公告)号:CN11610231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46529.6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赤泥与石灰石粉作为辅助胶凝材料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原料:水泥、赤泥、石灰石粉、硅灰、水、细骨料、减水剂和钢纤维。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水泥、赤泥、石灰石粉、硅灰以及砂干拌至均匀,然后加入水和减水剂再次搅拌,再将钢纤维加入后继续搅拌,搅拌完成后浇筑,拆模后进行标准养护,即得到所述由赤泥与石灰石粉作为辅助胶凝材料的混凝土。本发明减少了水泥用量,避免了大量固废堆放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可以达到普通UHPC的性能要求。相较于普通UHPC,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水泥用量更少,力学性能及耐久性更为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169887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0382191.8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散热方法、散热装置及空调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散热器的采样温度;将所述采样温度与设定温度阈值作比较;在所述采样温度不大于所述设定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散热器所在风场内的风向保持在第一风向运行;在所述采样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散热器所在风场内的风向改变为第二风向运行;所述第二风向与所述第一风向相反。应用本发明,可以减少空调器散热器因温度不均产生的热应力,提高发热器件的使用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254042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199497.X
申请日:2013-05-24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了一种甲醇合成二甲醚的新型工艺方法及所用设备。具体是利用差压热耦合技术与反应精馏隔壁塔相结合的新型工艺。该工艺方法中,甲醇在反应区(I)脱水生成二甲醚,并在侧线精馏区(II)得到高纯度的二甲醚产品,提馏塔塔底得到反应水。本装置中,隔壁塔(C1)和提馏塔(C2)均未单独设有冷凝器和再沸器,提馏塔的塔顶蒸汽经压缩机加压后进入隔壁塔塔底,隔壁塔的塔底液相出料作为提馏塔的塔顶回流进塔。通过改变两塔的操作压力,使隔壁塔侧线精馏区(II)顶部蒸汽温度高于提馏塔塔底液相温度,实现换热器(3)中两股物流之间的换热匹配,大幅度节省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86181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946202.4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凝土中水泥浆体力学性能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混凝土性能测试领域,方法包括:获取混凝土中水泥浆体的水灰比和水化龄期;将所述水灰比和所述水化龄期输入至水泥浆体抗拉强度预测模型中,得到水泥浆体的抗拉强度;所述水泥浆体抗拉强度预测模型为P=‑11.3×w/c+0.6×t‑1.3×w/c×t+19.3;其中,P为水泥浆体的抗拉强度;w/c为水灰比,w为水泥浆体中水的含量,c为水泥浆体中石灰的含量;t为水化龄期。本发明提供了混凝土中水泥浆体力学性能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690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045244.1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16C20/30 , G16C20/7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材料和近场动力学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纤维界面粘结强度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粘结强度的预测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混凝土‑纤维界面模型;2)设置近场动力学模拟参数;3)利用近场动力学方法对界面粘结性能进行仿真模拟计算;4)数据处理;5)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建立混凝土‑纤维界面粘结强度的预测模型F=f(界面参数)。本发明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实现了对混凝土‑纤维界面粘结强度的精准测量和评价,克服了纤维拔出实验难以表征界面力学参数以及材料内部裂纹演化的局限,突破了传统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网格的依赖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3644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70168.1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6V20/17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25 , G06N3/08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桥梁监测系统,包括无人机和图像识别装置;无人机用于对桥梁的表面的监测区域进行拍摄,获得桥梁的监测区域表面的表面图像;图像识别装置包括图像筛选模块和人工智能识别模块;图像筛选模块用于基于设定的规则对监测区域的表面图像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图像;人工智能识别模块用于使用提前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对目标图像进行识别,输出识别结果。本发明提高了基于表面图像中的部分像素点便能够正确地筛选出质量最优的表面图像的概率,从而能够避免基于所有的像素点来进行表面图像的筛选,有效地提高了表面图像的筛选效率,从而提高了对桥梁进行监测的过程的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9073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10713.3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E04C3/29 , E04G21/02 , E04G21/14 , E01D2/04 , E01D21/00 , E01D101/24 , E01D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一种FRP箱形截面‑混凝土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箱形梁,设置在箱形梁内腔的直腹板,以及设置在箱形梁顶端两侧、围合以构成U形槽的侧翼板,其中,两侧翼板的相对侧上形成有嵌槽;连接组件,设置于嵌槽内,连接组件包括沿箱形梁轴线方向依次布置的若干连接杆,连接杆贯穿侧翼板用于与混凝土相连,连接杆上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的支撑端分别与嵌槽内壁面相对侧相抵,连接杆通过支撑件相对于侧翼板固定。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了FRP组合梁位于界面处的连接稳定性,从而增强整体组合梁结构的抗扭转和支撑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