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体中事故泄漏有害化学物质清除的可见光光催化吸附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7413311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10533592.7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体中泄露的有害化学物质清除的可见光光催化吸附材料,该吸附材料是以聚丙烯漂浮吸附材料为基底,四异丙氧基锌酞菁‑石墨烯分子通过硅藻土介质负载于聚丙烯漂浮吸附材料上;其中,所述四异丙氧基锌酞菁‑石墨烯分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四异丙氧基锌酞菁与氧化石墨烯在二氯甲烷溶液中混合加热搅拌,干燥除去溶剂即可得到四异丙氧基锌酞菁‑石墨烯分子。本发明针对河湖海洋的水体特殊环境,专门提供了一种用于河湖和近海水体中泄露的有害化学物质清除的可见光光催化吸附材料,该可见光光催化吸附材料不含有害金属元素,可高效利用自然光源,减少二次污染,是对现有吸附材料的革新,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一种壳层含有四氧化三铁的载药微有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875390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048917.9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层含有Fe3O4的载药微有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超声技术和静电吸附,得到一种以阳离子聚电解质/Fe3O4 NPs/蛋白质或多肽的复合物为壳、载有疏水性药物的有机凝胶相为核的微结构材料。本发明方法快速简便、操作可控、材料来源广,且封装药物能力强,可广泛适用于多种疏水性药物的负载。同时,制备的壳层含有Fe3O4的载药微有机凝胶不仅可以通过外壳的巯基交联结构、凝胶核的温控相变性质提高疏水性药物的稳定性,还可以利用外壳中Fe3O4 NPs的磁响应性和磁介导产热功能,实现疏水性药物的靶向运输和控制释放,从而提升其作为药物运载体的应用价值。

    检测基因P53的比率电化学DNA传感器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3490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06532.3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肿瘤抑制基因P53的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用于检测P53基因的探针,由一条单链DNA辅助探针S1和一条单链DNA捕获探针S2组成,所述S1的DNA链序列为:5’-Fc-CTC TCA GTG ATT TTT TTA GTG AGA GAG-(CH2)6-SH-3’,所述S2的DNA链序列为:5’-MB-TCA CTG AGT CTT CCA GTG TGA TGA TCA CT-3’。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制备简单,操控方便,使用成本低,与毛细管电泳、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以及酵母中分离的等位基因功能分析技术等方法相比较,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方式具有样品无需前处理,易操控,反应条件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铁卟啉氯化物/亚甲基蓝@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111196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07974.0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青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226 B01J31/183 G01N27/31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卟啉氯化物/亚甲基蓝@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将铁卟啉氯化物(FeTCPP)用一锅法封装到一种Zn的金属有机骨架(MOF)中,此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在溶液中带有负电荷,可吸附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B)。将此复合材料修饰到玻璃碳电极表面,可催化氧化多巴胺产生电信号,通过电化学方法实现对多巴胺的灵敏检测,最低检测限可达0.48fM,检测范围宽。本发明的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是首次合成,并且也是首次将其运用到电化学传感领域,方法简单,成本较低,电化学传感的灵敏度高,表明卟啉和亚甲基蓝功能化的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检测基因P53的比率电化学DNA传感器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34903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610806532.3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肿瘤抑制基因P53的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用于检测P53基因的探针,由一条单链DNA辅助探针S1和一条单链DNA捕获探针S2组成,所述S1的DNA链序列为:5’‑Fc‑CTC TCA GTG ATT TTT TTA GTG AGA GAG‑(CH2)6‑SH‑3’,所述S2的DNA链序列为:5’‑MB‑TCA CTG AGT CTT CCA GTG TGA TGA TCA CT‑3’。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制备简单,操控方便,使用成本低,与毛细管电泳、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以及酵母中分离的等位基因功能分析技术等方法相比较,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方式具有样品无需前处理,易操控,反应条件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利用微生物纤维分离微生物油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8328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432489.3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青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1B3/001 B01D17/0202 C11B3/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纤维分离微生物油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醋杆菌科所属微生物发酵后得到微生物纤维,将微生物纤维涂布于载体上,得到超亲水过滤材料;对产油微生物发酵结束后得到的发酵液进行破壁,得到含有微生物粕、微生物油脂和发酵液水相的三相混合物;获得的三相混合物利用超亲水过滤材料过滤后即实现油水分离。本发明的方法避免了现有三相离心分离工艺中的水相中残油问题;避免了全程溶剂萃取的安全和成本问题。使用本分离方法能提高生产艺过程中产品的收率1‑3%,有效提升了生产的经济效益。

    基于网络型核酸纳米探针的酶循环放大检测DNA的比色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67839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76457.X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青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6 C12Q2525/205 C12Q2521/101 C12Q2521/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网络型核酸纳米探针的酶循环放大检测DNA的比色法。采用适体自组装网络型核酸纳米探针和酶循环放大技术,以达到对靶DNA的痕量检测。其设计原理为:将三叉DNA1和三叉DNA2的末端分别设计为能够特异性识别凝血酶的适体序列1和适体序列2,使两种三叉DNA通过与凝血酶的特异性识别互相连接,形成网络型结构。其中,适体序列1和适体序列2又为富G序列,能与氯化血红素结合形成大量过氧化物模拟酶,催化反应底物产生放大的检测信号。通过本方法,可实现对靶DNA的超高灵敏检测,无需复杂仪器设备,简单易行。

    一种壳层含有四氧化三铁的载药微有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875390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711048917.9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层含有Fe3O4的载药微有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超声技术和静电吸附,得到一种以阳离子聚电解质/Fe3O4 NPs/蛋白质或多肽的复合物为壳、载有疏水性药物的有机凝胶相为核的微结构材料。本发明方法快速简便、操作可控、材料来源广,且封装药物能力强,可广泛适用于多种疏水性药物的负载。同时,制备的壳层含有Fe3O4的载药微有机凝胶不仅可以通过外壳的巯基交联结构、凝胶核的温控相变性质提高疏水性药物的稳定性,还可以利用外壳中Fe3O4 NPs的磁响应性和磁介导产热功能,实现疏水性药物的靶向运输和控制释放,从而提升其作为药物运载体的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