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元件的自动包封机

    公开(公告)号:CN106449184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610789241.8

    申请日:2016-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器元件的自动包封机。该包封机包括上料机构、第一机械手、组装台、包封台、胶带粘接装置、第二机械手、内熔丝制作机以及收料机构;工作时,上料机构将电容芯子堆送至第一机械手的工作区域;第一机械手夹持一个电容芯子并将其放入组装台上;组装台将包封盒包覆在电容芯子上;然后第一机械手电容芯子从组装台送至包封台上,包封台对电容芯子进行定位;第二机械手将熔丝放置到包封台上的电容芯子上;胶带粘接装置将胶带粘覆在电容芯子上,第二机械手将制作完成的电容器元件送至收料机构,收料机构进行电容器元件的堆积和回收。该发明实现了自动化完成电容器元件内熔丝的生产、芯子包封及粘接等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电容器元件的自动包封机

    公开(公告)号:CN10644918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789241.8

    申请日:2016-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器元件的自动包封机。该包封机包括上料机构、第一机械手、组装台、包封台、胶带粘接装置、第二机械手、内熔丝制作机以及收料机构;工作时,上料机构将电容芯子堆送至第一机械手的工作区域;第一机械手夹持一个电容芯子并将其放入组装台上;组装台将包封盒包覆在电容芯子上;然后第一机械手电容芯子从组装台送至包封台上,包封台对电容芯子进行定位;第二机械手将熔丝放置到包封台上的电容芯子上;胶带粘接装置将胶带粘覆在电容芯子上,第二机械手将制作完成的电容器元件送至收料机构,收料机构进行电容器元件的堆积和回收。该发明实现了自动化完成电容器元件内熔丝的生产、芯子包封及粘接等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电容器包封台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976180U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20943308.9

    申请日:2017-07-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包封台装置。包括机架、包封工作台组件、旋转压紧装置和熔丝夹紧组件;包封工作台组件包括固定工作板和移动工作板;旋转压紧装置包括旋转压紧气缸、转臂和压板,旋转压紧气缸固定设置在机架的侧面,压板设置在旋转压紧气缸的上部;熔丝夹紧组件包括滑动熔丝夹紧装置和固定熔丝夹紧装置;滑动熔丝夹紧装置包括滑台气缸、气动手指和两个夹紧件;固定熔丝夹紧装置包括气动手指和两个夹紧件。本实用新型采用实现了芯子包封的自动包封、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包装效率。

    转子线圈硫化罐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96192U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20365997.1

    申请日:2013-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转子线圈硫化罐,解决了现有硫化罐罐体内的气压无法实施监测,自动化程度低、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线圈硫化罐,包括罐体,罐体的进气口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硫化罐的罐盖通过导杆与上法兰连接,硫化罐的提升气缸固定于上法兰上。本实用新型可实时监测罐体内的气压,自动化程度高,保证生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滑轮与钢丝绳提升辅助提升罐盖,钢丝绳结实,运行平稳,可靠性高,不易发生故障。

    电容器芯子用收料机构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34005U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20465151.5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容器芯子用收料机构,主要解决了采用人工加工收料,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该电容器芯子用收料机构包括翻转装置、接料装置、托料装置和送料装置;所述翻转装置用于将加工完成的电容器芯子夹持后由垂直状态翻转为水平状态后放于接料装置上,接料装置用于将加工完成的电容器芯子运送至托料装置上进行堆积,托料装置上的电容器芯子堆积至额定数量时,托料装置将电容器芯子堆至于运送组件上送出。该电容器芯子用收料机构结构简单,在对加工完成的电容器芯子进行收料时效率非常高,且可靠性强、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产业化生产。

    微孔消音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366729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395380.4

    申请日:2013-0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孔消音器,该微孔消音器的消声单元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嵌套的I、II、III、IV级喷注管,其中I级喷注管与微孔消音器的噪声入口连接;I、II、III、IV级喷注管均由穿孔的金属套筒制成,I、II级喷注管穿孔率为3%-20%,III、IV级喷注管穿孔率为1%-5%;I级与II级之间、II级与III级之间、III级与IV级之间的容腔深度为10mm-100mm,并通过支撑部件保持相对固定。本实用新型合理的选择喷注管之间的距离和穿孔率,使噪音逐级减弱到人们可接受的声音范围内,达到良好的消音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