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14403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10020486.4
申请日:2016-01-13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IPC: H01M4/48 , H01M4/58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核壳结构MoO2‑MoS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出MoO2前驱体,然后通过固相原位合成法在MoO2表面直接生长MoS2纳米片,制备出具有三维核壳结构的MoO2‑MoS2复合材料,原位合成法直接在前驱体表面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MoO2骨架起到结构支撑的作用,避免了片状的MoS2叠加,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导电性。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过程易控,制备周期短,产物的重复性高,均一性好,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经本发明方法制得的MoO2‑MoS2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循环稳定性和高的放电比容量,能够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广泛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868111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141708.3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4/626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Ce掺杂Li4Ti5O12锂离子电池纳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先制备锂离子水溶液、Ce(NO3)4水溶液以及TiCl4水溶液,然后,调节TiCl4水溶液pH值后将三种水溶液混合,通过水热电沉积法的方式制得目标产物,由于本发明水热电沉积法中采用电弧放电加热,所以能够使温度瞬时达到反应温度,从而缩短了反应时间,此外由于水热电沉积法中采用水热进行加热,所以具有加热均匀,能够控制最终产品的形貌,进而提高电化学性能。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制备周期短的优点。本发明制备的材料为纳米片状结构所组成的花球状粉体,纯度高、结晶性强、形貌均匀,具有优异的充放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993116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510254129.X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自组装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V2O5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偏钒酸铵和草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二乙烯三胺或乙二胺,在超声条件下制得悬浮液,再将悬浮液离心、干燥得到前驱体,再将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V2O5,与现有技术中的600℃煅烧以及溶剂热法相比,本发明中250℃~450℃下热处理即可,可见本发明的反应条件温和,能耗较小,易于实现,利于规模化生产,并且由于本发明不使用模板剂,所以制备过程简单,成本较低,过程易控,对环境友好。本发明制得的V2O5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31mAh g‑1,经过50圈循环219mAh g‑1,容量保持率可达95%,容量保持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916833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53796.6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IPC: H01M4/48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自组装结构LiV3O8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含锂的化合物和偏钒酸铵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NH4VO3溶液;按照NH4VO3和有机酸的摩尔比为1:1~1:3,将有机酸滴加到NH4VO3溶液中,采用紫外光照射结合微波加热的方式加热,然后将所得溶液干燥,再经热处理即可。由本发明方法制得的LiV3O8微晶化学组成均一,纯度较高。由于纳米颗粒组装形成相互联通的通道,所以可有效增大材料的比表面积,同时增加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为锂离子脱嵌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同时自组装结构可以有效减少纳米颗粒之间的接触电阻,缓冲锂离子在脱嵌过程中引起的体积膨胀,提高电池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485442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736761.3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IPC: H01M4/1391 , C01G31/02 , B82Y40/00
Abstract: 一种自组装花球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V2O5的制备方法,将偏钒酸铵溶于乙二醇中,然后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NH4+的浓度为0.10~0.30mol/L的NH4VO3溶液,调节pH值后,在60~90℃下加热或在1000-1500W下超声后,得悬浮液,再进行离心分离后加热1~3h。本发明制得的料V2O5为微晶状,化学组成均一,纯度较高,形貌均一,并且本发明制得的V2O5为由直径约为50nm,长度约为1μm的纳米棒自组装形成的疏松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不仅可以有效增加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同时纳米短棒结构可以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路径,从而促进锂离子的传输,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916833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510253796.6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IPC: H01M4/48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自组装结构LiV3O8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含锂的化合物和偏钒酸铵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NH4VO3溶液;按照NH4VO3和有机酸的摩尔比为1:1~1:3,将有机酸滴加到NH4VO3溶液中,采用紫外光照射结合微波加热的方式加热,然后将所得溶液干燥,再经热处理即可。由本发明方法制得的LiV3O8微晶化学组成均一,纯度较高。由于纳米颗粒组装形成相互联通的通道,所以可有效增大材料的比表面积,同时增加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为锂离子脱嵌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同时自组装结构可以有效减少纳米颗粒之间的接触电阻,缓冲锂离子在脱嵌过程中引起的体积膨胀,提高电池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62358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07681.0
申请日:2016-02-26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IPC: H01M4/5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1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纳米结构MoS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出MoO3前驱体,然后通过固相合成法通过对惰性气体的控制来改变反应环境,使得MoO3与较高浓度的S粉直接反应,制备出具有三维纳米结构的MoS2复合材料。此方法合成出的MoS2与传统结构二维结构有很大的区别,其具有三维空间结构,从而避免了在嵌脱锂过程中MoS2结构发生坍塌,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导电性。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过程易控,制备周期短,产物的重复性高,均一性好,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经本发明方法制得的MoS2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循环稳定性和高的放电比容量,能够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广泛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51440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20486.4
申请日:2016-01-13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IPC: H01M4/48 , H01M4/58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3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362 , H01M4/581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核壳结构MoO2-MoS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出MoO2前驱体,然后通过固相原位合成法在MoO2表面直接生长MoS2纳米片,制备出具有三维核壳结构的MoO2-MoS2复合材料,原位合成法直接在前驱体表面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MoO2骨架起到结构支撑的作用,避免了片状的MoS2叠加,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导电性。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过程易控,制备周期短,产物的重复性高,均一性好,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经本发明方法制得的MoO2-MoS2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循环稳定性和高的放电比容量,能够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广泛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993116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254129.X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3 , C01G31/0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自组装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V2O5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偏钒酸铵和草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二乙烯三胺或乙二胺,在超声条件下制得悬浮液,再将悬浮液离心、干燥得到前驱体,再将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V2O5,与现有技术中的600℃煅烧以及溶剂热法相比,本发明中250℃~450℃下热处理即可,可见本发明的反应条件温和,能耗较小,易于实现,利于规模化生产,并且由于本发明不使用模板剂,所以制备过程简单,成本较低,过程易控,对环境友好。本发明制得的V2O5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31mAh g-1,经过50圈循环219mAh g-1,容量保持率可达95%,容量保持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762358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610107681.0
申请日:2016-02-26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IPC: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纳米结构MoS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出MoO3前驱体,然后通过固相合成法通过对惰性气体的控制来改变反应环境,使得MoO3与较高浓度的S粉直接反应,制备出具有三维纳米结构的MoS2复合材料。此方法合成出的MoS2与传统结构二维结构有很大的区别,其具有三维空间结构,从而避免了在嵌脱锂过程中MoS2结构发生坍塌,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导电性。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过程易控,制备周期短,产物的重复性高,均一性好,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经本发明方法制得的MoS2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循环稳定性和高的放电比容量,能够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广泛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