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9615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784711.7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F42D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击地压矿井顶板深部爆破装药量的确定方法,包括:S1.基于装药量理论方式和工程类比方式,分别获取顶板深部爆破的理论装药量和工程类比装药量;S2.基于所述理论装药量和工程类比装药量,确定初始爆破装药量;S3.基于所述初始爆破装药量进行顶板爆破,通过检验现场卸压效果,确定最终爆破装药量。本发明能够较为准确的获得适合现场工程地质等条件的较优的爆破装药量,既达到预期卸压效果,又可减少煤矿企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以实现煤矿安全经济高效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1509615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84711.7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F42D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击地压矿井顶板深部爆破装药量的确定方法,包括:S1.基于装药量理论方式和工程类比方式,分别获取顶板深部爆破的理论装药量和工程类比装药量;S2.基于所述理论装药量和工程类比装药量,确定初始爆破装药量;S3.基于所述初始爆破装药量进行顶板爆破,通过检验现场卸压效果,确定最终爆破装药量。本发明能够较为准确的获得适合现场工程地质等条件的较优的爆破装药量,既达到预期卸压效果,又可减少煤矿企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以实现煤矿安全经济高效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1310760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543593.6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参量监测参数的回采工作面卸压效果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多参量监测参数;S2.对多参量监测参数进行预处理,获得第一参数,基于第一参数进行权重计算,获得回采工作面卸压效果预测权重;S3.基于回采工作面卸压效果预测权重获得回采工作面卸压效果评价指数;S4.根据回采工作面卸压效果评价指数,完成回采工作面卸压效果等级评价。本发明不仅能有效评价回采工作面卸压效果,降低了井下人员对卸压效果的误判率;而且能有效避免由于卸压效果评价误判带来的相关损失;通过实施该方法,能够准确发现回采工作面卸压效果不理想的区域,指导现场采取补强卸压措施,提高了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16682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83854.6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地压矿井采空区顶板稳定时间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工作面不同推进阶段走向及倾向支承应力影响范围及微震活动影响范围,取较大值为工作面不同阶段走向及倾向采动应力影响范围;基于工作面不同阶段走向及倾向采动应力影响范围进行系统分析获得采空区低位顶板稳定时间与采空区高位顶板稳定时间;综合比较低位顶板稳定时间与高位顶板稳定时间,取较大值作为采空区顶板稳定时间。本发明将所涉及的冲击地压矿井采空区顶板稳定时间确定方法更符合矿井实际情况,所获得的顶板稳定时间准确度更高,对于矿井后期对采空区的治理以及工作面的接续设计提供较为准确且有力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02752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300479.0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数值反演的采场冲击危险性评估方法,包括步骤一、采集矿井建模数据,构建三维地质精细化模型;步骤二、所建模型的进行平衡计算;步骤三、工作面开挖;步骤四、获取冲击地压危险性指数K并进行危险等级评定;本发明采用矿井钻孔柱状图的岩层数据进行精细化建模,能够有效的模拟出矿井实际的地质构造情况,提高冲击危险的评价准确度,同时依据矿井实际的采掘接替顺序对初始平衡计算后的模型进行开挖,所涉及的冲击危险评价更符合矿井实际情况,准确度更高,且采用煤岩体积累的弹性能与产生动力破坏所需的最小能量的比值大小作为判据,对工作面精准的进行支护和卸压措施,确定的冲击危险等级评价更具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2752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00479.0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数值反演的采场冲击危险性评估方法,包括步骤一、采集矿井建模数据,构建三维地质精细化模型;步骤二、所建模型的进行平衡计算;步骤三、工作面开挖;步骤四、获取冲击地压危险性指数K并进行危险等级评定;本发明采用矿井钻孔柱状图的岩层数据进行精细化建模,能够有效的模拟出矿井实际的地质构造情况,提高冲击危险的评价准确度,同时依据矿井实际的采掘接替顺序对初始平衡计算后的模型进行开挖,所涉及的冲击危险评价更符合矿井实际情况,准确度更高,且采用煤岩体积累的弹性能与产生动力破坏所需的最小能量的比值大小作为判据,对工作面精准的进行支护和卸压措施,确定的冲击危险等级评价更具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06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0683773.9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1L5/00 , G01B21/3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应力分布参数识别方法,属于煤矿安全开采工程技术领域。首先对采集到的钻孔应力预处理,消除异常跳跃应力;然后识别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力深度;估算钻孔原岩应力水平;最后计算钻孔弹性核边界和弹性核抵抗线,获得钻孔峰值应力及其深度、钻孔原岩应力、钻孔弹性能量核边界及其抵抗线。其通过分析钻孔实测应力分布,自动确定冲击危险评估模型中用到的钻孔应力参数,可以为智能卸压钻机钻孔后自动评估钻孔附近巷帮煤体的冲击危险水平提供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670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38841.2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IPC: G06Q10/04 , G06Q50/02 , G06F18/2415 , G06F18/213 , G06N3/047 , G06N3/048 , G06N3/0499 , G06N3/045 , G06N3/08 , G01V1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冲击地压预测大模型构建方法,通过收集不同模态的数据,构建多模态数据集;对多模态数据集进行预处理,构建模型训练的前兆模式序列;根据不同矿区的特点,将前兆模式序列转化为对应等级形式,划分对应的冲击地压危险等级标签;采用Transformer作为核心框架,处理等级划分后的前兆模式序列,最终实现对冲击地压等级发生概率的预测;利用综合指数法对开采信息数据、地质构造数据的危险程度进行独立评价,并结合冲击地压预测模块输出的危险概率结果,综合评估冲击地压的整体危险等级;本发明能够提高模型在不同矿区条件下的适用性与预测精度,实现对冲击地压风险的精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2462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68185.1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西北矿业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中矿鼎北科技(徐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巨厚及多层含水覆岩诱发冲击动力灾害模拟实验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装置包括密封箱体、水平加载模块、竖直弹性加载模块、瞬态冲击触发模块、含水覆岩模型和阵列管充水模块;箱体(11)底部通过安装孔和密封圈(63)安装阵列管充水模块,阵列管充水模块上部埋设在含水覆岩模型内部,内部设有长度不一的阵列导水管(62),每个导水管连接有单独的流量阀(65)和压力阀(64)。本发明通过竖直弹性加载模块解决了大尺寸岩层模拟的难点,为灾害模拟提供了可靠的实验装备。
-
公开(公告)号:CN1189664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0585.5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F16/2458 , G06Q50/02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47 , G06N3/08 , G01V1/28
Abstract: 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冲击地压时间‑空间协同预测方法,数据预处理将微震时间特征指标处理为具有特定时间窗的序列,添加位置编码转换为Transformer模型的输入格式;预测模型构建采用编码器和解码器网络结构,利用时空注意力机制捕捉数据中的复杂模式。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中使用前馈神经网络、层归一化和残差连接,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和收敛性;在模型训练和模型测试中,得出采用不同时间窗的预测值。最后采用了克里金插值法处理归一化数据,根据微震时空特征指标网格矩阵,利用网格矩阵绘制空间云图,确立危险区域,完成冲击地压预测方法的构建。本发明结合冲击地压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实现了冲击地压时间序列预测,预测结果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