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煤岩裂纹损伤红外响应信息的热传导温度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42881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0162829.0

    申请日:2023-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载煤岩裂纹损伤红外响应信息的热传导温度补偿方法,属于矿山煤岩体损伤破坏的监测预警及保水开采突水灾害防治技术领域。确定承载煤岩红外辐射监测目标区域,设置参照煤岩对承载煤岩红外辐射信息进行时域去噪,提取承载煤岩边界热源的时域变化数据、初始温度场数据及热力学参数;建立COMSOL固体传热数值计算模型,将计算结果导出并转换为时间序列二维矩阵;对COMSOL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利用有效计算结果对承载煤岩红外辐射响应信息进行热传导温度补偿。其能够有效减弱环境热源对红外辐射变化规律的影响,有助于实现煤岩损伤演化的红外定量表征及破坏前兆的红外精准识别,为水资源保护性采煤和矿井水害防控提供了安全保障。

    一种基于煤岩动力学相似理论的物理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8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15634.X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煤岩动力学相似理论的物理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煤岩动力学本构方程,根据建立的煤岩动力学本构方程并结合相似第二定理推导出冲击地压和岩爆的动力学相似准则和不同尺度下的煤岩动力学倾向性判据,利用量纲分析法验证煤岩动力学相似准则和倾向性判据结果的准确性;测定模拟原型试样的物理性质参数和倾向性指数,确定原型与模型的几何相似比后推导模型所需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倾向性指数,对冲击煤模型和岩石模型进行材料配比,待配比的相似材料试样成型后,对相似材料试样进行煤岩动力学倾向性验证;搭建物理模型,根据上述确定的原型与模型的几何相似比推导模型的参数,待材料稳定成型后,进行物理模拟实验。

    多场多源信息融合的冲击地压智能化监测预警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9177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53720.X

    申请日:2023-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场多源信息融合的冲击地压智能化监测预警装置及方法,应力在线监测系统用于获取各个位置的应力分布;地音监测系统用于对煤岩体破裂产生的高频震动信号进行监测;支架阻力监测系统用于对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进行监测;井地联合微震系统用于对煤岩体破裂产生的低频震动信号进行监测,实现对微震震源的定位及采动裂隙反演成像;锚杆锚索应力监测系统对锚杆锚索应力状态进行监测;上述五个系统的数据均反馈给数据处理中心,最后根据监测数据采用构建的预警模型进行综合处理后,输出冲击地压预测结果并判断是否进行预警,进而工作人员根据预警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以真正实现冲击地压智能化监测预警,为靶向精准防控冲击地压提供支撑与保障。

    一种用于评估井地一体微震监测系统监测能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4791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587786.6

    申请日:2022-05-27

    Abstract: 一种用于评估井地一体微震监测系统监测能力的方法,利用分别安装在矿井井下与地面的传感器联合记录采掘区域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微震信号,采用多个不同能量级别的微震信号确定矿井微震能量与P波初至峰值幅度的传播关系式,综合依据采掘区域和传感器安装位置确定监测能力评估范围,划分用于评估的三维等间距网格模型,然后顺序选取三维等间距网格模型的每一个点,利用确定的能量与P波初至峰值幅度的传播关系式反演计算每个点上能够触发微震监测系统记录的最小能量,最后获得评估井地一体微震监测能力的云图结果。该方法能准确评估井地一体微震监测系统对不同能量级别微震的观测能力,有效指导现场调整井地一体微震监测台网。

    一种测试井下震动波传播速度及到时时间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1373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010278459.3

    申请日:2020-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试井下震动波传播速度及到时时间的计算方法,适用于煤矿井下使用。首先在矿井应力状态正常下布置震动信号传感器;在工作面轨道顺槽内施工放炮激发点;测量放炮激发点、震动信号传感器的三维空间坐标,任选某放炮激发点和某震动信号传感器的三维空间坐标,计算二者之间的距离;监测电流信号传感器接收放炮的发震时刻和震动信号传感器接收震动波的时间,从而计算出震动波传播时间;任选一个放炮激发点和一个震动信号传感器的距离以及震动波传播的时间,计算得出井下震动波传播速度。其确定井下震动波传播速度大小及到时时间,是煤矿及时、准确地实时监测井下工作面波速异常区域及具有冲击地压危险或高应力分布区域的前提条件。

    一种两侧充分采动采区上山防冲煤柱设计方法及采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26073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0188943.6

    申请日:2022-03-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两侧充分采动采区上山防冲煤柱设计方法及采矿方法,其中,所述防冲煤柱设计方法,在上山两侧采空区为充分采动状态下,基于煤柱上方承受的最大载荷P与防冲煤柱宽度B的比值与发生冲击地压的临界应力σbmin的大小关系,得到不发生冲击地压的防冲煤柱宽度判别公式:;基于所述判别公式,得到防冲煤柱宽度B的取值范围。采矿方法采用两侧充分采动采区上山防冲煤柱设计方法。本申请防冲煤柱宽度的计算简洁,可操作性强,煤柱设计合理,既能保证煤柱不发生冲击地压,又能最大程度回收煤炭资源,解决了煤炭资源回采与安全的矛盾,并将传统的经验设计方法为定量计算,科学合理。

    一种基于钻孔应力分布的巷帮煤体冲击危险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8051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683791.7

    申请日:2022-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钻孔应力分布的巷帮煤体冲击危险评估方法,属于煤矿安全开采工程领域。利用微震系统监测矿震引起的巷道围岩质点振动峰值速度,拟合得到震动波传播衰减规律曲线;根据微震系统监测定位到的矿震震源位置,利用震动波传播衰减规律曲线得到震源处的质点振动峰值速度;计算震动波从震源传播到弹性核区引起的质点振动峰值速度,得到弹性核区的矿震动载水平;根据冲击临界应力与煤体强度之间的关系、煤层强度,计算钻孔所在区域巷帮煤体的诱冲临界静载应力;计算巷帮煤体弹性能量核抵抗线临界值;判断钻孔附近巷帮煤体发生冲击的危险水平。其物理指标明确,评估结果可量化,操作性强,可以根据冲击危险评估结果指导防冲卸压工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