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分动力组绝缘在线分析诊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020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67919.0

    申请日:2024-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分动力组绝缘分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空分动力组绝缘在线分析诊断系统。该系统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高压电动机局部放电参数、温度、湿度数据以及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温度,数据处理模块对上述模块传输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计算放电强度、放电能量、温度变化率、湿度变化率、高压电机功率因子以及绕组温度变化率,并综合上述数值计算绝缘健康指数发送至诊断评估模块,诊断评估模块基于绝缘健康指数对绝缘事件进行诊断,计算故障诊断准确率,并生成空分动力组绝缘在线分析诊断报告发送至报告模块,报告模块根据诊断评估模块的输出,对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将空分动力组绝缘在线分析诊断报告显示在中央显示端。

    一种高压异步电动机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6497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14333.6

    申请日:2020-07-22

    Inventor: 王文兵 冯林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异步电动机冷却装置,包括底座、第一连接管道和回流管道和罩框,所述第一连接管道贯穿连接在通水通道顶部之间,所述回流管道和第一连接管道通过管箍分别固定在分支水管组的前后两侧,所述分支水管组的下侧设置有散热扇,所述储水箱前端面的上下两侧分别贯穿固定有电动进水阀和电动出水阀,所述第二连接管道贯穿储水箱的左右两侧与冷却机的外侧相连接,所述罩框设置在高压异步电动机主体和冷却机的外侧。该高压异步电动机冷却装置,水在流经冷却机的过程中可得到快速的冷却处理,且散热扇可对分支水管组表面进行持续散热处理,从而使高压异步电动机主体能够得到持续的降温冷却处理。

    一种空分系统高效电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741925U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20099439.4

    申请日:2022-01-15

    Inventor: 王文兵 李鑫 张凯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分系统高效电加热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筒体、U形加热管和铜金属编织带,所述筒体内部对称固定有两个定位板,所述U形加热管安装在筒体内并从两个定位板中间穿过,所述筒体开口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背离第二法兰盘的一侧固定有电极盒,所述电极盒的一侧伸出有电极柱,所述电极盒的另一侧与U形加热管之间固定有铜金属编织带。本实用新型具有铜金属编织带是软连接,能够调整通电过程中内部较高温差带来的热胀冷缩间隙,确保U形加热管与电极柱之间保持安全可靠地电连接的优点。

    一种电气设备内部电器元件温度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813108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2054714.9

    申请日:2021-08-30

    Inventor: 王文兵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设备内部电器元件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壳体和感温板,所述检测装置壳体后端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嵌入安装有检测装置本体,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后端四角处分别设有有弹簧连接器,所述检测装置本体通过四个弹簧连接器与感温板弹性连接,所述检测装置壳体外壁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后端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二钢带,两个所述第二钢带远离连接件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松紧带,两个所述松紧带远离第二钢带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钢带。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密封环境下的温度数据采集困难和温度采集装置难以固定安装的问题。

    一种低温液体运输槽车自动分析监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807852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2049730.9

    申请日:2021-08-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液体运输槽车自动分析监控装置,包括储液罐、充装泵和槽车主体,所述储液罐外表面靠近底端位置处安装有出液管,且出液管末端安装有手动阀,所述手动阀背离出液管的一侧安装有电磁切断阀,所述电磁切断阀背离手动阀的一侧安装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顶端安装有管道A,所述三通管底端安装有管道B,所述充装泵输入端安装有三通调节阀,所述三通调节阀顶端和管道A末端连接,所述充装泵输出端安装有电磁三通阀。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充装前的低温液体进行分析是否具备充装调节,且能够对整个充装过程中的充装压力和温度进行监控,并及时对充装管道进行关闭,降低响应时间,避免设备故障。

    一种便于维修的制氧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2374875U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20052374.9

    申请日:2020-0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维修的制氧设备,包括制氧机主体和出氧口,所述制氧机主体正面的左侧设置有出氧口,所述制氧机主体左侧的中部安装有收管机构,所述出氧口的中部设置有固定管,且固定管的末端穿过出氧口延伸至制氧机主体内部,所述固定管的末端与制氧机主体出氧管相连通,所述出氧口的内壁与固定管焊接固定,所述固定管的中部插设有安装头,且安装头的外侧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套设在固定管前端的外侧,所述安装头前端的外侧套设有橡胶圈。本实用新型便于更换安装头,简单方便,便于维修,安装稳固,不会出现松动,并且收管机构便于用户对气管进行收纳。

    一种基于现场总线传输数字化多路监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858082U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20475170.4

    申请日:2024-0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场总线传输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现场总线传输数字化多路监控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支撑架、固定架、监控器本体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外端面固定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外端面固定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下表面固定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上表面固定有外板,且外板的一侧外端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架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有外架,所述外架的下表面活动插接有内架,且内架的内壁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内架的内壁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监控器本体的下表面套接有外壳。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厂区建成全面的多路监控网络,实现实时远程视频监控工艺作业。

    一种空分液氧储槽移动式安全回路自动收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732319U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20108857.5

    申请日:2022-0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分液氧储槽移动式安全回路自动收放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底板和卷筒,所述底板上表面一侧后端固定有第一竖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另一侧后端固定有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安装有卷筒,所述卷筒的一侧通过扭力弹簧与第一竖板的一侧上方连接,所述卷筒的另一侧中间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背离卷筒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二竖板的一侧上方连接,所述底板上表面前端的中间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安装有压板。本实用新型具有接地线使用完成后自动将接地线收回,确保现场管理有序的优点。

    一种安全性高的球罐用在线检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5812227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2047359.2

    申请日:2021-08-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的球罐用在线检测设备,包括第一排气管、氮气罐、第一管口、法兰、连通管、第二管口、氧气罐和第二排气管,所述氮气罐一侧设置有氧气罐,所述氮气罐与氧气罐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上端均嵌入安装有第一压力表,所述氮气罐与氧气罐下端相对一侧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与第二管口之间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两端均设置有法兰,所述连通管表面安装有节流阀,所述连通管表面嵌入安装有第二压力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通管将氮气罐和氧气罐进行连通,能够将球罐中介质进行转移,便于对球罐进行在线检测,降低检测的危险性和检测难度。

    一种方便维修的红外热成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394550U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20052482.6

    申请日:2020-01-10

    Inventor: 王文兵 冯林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维修的红外热成像装置,包括红外热成像主体和把手,红外热成像主体底端设置有把手,所述红外热成像主体底端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底端设置有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推动第一推杆,第一推杆带动插销移动,将插销移动到第一弹簧槽内,当插销移动到第一弹簧槽内后,再拉动把手,将把手从插槽内移出,提高装置的便捷性,同时通过拉动第二推杆,第二推杆带动挡板移动,挡板从第二弹簧槽表面移开,第一弹簧弹性形变恢复,第一弹簧推动接触板,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