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3676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25524.8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地一体化的大坝变形监测实时基准建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天基北斗系统、地基测量机器人系统和地基倒垂线系统下发控制指令;通过天基北斗系统实时获取大坝变形区域的动态基准点位置;通过地基测量机器人系统实时获取大坝变形区域的空间相对基准点位置;通过地基倒垂线系统实时获取大坝变形区域的重力静态基准点位置;将动态基准点位置、空间相对基准点位置和重力静态基准点位置进行数据融合,得到大坝变形区域的监测基准值。本发明结合多源数据融合处理策略,自动对基准点位置进行高精度的实时动态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198451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89724.6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棱镜的改正数测量方法及偏差修正方法,测量控制点A到第一棱镜P1的第一边长和第一角度;测量控制点B到第一棱镜P1的第二边长和第二角度;测量控制点B到第二棱镜P2的实际边长和实际角度;根据第一边长、第一角度、第二边长和第二角度确定第一棱镜P1的理论坐标;根据理论坐标确定控制点B到第二棱镜P2的理论边长和理论角度;根据实际边长、实际角度、理论边长和理论角度确定第二棱镜P2相对于第一棱镜P1的改正数。本发明能够快速的测出同轴棱镜的改正数,具有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185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516563.X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6F18/2433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一种水工程安全监测数据处理方法,首先将单次成果数据与该次采集时的环境量数据、测点基本属性整编到一起,构建原始的安全监测数据库,实现了监测数据入库的标准化;然后对多次采集的成果数据组成的序列进行粗差识别,自动识别粗差并进行剔除,减少了人工判断工作量,提高了数据处理准确性,实现了数据审核的精确化;再根据测点特性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预警计算,可视化标记出需要预警的数据,避免了单一评价方法可靠性不够的问题,保证了预警准确性、可靠性,最后对标注后的安全监测数据库进行自动化的数据报送。该设计实现了监测数据入库标准化、审核精确化和报送自动化,且保证了预警准确性、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819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11195.X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S19/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低成本GNSS终端的电离层VTEC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针对每个卫星对应的几何无关组合值,采用载波相位平滑伪距方法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有偏的电离层斜延迟值,并剔除不满足精度要求的有偏的电离层斜延迟观测值,提高电离层斜延迟值的精度,大大降低了低成本GNSS天线接收GNSS信号时环境干扰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电离层VTEC模型的精度,计算准确度高。本发明解决了低成本GNSS终端的观测数据信号增益不均匀、易受环境干扰的问题,对GNSS观测数据的处理的终端设备要求较低,使得低成本GNSS终端也可利用GNSS观测数据估计电离层总电子含量,进而提高测站布设密度,能获取更高空间分辨率的反演数据,更准确地表征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时空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251930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729124.3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精度管或孔内有效管或孔径及其圆心智能测量装置。它包括弹性置中器、支架、CCD垂线坐标仪、低功耗数据采集仪、储液桶、浮桶、线体和控制器;线体一端与弹性置中器连接,另一端穿过CCD垂线坐标仪、支架、储液桶、浮桶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位于浮桶内;CCD垂线坐标仪、储液桶分别设置在支架上;低功耗数据采集仪与CCD垂线坐标仪连接;液体位于储液桶内;浮桶悬浮在储液桶内;低功耗数据采集仪、控制器分别与工控机连接。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测量准确性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高精度管或孔内有效管或孔径及其圆心智能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91792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48227.9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湖北工业大学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1 , G06F18/15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水工程安全监测数据效应量分解和分量比例量化分析方法,首先确定水工程安全监测数据的原因量数据的原因量因子及其具体值,然后基于统计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分别进行效应量分解,并对三者得到的效应量分解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最终的效应量分解结果,接着根据最终的效应量分解结果,采用多种方法分别计算分量比例,最后将分量比例中的异常值进行剔除后,进行均值处理得到最终的分量比例。本发明能够有效反映原因量对效应量的影响程度,有助于评估水工程结构的运行状态,能够为水工程安全监测数据分析提供有效的指导,对水工程安全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20257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094880.3
申请日:2024-08-11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6F18/20 , G06F18/2433 , G06F1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环境因素的大坝边坡钻孔测斜位移数据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采集设备在获取大坝边坡钻孔测斜位移数据时的设备状态信息和环境变化信息;根据所采集的设备状态信息和环境变化信息计算得到异常值隐患评估系数;将异常值隐患评估系数与第一阈值比较,生成高隐患信号或者低隐患信号;生成高隐患信号时,获取包含当前生成的高隐患信号的连续的若干个高隐患信号序列所对应的异常值隐患评估系数序列;根据异常值隐患评估系数序列确定数据异常风险等级的评估结果。本发明能够有效预测和提示位移数据的异常情况,进而提高监测设备的监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47397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73025.9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大坝变形监测方法,先采集监测站的多频观测数据;然后判断监测站是否存在信号遮挡情况,若监测点不存在信号遮挡,则通过多频单差基线解算模型根据多频观测数据进行解算,获得基线解算结果,若监测点存在信号遮挡,则通过多频非差基线解算模型根据多频观测数据进行解算,获得基线解算结果;基线解算结果为基线向量的解算值以及其精度信息,对基线解算结果进行网平差处理以剔除粗差;随后根据网平差处理后的基线向量、基准站坐标信息解算监测站坐标信息,最后持续监控监测点的坐标信息,获取监测点的变形量,实现大坝变形监测。本方法能够适应大坝所在区域复杂环境,实现高精度的大坝变形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18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16563.X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6F18/2433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一种水工程安全监测数据处理方法,首先将单次成果数据与该次采集时的环境量数据、测点基本属性整编到一起,构建原始的安全监测数据库,实现了监测数据入库的标准化;然后对多次采集的成果数据组成的序列进行粗差识别,自动识别粗差并进行剔除,减少了人工判断工作量,提高了数据处理准确性,实现了数据审核的精确化;再根据测点特性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预警计算,可视化标记出需要预警的数据,避免了单一评价方法可靠性不够的问题,保证了预警准确性、可靠性,最后对标注后的安全监测数据库进行自动化的数据报送。该设计实现了监测数据入库标准化、审核精确化和报送自动化,且保证了预警准确性、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264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642523.X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一种基于大气延迟约束的北斗高精度安全监测算法,先获取监测点的卫星观测数据以及基准站坐标,再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然后构建大气层约束基线解算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再对观测值进行基线解算,对基线解算结果进行质量控制,然后基于模糊度固定的参数解算得到基线向量;对基线向量进行质量评估,不合格再次进行质量控制,直到合格为止,将合格的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解算,并进行检验,不合格的进行处理,直至全部合格后进行二维约束平差解算,再检验,直至合格,获得监测点的坐标信息。本发明基于单差处理和附加大气延迟约束,放宽基线解算对共视卫星的要求以及大气延迟建模信息不足对基线解算精度的影响,满足在各种场景下进行高精度安全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