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1716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110673928.6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河湖底泥原位固化改良种植土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固化堆垛,所述固化堆垛内设有汇水装置,所述汇水装置包括顶部管路、若干支路管路、环形管路和排水管路,若干所述支路管路呈伞骨状分布,若干所述支路管路的一端汇集并与所述顶部管路连接、另一端分散连接到所述环形管路,所述环形管路的一侧连接所述排水管路;若干所述支路管路和所述环形管路上分别设有若干小孔,若干所述支路管路和所述环形管路的内部分别设有排水组件、外部包裹有外层土工布;本装置结构合理,施工安装方便,成本便宜,具有同时促进土体排水和固化土改良的作用特点,特别适用于附近有农田的河道底泥清淤及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25913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18585.5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污泥制备多功能生物炭的绿色方法及该生物炭的应用,属于污泥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中通过将含水率相对较低的干化污泥粉末与过量的含氧离子的盐混合加热来热解污泥,或将干化污泥粉末加入到熔融的盐中热解,对热解产物酸洗或/和水洗除杂后得到生物炭。热解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物排放量相比于氮气保护热解过程极大程度地减少。所制备的生物炭的比表面积、碳原子含量、杂原子掺量均比氮气保护法制备的生物炭的更高,因此该生物炭除了具有更优异的吸附性能外,还具有类芬顿反应催化活性和氧还原电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5506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30261.2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B09B3/38 , B09B3/35 , B09B3/40 , B09B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烟气处理焚烧飞灰的系统和方法,属于垃圾焚烧飞灰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飞灰预处理系统和反应装置,飞灰预处理系统包括球磨机和搅拌装置;将飞灰与脱卤剂同时加入球磨机内混合球磨;再加入矿化剂,搅匀后,导入反应装置内与烟气接触反应。本发明的系统可以对烟气进行再次利用,且处理得到的飞灰中重金属和二噁英的浓度均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污染浓度限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317164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73928.6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河湖底泥原位固化改良种植土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固化堆垛,所述固化堆垛内设有汇水装置,所述汇水装置包括顶部管路、若干支路管路、环形管路和排水管路,若干所述支路管路呈伞骨状分布,若干所述支路管路的一端汇集并与所述顶部管路连接、另一端分散连接到所述环形管路,所述环形管路的一侧连接所述排水管路;若干所述支路管路和所述环形管路上分别设有若干小孔,若干所述支路管路和所述环形管路的内部分别设有排水组件、外部包裹有外层土工布;本装置结构合理,施工安装方便,成本便宜,具有同时促进土体排水和固化土改良的作用特点,特别适用于附近有农田的河道底泥清淤及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712767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210434190.2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A62D3/33 , A62D101/49 , A62D101/43 , A62D1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飞灰固氯与重金属稳定化的方法,属于危险废物治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飞灰、赤泥、钢渣粉、粉煤灰和石灰石混合后进行球磨,加水后进行密封陈化,得到陈化混合物;S2.将步骤S1得到的陈化混合物进行分段焙烧,具体操作如下:在103~110℃下恒温30~120min,然后快速升温至650℃以上,继续缓慢升温至700~900℃,恒温1~3h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焙烧混合物;S3.向步骤S2得到的焙烧混合物中加入水,成型养护后得到飞灰固化体。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将可溶性氯盐转化为多种不溶性复盐,降低了可溶盐含量,同时生成的固氯产物Kuzel’s盐Ca4[Al(OH)6]2Cl(SO4)0.5·6H2O可促进重金属的固化稳定化,实现了飞灰中可溶盐和重金属的高效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23101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319117.6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 C02F101/22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改性赤泥和改性钢渣处理污泥污水的方法。该方法将赤泥和钢渣进行改性预处理后,投加到污泥中进行脱水处理,然后将脱水后的泥饼烘干,与改性赤泥和改性钢渣一起进行高温热解处理,制备生物炭基铁铝尖晶石,并将其用于处理污水。本发明实现了钢渣、赤泥和污泥的协同处置,以及最终产物的资源化,对扩大钢渣、赤泥、污泥等废弃物用途及应用范围,提高铁铝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且能广泛应用到污水处理领域,实现了降解新型污染物及吸附重金属的双重作用。本发明方法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得,产品应用范围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9679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66851.X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家正 , 陈霞 , 周小国 , 惠二青 , 周显 , 彭子凌 , 陈文然 , 庞波 , 娄宗斌 , 王涌泉 , 谢博文 , 万沙 , 高志扬 , 范泽宇 , 吕兴栋 , 高卓凡 , 郭文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河湖底泥与磷矿固废的客土土层结构及制备方法。土层结构由上到下依次为客土表层、中间透水层和客土基层,每层客土土层结构之间的接触面均为锯齿状过渡结构;本发明利用磷渣、磷石膏、钢渣等工业固废对河湖清淤底泥进行改性与改良用作植被混凝土客土,客土的酸碱性满足植被生长需求且可为植被提供持续营养供给,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经济性优且生态环保等技术优势,还可有效解决现阶段植被混凝土客土成本高、固废堆弃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等技术问题,特别适用于有河湖整治及工业固废处置需求的城镇地区。
-
公开(公告)号:CN1195518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38166.0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2F9/00 , B01D53/72 , B09B3/70 , B08B15/04 , C02F103/06 , C02F1/38 , C02F1/44 , C02F101/20 , C02F1/52 , C02F1/04 , C02F101/16 , B09B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焚烧发电厂三废协同处置资源化的方法,属于三废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渗滤液洗脱飞灰中的重金属与可溶性氯盐,采用烟气提供的绝氧环境,并对飞灰进行低温热水解,降解飞灰和烟气中的二噁英,并再次利用渗滤液对飞灰中残余重金属与可溶性氯盐进行深度洗脱,利用烟气中CO2对飞灰进行湿法矿化,使烟气中CO2对洗脱液中重金属进行沉淀分离,采用膜过滤与膜蒸发技术回收洗脱液浓液中KCl和NaCl。本发明将垃圾焚烧发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垃圾渗滤液、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烟气进行协同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创造性的解决了高盐废水、固废资源化利用、烟气深度脱碳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59131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718585.5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污泥制备多功能生物炭的绿色方法及该生物炭的应用,属于污泥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中通过将含水率相对较低的干化污泥粉末与过量的含氧离子的盐混合加热来热解污泥,或将干化污泥粉末加入到熔融的盐中热解,对热解产物酸洗或/和水洗除杂后得到生物炭。热解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物排放量相比于氮气保护热解过程极大程度地减少。所制备的生物炭的比表面积、碳原子含量、杂原子掺量均比氮气保护法制备的生物炭的更高,因此该生物炭除了具有更优异的吸附性能外,还具有类芬顿反应催化活性和氧还原电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9679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666851.X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家正 , 陈霞 , 周小国 , 惠二青 , 周显 , 彭子凌 , 陈文然 , 庞波 , 娄宗斌 , 王涌泉 , 谢博文 , 万沙 , 高志扬 , 范泽宇 , 吕兴栋 , 高卓凡 , 郭文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河湖底泥与磷矿固废的客土土层结构及制备方法。土层结构由上到下依次为客土表层、中间透水层和客土基层,每层客土土层结构之间的接触面均为锯齿状过渡结构;本发明利用磷渣、磷石膏、钢渣等工业固废对河湖清淤底泥进行改性与改良用作植被混凝土客土,客土的酸碱性满足植被生长需求且可为植被提供持续营养供给,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经济性优且生态环保等技术优势,还可有效解决现阶段植被混凝土客土成本高、固废堆弃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等技术问题,特别适用于有河湖整治及工业固废处置需求的城镇地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