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1058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41273.1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包括获取双重介质裂缝样品和基质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模型;提取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的三维裂缝空间,调整三维裂缝空间的裂缝参数,获取不同裂缝参数的裂缝三维数字岩心,对比分析不同裂缝参数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物性参数,分析裂缝参数变化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基于双重介质裂缝样品和基质样品的三维灰度图像,获取其三维数字岩心模型;基于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提取三维裂缝空间,通过调整不同的裂缝宽度、裂缝长度、裂缝条数、裂缝开度和裂缝倾角,对比分析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孔渗物性参数的影响规律。

    一种基于数字岩心的多层非均质油藏渗流模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49638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214463.1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岩心的多层非均质油藏渗流模拟分析方法,包括获取高渗储层样品、中渗储层样品和低渗储层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模型;得到合采后的孔隙网络模型;基于合采后的孔隙网络模型,通过逾渗理论模拟油水驱替和吸入过程,计算相应的毛管压力曲线和相对渗透率曲线,对比分析渗流特征。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包括:基于合采后的孔隙网络模型,通过逾渗理论模拟油水驱替和吸入过程,计算相应的毛管压力曲线和相对渗透率曲线,对比分析渗流特征。从而可以模拟多层非均质油藏渗流过程,可以真实地反映低渗透、非均质差异较大的油藏多层合采时的层间干扰影响机理和残余油的分布特征。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岩心线切割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9966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36672.9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岩心线切割方法,包括采集待切割的岩心的图像,通过所述岩心的图像建立岩心三维模型;制作相应尺寸大小的柱塞样品三维边界模型;将所述岩心三维模型与所述柱塞样品三维边界模型在同一个三维坐标系中进行显示,筛选出最佳切割位置;将所述柱塞样品三维边界模型移动至所述最佳切割位置,生成切割路径;对所述岩心按照所述切割路径进行切割。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先对待切割的岩心进行三维建模,再通过柱塞样品三维边界模型对岩心三维模型进行切割,从而可直观展现切割效果,可保证切割出的岩心柱塞规格达标、并降低岩心切割对岩心整体的破坏,提高剩余岩心的利用价值。

    一种基于页岩多组分的高压压汞测试结果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49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560348.X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特涉及一种基于页岩多组分的高压压汞测试结果校正方法。本发明包括步骤1:获取页岩中干酪根、黏土矿物、石英、长石、方解石、白云石和黄铁矿的含量;步骤2:对页岩开展高压压汞测试,获取页岩的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孔隙度和孔喉分布曲线;步骤3:获取纯度较高的干酪根、黏土矿物、石英、长石、方解石、白云石和黄铁矿,在高压下注入伍德合金,使其饱和合金;步骤4:对已注入合金的不同物质组分分别开展高压压汞测试,获取各组分的孔隙体积和孔喉分布曲线;步骤5:结合各组分含量及其孔隙体积,对页岩的孔隙体积、孔隙度和孔喉分布结果进行校正。本发明提高了高压压汞测试对页岩孔喉评价的准确度。

    储层下限划分对致密油藏结构和渗流特征的影响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384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42666.4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层下限划分对致密油藏结构和渗流特征的影响研究方法,包括获取基质孔隙网络模型及微裂缝网络模型;通过网络叠加法构建同时包含基质孔隙和裂缝的致密油藏网络模型;构建出不同储层下限的致密油藏网络模型;通过分析不同储层下限的致密油藏网络模型的结构特征和渗流特征,研究储层下限划分对致密油藏结构和渗透特征的影响。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基于不同基质孔隙直径下限值的基质孔隙网络,通过网络叠加算法构建相应的致密油藏网络模型,分析相应的物性和渗流特征,从而得到储层下限划分对致密油藏结构和渗透特征的影响,可以为确定致密油储层下限提供的理论指导。

    预测页岩微观裂缝发育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31278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644980.9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测页岩微观裂缝发育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页岩微观裂缝的历史数据,其中,所述历史数据包括历史页岩微裂缝面孔率以及历史页岩微观裂缝发育的影响因素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数据,建立所述页岩微观裂缝面孔率与页岩微观裂缝发育的影响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方程式,以得到微观裂缝孔隙度预测模型;获取实时页岩微观裂缝发育的影响因素数据,根据所述微观裂缝孔隙度预测模型预测页岩微观裂缝面孔率,以实现页岩微观裂缝的发育预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页岩微观裂缝的发育预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基于井间连通性的聚合物驱生产优化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82141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39280.4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次采油技术的聚合物驱,具体是一种基于井间连通性的聚合物驱生产优化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首选是将油藏简化为一系列井间连通单元体,通过计算求得各井点的分流量,建立初始聚合物驱连通性模型;然后调整所述初始聚合物驱连通性模型的特征参数,并生成优化后的聚合物驱连通性模型;最后结合约束条件,建立聚合物驱优化控制模型并求经济净现值达到最大值时的聚合物驱指标,指导现场注采方案设计。本发明可快速预测聚合物驱产聚浓度的连通性模型,结合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历史拟合,使用优化算法求解聚合物驱优化控制模型,能自动实现在各阶段对产液量和注聚浓度的调控,增大产油量提高经济效益,指导现场注采方案设计。

    一种基于页岩多组分的吸附油量评价模型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8326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560345.6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页岩油勘探开发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页岩多组分的吸附油量评价模型及方法。本发明考虑了干酪根、黏土矿物、硅质矿物、钙质矿物和黄铁矿对页岩油的吸附作用,降低了因忽略硅质矿物、钙质矿物和黄铁矿的吸附能力导致的页岩吸附油量误差;同时通过镜下统计的方式确定与各组分有关的孔隙中孔壁被有机质覆盖的周长比例,从而确定各组分中吸附态油占饱和吸附时吸附油量的比例,解决了因页岩含油饱和度不足100%导致的现有技术计算得到的页岩吸附油量偏高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