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65903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0910081972.7
申请日:2009-04-15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旱地微量元素肥料的试验方法,属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按照试验设计的要求,将微量元素肥料与经粉碎处理了的土壤按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制成试验肥料土,将其装入直径6-10cm、高15-20cm的塑料容器中;在预定种植试验作物的区域内,挖若干个小坑,将塑料容器植入坑内,并将试验作物种植在小坑内,其作物的主要根区位于塑料容器的上方;当试验完成以后,将塑料容器取出,并将试验肥料土移出试验区。本发明结合了现有的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的特点,克服了大田肥料试验对后作的影响以及盆栽试验对作物生长的限制,能够在完成试验要求的基础上,不影响试验地第二年的再次使用,提高了试验地的有效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113111A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710052617.8
申请日:2007-06-27
Applicant: 长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硒矿粉进行富硒栽培的方法,其特征是:1.使硒矿粉的细度达到2mm以下;2.将上述细度的硒矿粉处理至pH8.5~9.0;3.将经上述处理的硒矿粉作底肥,按50~100kg/667m2的用量施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高矿粉中水溶性硒的含量,利于作物吸收,用量仅50~100kg/667m2,就可使作物的含硒量普遍提高到0.1mg/kg的标准以上,使低含量且低质的硒矿资源的利用效率大为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138468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010102929.7
申请日:2010-01-28
Applicant: 长江大学
IPC: A01G1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麦类作物田间试验效果的分段判断方法,属农业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收集稻麦类作物在正常生长情况下的阶段信息,包括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平均实粒数和千粒重等数据;对采用了试验处理方法的田间试验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在试验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收集相关信息;将试验作物的阶段信息与正常生长作物的阶段信息进行对比,判断试验处理方法的有效性。本发明根据稻麦类作物器官与产量相关的关系,在试验过程中分段收集作物生长的阶段信息,即使在试验作物难以正常完成其生长周期的情况下,也能根据作物生长的阶段信息进行指标对比,判断其试验的有效性,从而获得有效的试验处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352136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710119462.5
申请日:2007-07-25
Applicant: 长江大学
IPC: A01G1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别旱地育秧覆土厚度的方法,属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对旱地苗床进行秧厢整理,经施肥、浇水、土壤消毒和播种之后,在秧厢的表土面上均匀、分散撒上少许长度为2~3cm、直径为0.5~1cm的草梗段,草梗段的直径与旱地育秧稻种要求的覆土厚度相同,将过筛的细壤土均匀撒施覆盖在有草梗段的秧厢上,使覆盖的细壤土刚好掩住草梗段。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保证旱地育秧稻种的覆土厚度,很好地解决了旱地育秧过程中的稻种覆土厚度难以把握的问题,使稻种的覆土厚度较好地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113112A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710052618.2
申请日:2007-06-27
Applicant: 长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硒在改善棉花纤维品质中的新用途。硒以肥料方式用于改善棉花纤维品质的应用后,使各处理的棉花纤维上半部长度比对照组长-1.3~2.1mm,增长-4.6%~+7.5%%,平均增长0.33mm,增加1.17%;断裂比强度比对照组-1.5~+3.8CN/tex,增加-5.8%~+14.03%,平均增长0.31CN/tex,增加1.08%;整齐度平均为84.72%,比对照组的84.50%增加0.26%;马克隆值平均为4.82,比对照组的4.9降低1.63%;断裂伸长率平均为6.156,比对照组的6.133增加0.362%。
-
公开(公告)号:CN101263804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810047565.X
申请日:2008-04-30
Applicant: 长江大学
Inventor: 邢丹英 , 张似松 , 吴建平 , 金明珠 , 秦亚平 , 李志新 , 张建设 , 杨伟明 , 高剑华 , 邹源芾 , 雷昌云 , 许少华 , 刘建平 , 阮珊 , 杨柳 , 王琼 , 许凤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稻麦类作物茎基部病虫的喷施方法及其喷雾装置。所述的方法是将喷头伸入作物行或垄间,与植株茎基部相对,在作物两侧顺行或垄行进喷施;所述的喷雾装置具有其内设有泵的药箱、联于药箱的软管、联于软管其上设有开关的手柄、联于手柄的硬管、硬管末端设有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由一主管和二支管构成叉形,支管的末端通过三通联接相背的一对喷头。本发明使防治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效果,减少作物染药面积,节约农药,减少农药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1218880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710063365.9
申请日:2007-01-10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旱地育秧苗的覆膜方法,属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在旱地苗床施肥、浇水、播种、覆土之后,将平铺膜(2)平覆于厢面,平铺膜的厚度应小于等于0.008mm,并将平铺膜四周用土块压严压实;将长度为200cm-220cm的拱条(3)在厢的两边插入厢边的土中,插入土中的深度为10cm-15cm,使其呈自然圆弧拱形,拱条的间距为60cm-80cm,形成拱架;在拱架上覆上拱架膜(1),其厚度应大于等于0.014mm,在秧厢的两端各加覆一条竹条,使两端的塑膜处于两层竹条之中,覆膜后周边用土块压严压实;待80%以上的种子出土或水稻立针后,将平铺膜揭去。在早春低温时期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秧厢表土层的水分不足问题,使种子得以充足的水分供应,厢面水分十分均匀,保温效果好,温度变化较缓,对早春作物的生长是十分有益的。
-
公开(公告)号:CN1914971A
公开(公告)日:2007-02-21
申请号:CN200610124491.6
申请日:2006-09-08
Applicant: 长江大学
IPC: A01B7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稻田肥料试验的间隔方法,是在施肥处理前,以竹竿插入泥中做成架体,将塑膜对称于架体盖下,重叠后压入泥中,成为覆膜架,由此作为间隔的阻隔墙。本发明可以很容易地提高阻隔墙的高度,而且使用中高度不会变化,使阻拦防护的功能和效果可靠,克服了土埂因浸泡下沉和木板或塑料板因阻拦高度较低而发生的漫水现象;由于本发明的覆膜架是插入土壤的,没有土壤迁移发生,由此而引起的肥力下降问题,得到了避免;由于本发明用于间隔的覆膜架,是由竹竿和塑膜构成,材料非常便宜,竹竿拆下后可重复使用,所以实施不仅简易而且成本很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865903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0910081972.7
申请日:2009-04-15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旱地微量元素肥料的试验方法,属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按照试验设计的要求,将微量元素肥料与经粉碎处理了的土壤按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制成试验肥料土,将其装入直径6--10cm、高15--20cm的塑料容器中;在预定种植试验作物的区域内,挖若干个小坑,将塑料容器植入坑内,并将试验作物种植在小坑内,其作物的主要根区位于塑料容器的上方;当试验完成以后,将塑料容器取出,并将试验肥料土移出试验区。本发明结合了现有的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的特点,克服了大田肥料试验对后作的影响以及盆栽试验对作物生长的限制,能够在完成试验要求的基础上,不影响试验地第二年的再次使用,提高了试验地的有效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0574602C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710052617.8
申请日:2007-06-27
Applicant: 长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硒矿粉进行富硒栽培的方法,其特征是:1.使硒矿粉的细度达到2mm以下;2.将上述细度的硒矿粉处理至pH8.5~9.0;3.将经上述处理的硒矿粉作底肥,按50~100kg/667m2的用量施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高矿粉中水溶性硒的含量,利于作物吸收,用量仅50~100kg/667m2,就可使作物的含硒量普遍提高到0.1mg/kg的标准以上,使低含量且低质的硒矿资源的利用效率大为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