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低碳氮比的污水处理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892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22759.X

    申请日:2023-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低碳氮比的污水处理装置与方法,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区、缺氧区、好氧I区、好氧II区、好氧III区和沉淀区,所述好氧III区中部分污水回流至所述缺氧区内,所述沉淀区中一部分污泥回流至所述厌氧区内,另一部分污泥进行排放。本发明通过对厌氧区污泥回流采用间歇运行的模式,当污泥回流开启时,厌氧区搅拌器停止工作,让更多的污泥存储在厌氧区内,当污泥回流停止工作时,厌氧区搅拌器开始工作,使污泥与进水充分混合,由于此时没有污泥回流带来的大量硝酸盐,聚磷菌可以在此时完成厌氧释磷过程,随后聚磷菌在经过后续好氧段,最终实现系统磷的高效去除。

    基于双筒的竖流式沉淀池

    公开(公告)号:CN11202345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10863658.0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筒的竖流式沉淀池,涉及城镇污水处理领域。它包括沉淀池、中心筒、进水管、排泥管和集泥斗;沉淀池上部有环形的出水槽;出水管一端与出水槽连接,另一端伸出沉淀池外;中心筒包括内筒和外筒;进水管为三通结构;排泥管的进口一端位于沉淀池上部,一端位于集泥斗底部;本发明沉淀效率高,进水管为三通结构和双筒式的中心筒,使泥、水、渣的分离具有较好的水力条件,同时,通过优化进水管流量和排泥管流量,降低集泥斗中污泥存量,有效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率。

    一种活性污泥耦合电化学反应器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0457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318577.8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污泥耦合电化学反应器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生物反应池和二次沉淀池,所述生物反应池内依次布置有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后缺氧区以及后好氧区,所述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后缺氧区以及后好氧区相邻两者之间通过流通孔连通;所述好氧区排出的一部分污水回流至缺氧区,剩余部分污水进入后缺氧区;所述后好氧区与二次沉淀池相连接,所述二次沉淀池排出的一部分污泥回流至厌氧区,剩余部分污泥直接排放;所述后缺氧区内设置有电化学反应装置。本发明通过活性污泥与电化学反应器耦合,将电化学反应器置入生物反应池的后缺氧区,提升了除磷脱氮效率。

    一种活性污泥耦合光伏制氢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4846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318709.7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污泥耦合光伏制氢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生物反应池、二次沉淀池以及光伏电解水制氢一体化装置,所述生物反应池内依次布置有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后缺氧区以及后好氧区,且相邻两者之间通过流通孔连通;所述二次沉淀池与后好氧区相连;所述光伏电解水制氢一体化装置包括光伏制氢装置、储氢装置以及储氧装置,所述光伏制氢装置具有阴极和阳极,所述光伏制氢装置的阴极产生的氢气送入储氢装置中储存,所述光伏制氢装置的阳极产生的氧气送入储氧装置中储存。本发明通过活性污泥与光伏制氢耦合,将光伏制氢产生的H2接入活性污泥后缺氧区,光伏制氢产生的O2接入活性污泥后好氧区,提升系统污染物去除效率。

    基于双筒的竖流式沉淀池

    公开(公告)号:CN11202345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63658.0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筒的竖流式沉淀池,涉及城镇污水处理领域。它包括沉淀池、中心筒、进水管、排泥管和集泥斗;沉淀池上部有环形的出水槽;出水管一端与出水槽连接,另一端伸出沉淀池外;中心筒包括内筒和外筒;进水管为三通结构;排泥管的进口一端位于沉淀池上部,一端位于集泥斗底部;本发明沉淀效率高,进水管为三通结构和双筒式的中心筒,使泥、水、渣的分离具有较好的水力条件,同时,通过优化进水管流量和排泥管流量,降低集泥斗中污泥存量,有效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