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3395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82525.1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E02D5/34 , E02D27/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桩基钢筋笼骨架的构造方法,通过在传统竖直钢筋外围缠绕螺旋状箍筋,精细计算钢筋笼整体的受力情况,并以计算结果为依据改良相关设计参数,使得该技术方案既可有效避免过度配置钢筋而引起的经济浪费,亦可避免有效桩长范围内配筋不足导致的水平承载力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安全性能,适合在坡地基础施工中推广。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桩基钢筋笼骨架的构造方法程序的非暂态可读记录媒体及包含该媒体的装置,通过处理电路可以调用该程序,以执行上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12816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58150.3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形预制梁‑柱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第一预制柱、预制节点以及U形预制梁,第一预制柱的两侧均设置有牛腿,U形预制梁的端部搁置于牛腿上;U形预制梁中预埋有钢筋骨架,U形预制梁的U形槽内浇筑有后浇混凝土;预制节点上贯穿设置有若干附加钢筋,各附加钢筋的两端分别伸至所述预制节点两侧的后浇混凝土中,并与钢筋骨架间接搭接。本实施例通过在预制节点上贯穿设置附加钢筋,并将附加钢筋的两端分别伸至两侧的U形预制梁的U形槽中的后浇混凝土中并与U形预制的梁钢筋骨架间接搭接,可以避免梁底纵筋直接伸入节点核心区进行锚固造成施工困难、节点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以及施工周期较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9671334U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20054898.5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浮锚杆钢筋锚固连接构造,涉及建筑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它包括防水板、位于防水板底部的锚杆,多个锚杆纵向钢筋由防水板顶部贯穿防水板伸入锚杆内;防水板底部与锚杆纵向钢筋连接处设置有凹型的加厚区域,防水板下方设置有与加厚区域匹配的素混凝土垫层;浇筑混凝土使防水板、加厚区域和锚杆通过锚杆纵向钢筋连为整体。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确保地下室抗浮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浮锚杆钢筋与防水板连接构造的构造,构造中可结合工程需要计算确定加厚区域的具体大小,将锚杆纵向钢筋弯折锚固于防水板内,这种连接构造能够满足规范设计要求,确保锚杆充分发挥抗浮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22375799U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20241414.2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结构门式支撑的组合柱,该组合柱包括门刚柱和门式支撑柱,门刚柱包括门刚柱腹板和门刚柱翼缘板,门刚柱翼缘板设置在门刚柱腹板的两侧;门式支撑柱包括门式支撑柱腹板和门式支撑柱翼缘板,门式支撑柱翼缘板设置在门式支撑柱腹板的两侧;门式支撑柱翼缘板与门刚柱腹板的表面相接触,门式支撑柱翼缘板的翼缘两端与位于同一侧的门刚柱腹板之间通过沿其高度方向布置的断续角焊缝焊接固定;门刚柱腹板的另一侧以及门式支撑柱腹板的两侧之间分别设置有若干块沿其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加劲板,加劲板与门刚柱腹板、门式支撑柱腹板之间通过围焊角焊缝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柱能够保证门刚结构纵向刚度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9261081U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20074931.0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27/00 , E02D29/045 , E02D2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降标高基础与地下室底板节点连接构造,当地下室底板(2)与独立基础(9)之间的垂直高差不小于1米时;所述的柱墩(7)底部的混凝土层内设置有柱墩受力钢筋(8),所述的柱墩受力钢筋(8)向上延伸至地下室底板(2)内且末端弯折;所述的地下室底板(2)与所述的柱墩(7)边缘相交处水平布置有底板附加钢筋(4)。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工程现场为探掘到持力层的持续开挖,会对地下室底板带来局部区域抗浮性能不足的危害的缺点,具有有效确保地下室底板的抗浮性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22413089U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20293230.0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室集水结构。通过将集水井连续设置,集水井侧壁采用缓坡过渡,侧壁及底板与压实土壤紧密接触,避免了传统独立分离式集水井造成筏板底部弯折过多的问题,减少筏板基础应力集中现象,可有效提高筏板基础的整体安全稳定性。适用于高层建筑多处具有集水需求的筏板基础设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