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747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242641.3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武汉理工大学 , 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T7/73 , G06T7/13 , G06T3/06 , G06V10/26 , G06V20/70 , G06V10/762 , G06V10/80 , G06V20/40 , G08G3/02
Abstract: 船闸内船舶静止情况下基于地理方位对船首向进行校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摄像机识别出船舶区域,提取船舶区域图像,获取船舶外轮廓图像边沿;步骤2:通过激光雷达获取船舶三维点云,将三维点云投影至二维平面,采用DBSCAN聚类算法分割点云,形成船舶目标集合,提取每个船舶目标的边沿;步骤3:将视频数据与激光点云数据进行融合;步骤4:获取准确且完整的船舶轮廓,采用矩形包围盒识别方法,获得船舶船首向。本发明方法不仅效率高,而且能有效克服闸室内数据传输的影响,避免闸室内因船首偏离,造成刮碰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215851759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1280364.1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63B35/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海上浮油救援的高效溢油模块及其系统,可以通过船体释放内置收油机,并结合伸缩吊自动释放围油栏拖带小艇至海面,通过围油栏拖带小艇拖带母船搭载的充气式围油栏迅速进行围控,然后通过双体溢油回收小船进行快速的溢油回收,结合船尾上的消油剂喷洒装置,使水面上的溢油分散、聚集增厚或凝固,改变溢油在海洋环境中的存在形态,从而降低溢油在水体中的污染程度,减少溢油污染。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海上浮油救援的高效溢油模块,其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占用空间小,使用时相互互不干涉,作业效率高,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15155472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1245395.3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63B2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板上平移式的双吊点门架吊艇架,通过驱动装置可以带动滚轮在导轨上的运动,实现双吊点门架吊艇架的快速相对船体运动,实现两侧挂钩背离或者靠近船舷的运动,并利用起升绞车的作用可以快速实现两侧的钢丝绳的收拢或者伸长,从而实现对两侧挂钩上的浮油回收小艇快速释放或者收拢,并结合驻车器实现其快速机械制动,制动更加安全可靠。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实现两艘的浮油回收小艇投放或者回收,通过直接增加浮油回收设备的方式提高作业效率,缩短救援时间,减少油污染对人类和海洋生态造成的危害,同时,由于对称,保证了其受力均匀释放回收更加平稳。
-
公开(公告)号:CN10797629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092298.3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1M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弱氢氧爆轰激波管稀疏波的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段、过渡段和被驱动段;在驱动段和过渡段之间设有膜片;在过渡段与被驱动段之间设有挡板机构;所述挡板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2个半圆形挡板,2个半圆形挡板均与过渡段的管道铰接,且2个半圆形挡板通过闭门器自动关闭,2个半圆形挡板上均装有磁铁。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减弱氢氧爆轰激波管稀疏波的方法。本发明能通过降低Taylor稀疏波对入射激波的衰减作用,延长入射激波的定常流动时间,达到实验可接受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12893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454634.8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1B33/1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材料的超临界干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使用一定量的去离子水稀释水玻璃溶液;2)将稀释后的水玻璃溶液慢速加入到浓盐酸溶液中,不断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得到强酸性的硅溶胶;3)将该酸性二氧化硅溶胶溶液旋转蒸发掉部分水分,取出,加入低表面张力的水溶性极性溶剂,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再加入水玻璃溶液调节溶液pH,即可形成凝胶;4)向凝胶中加入水溶性极性溶剂老化凝胶,之后将所得湿凝胶置于萃取釜中,高压密闭,通入超临界CO2,与湿凝胶接触,进行萃取干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工艺在半天内即可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04327855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670610.2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9K11/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稀土掺杂氟化钇钾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氧化钇、钾盐和氟源加入含油酸/油胺溶剂体系中搅拌混合,得到第一均匀溶液;2)称取氟化镱和稀土激活剂加入含油酸/油胺溶剂体系中搅拌混合,得到第二均匀溶液;3)将第一均匀溶液快速升温至高温,同时将第二均匀溶液快速注入并充分搅拌反应,得到第三均匀溶液;4)所得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离心分离,清洗,干燥,制得稀土掺杂氟化钇钾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缩短了材料的制备周期,为制备上转换发光材料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有利于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解决单分散粒径可控、高量子产率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4265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90553.2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灾害环境模拟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爆毒灾害环境模拟实验系统,该模拟实验系统包括设置在管路一端的爆炸冲击波发生装置、设置在管路中部的火灾高温发生装置和有毒气体/颗粒环境发生装置,设置火灾高温发生装置和有毒气体/颗粒环境发生装置处的管路作为模拟实验系统的试验段。该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性的灾害实验环境,本发明通过在管路上爆炸冲击波发生装置、火灾高温发射装置、有毒气体/颗粒环境发生装置,从而模拟冲击波、有毒物质、高温的复合灾害环境,为研究火爆毒复合灾害环境下的人体损伤机理及个体防护技术需求,为危化品从业人员选用适当的应急装备提供指导,最终达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001867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510456219.7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9K11/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色调谐发光的KYF4上转换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表达式为:β-KYF4:X%Yb3+,Y%Er3+/Tm3+,其包括有β-KYF4:X%Yb3+/2%Er3+、β-KYF4:20%Yb3+/0.2%Er3+或β-KYF4:25%Yb3+/0.2%Tm3+,其中,在β-KYF4:X%Yb3+/2%Er3+中稀土敏化离子Yb3+依次按照X%=20%,35%,50%和78%的比例取代主机元素Y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980nm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励下显示了从紫外到近红外区域的多光谱性能,并发射出明亮的上转换发光,有利于避免光损伤和实现高增益,提高上转换发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327855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70610.2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9K11/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稀土掺杂氟化钇钾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氧化钇、钾盐和氟源加入含油酸/油胺溶剂体系中搅拌混合,得到第一均匀溶液;2)称取氟化镱和稀土激活剂加入含油酸/油胺溶剂体系中搅拌混合,得到第二均匀溶液;3)将第一均匀溶液快速升温至高温,同时将第二均匀溶液快速注入并充分搅拌反应,得到第三均匀溶液;4)所得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离心分离,清洗,干燥,制得稀土掺杂氟化钇钾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缩短了材料的制备周期,为制备上转换发光材料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有利于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解决单分散粒径可控、高量子产率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001867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56219.7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9K11/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色调谐发光的KYF4上转换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表达式为:β-KYF4:X%Yb3+,Y%Er3+/Tm3+,其包括有β-KYF4:X%Yb3+/2%Er3+、β-KYF4:20%Yb3+/0.2%Er3+或β-KYF4:25%Yb3+/0.2%Tm3+,其中,在β-KYF4:X%Yb3+/2%Er3+中稀土敏化离子Yb3+依次按照X%=20%,35%,50%和78%的比例取代主机元素Y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980nm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励下显示了从紫外到近红外区域的多光谱性能,并发射出明亮的上转换发光,有利于避免光损伤和实现高增益,提高上转换发光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