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3023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16197.5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IPC: G01M13/021
Abstract: 船闸大型开式齿轮润滑状态在线判定方法,包括:步骤S1:设定开式齿轮面油膜油膜覆盖面积设定阈值a和油膜覆盖厚度设定阈值h;步骤S2:在开齿运转过程,检测每个开式齿轮面油膜覆盖面积A和油膜覆盖厚度H;步骤S3:若油膜覆盖面积A大于或等于油膜覆盖面积设定阈值a,进入步骤S4;否则,判定开式齿轮属于润滑不足状态;步骤S4:若油膜覆盖厚度H大于或等于油膜覆盖厚度设定阈值h,进入步骤S5;否则,系判定开式齿轮属于润滑不足状态;步骤S5:判定开式齿轮属于润滑状态良好状态。本发明一种船闸大型开式齿轮润滑状态在线判定方法,实现船闸大型开式齿轮润滑状态在线实时判定,指导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开齿润滑,减轻人工劳动强度,保护船闸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88034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05481.2
申请日:2017-09-04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Abstract: 人字闸门关终对位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两扇人字闸门上的门缝检测装置,自动采集人字闸门闭合运行关终对位的实时门缝状态检测数据,实时门缝状态检测数据作为反馈信息通过数据线传输到船闸PLC控制系统,PLC控制器采用控制算法编制运算程序,将该实时门缝状态检测数据与门缝目标值数据比较,并将比较后所得的误差数据转化为两扇人字闸门分别距关终门缝目标值时的转角误差,根据该转角误差和该人字闸门启闭机构运动关系控制算法,PLC控制器运算获得驱动机构驱动人字闸门闭合运行关终对位停机前的剩余驱动时间。本发明形成闭环控制回路,实现对人字闸门关终对位门缝目标值的直接实时控制,达到人字闸门闭合运行关终对位精准度持续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12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1154972.2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3 , E02C1/1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工作状态下船闸浮式系船柱分析计算方法,根据船闸浮式系船柱结构受力特点,将船闸浮式系船柱的空心圆柱体系船柱的柱身概化为等截面弹性梁,并将用于固定该空心圆柱体的钢板概化为固定铰支座;基于材料力学中拉弯组合变形分析方法,在船闸浮式系船柱柱身上选取任一受力点,分析柱身表面该受力点的轴向拉伸应变、弯曲应变;建立工作状态下的浮式系船柱受荷力学响应模型;采用不同工况下浮式系船柱仿真试验,对模型的轴向拉伸系数、水平弯曲系数、竖向弯曲系数进行率定。该方法可实现通过测量船闸浮式系船柱柱身同一截面上指定测点的应变即可计算得到浮式系船柱所受系缆力的大小和方向,为实现船闸浮式系船柱在工作状态下的自动化感知与预警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319689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842316.X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IPC: B23P19/027 , B25B2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联轴器弹性柱销快速拆卸工装及方法,它包括工装主体,所述工装主体的两侧反向对称固定有链条连接柱;两根所述链条连接柱上分别对应钩挂有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穿过旋钮安装销,并套装在锁紧旋钮的内部;旋钮安装销支撑在工装主体上;所述工装主体的中间部位固定安装有用于顶出弹性柱销的油缸。通过此工装能够用于联轴器检修过程中柱销的快速拆卸,进而提高了其拆卸效率;有效防止弹性柱销与螺母的损伤,缩短检修时长,对船闸检修保养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39256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14344.9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船舶排挡图优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当前进闸船舶队列信息;步骤二、闸室区域划分,指定进闸船舶停靠位置;步骤三、构建动态船舶进闸方案;步骤四、筛选动态船舶进闸方案超长情况;步骤五、筛选动态船舶进闸方案超宽情况;步骤六、筛选动态船舶进闸方案时序情况;步骤七、筛选动态船舶进闸方案叠加情况;步骤八、获得各种船舶进闸顺序及评分,最优进闸排挡图。本发明可根据船舶实时申报队列顺序,对多种动态船舶进闸方案进行量化评价,得到最优进闸排挡方案,保障船舶过闸安全,提高船舶过闸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4601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595805.8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Abstract: 一种高水头船闸水位计自动校准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工控上位机;位于四个水位点9支水位计,分别为:设置在A闸门外/基点的第一水位计、第二水位计、第三水位计;设置在闸室A侧的第四水位计、第五水位计;设置在闸室B侧的第六水位计、第七水位计;设置在B闸门外的第八水位计、第九水位计;所述水位计均连接PLC控制器。所述水位计的传感器,用于将瞬时水位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用于将数据进行处理,运算出各水位点的校正值,然后通过修改水位计零点参数,对所述水位计进行校准。该系统大大提高了船闸水位计读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现了提高船闸设备系统运行安全和通航效率的目的,并为船闸行业水位计自动化控制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8035666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311641254.7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巡检数据在线与离线融合传输方法及系统,用于船舶设备的设备状态监测,该方法包括:获取船舶设备的电子巡检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并且获取当前时间的设备状态和时间步长;设置在线数据与离线数据融合模型,根据所述在线数据、所述离线数据、所述当前时间的设备状态和所述时间步长,计算当前时间加上时间步长之后的设备状态,其中,所述在线数据与离线数据融合模型包括:在线数据流动性权重和离线数据可信度权重;将当前时间加上时间步长之后的设备状态作为融合后的设备状态进行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91243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66138.1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IPC: G01F23/292 , G06F17/11 , G01F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级联布置方案的船闸水位监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多个光纤光栅传感器组成的级联水位测量结构;多个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光纤融接盒接入解调仪,解调仪内集成上位机;解调仪用于控制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激光发射、光栅反射光接收以及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解调,获得解调后数据;上位机用于将解调后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转换成水位值,并和操作员进行交互以及与中控系统通信,方法利用级联布置方案的特性对水位计进行验证校准,以及通过联合卡尔曼滤波的方法对验证后的有效数据进行融合滤波,有效结合了船闸水位变化特性,利用了光纤光栅测量系统的优势,实现了船闸水位测量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4601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910595805.8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IPC: G01F25/20
Abstract: 一种高水头船闸水位计自动校准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工控上位机;位于四个水位点9支水位计,分别为:设置在A闸门外/基点的第一水位计、第二水位计、第三水位计;设置在闸室A侧的第四水位计、第五水位计;设置在闸室B侧的第六水位计、第七水位计;设置在B闸门外的第八水位计、第九水位计;所述水位计均连接PLC控制器。所述水位计的传感器,用于将瞬时水位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用于将数据进行处理,运算出各水位点的校正值,然后通过修改水位计零点参数,对所述水位计进行校准。该系统大大提高了船闸水位计读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现了提高船闸设备系统运行安全和通航效率的目的,并为船闸行业水位计自动化控制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589315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190610.3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通过船闸应急安全疏散系统,包括闸墙,还包括逃生疏散模块,所述逃生疏散模块包括逃生通道和逃生装置,所述逃生通道为设置于闸墙上的凹槽结构,其底部高程为其所在航道的历史最低水位,其顶端延伸至闸面,其沿着闸墙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逃生装置设置于逃生通道中,包括手动逃生装置和电动逃生装置,逃生人员可通过手动逃生装置攀爬出逃生通道,所述电动逃生装置包括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用于提升逃生人员;当船闸内发生安全风险时,通过本发明可快速有效的进行船闸内船员及旅客的逃生和应急安全疏散,有效保证了过闸船员及旅客安全,能够有效遏制水上重特大事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