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混合料烟气检测/收集一体化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255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15324.8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一种沥青混合料烟气检测/收集一体化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检测/收集装置及试验方法,本发明为解决传统的烟气检测劳动量较大且不能实时检测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烟气排放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烟气发生单元、颗粒过滤单元、烟气处理单元、第一外置输气管道和第二外置输气管道,所述烟气发生单元通过第一外置输气管道与颗粒过滤单元连接,颗粒过滤单元通过第二外置输气管道与烟气处理单元连接。本发明的装置不仅能实现沥青混合料烟气的密闭收集,同时能实现混合料拌和过程中烟气浓度的实时检测;烟气检测方法可以检测沥青混合料由生产到摊铺不同阶段的全寿命烟气浓度,为补充沥青混合料全寿命周期的烟气数据提供可靠依据。

    一种预制砌块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3812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31140.0

    申请日:2020-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砌块及其生产方法,所述预制砌块由包括以下组分的物料制成:泡沫沥青1重量份~5重量份;沥青还原剂1重量份~10重量份;废旧沥青混合料70重量份~98重量份;新集料1重量份~30重量份;水泥1重量份~4重量份;矿粉1重量份~10重量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预制砌块采用特定含量组分,实现较好的相互作用,得到的预制砌块具有良好的综合路用性能,可以做人行步道砖、工程防护用预制块等;并且本发明提供的生产方法能够避免产生沥青烟、能耗低,实现废旧混合料的大量利用,为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利用开辟新的技术和方法。

    应用于工程数智化管理平台的业务综合管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0864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16892.0

    申请日:2023-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应用于工程数智化管理平台的业务综合管理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综合管理方法包括:实时采集工程项目的项目信息,并对所述项目信息进中的工作流程信息以及工作流程信息对应的目标单位进行提取,提取完毕后进行协同办公控制;对监测工程项目中产生的设计信息进行监测,当监测到设计信息时,提取所述设计信息的目标节点,以及产生目标节点时刻的数据交互运行参数;通过目标节点的交互运行参数获取通信负荷参数,并通过与预设负荷参数阈值比较,对通信负荷进行实时调整;对工程项目过程中产生的工程项目信息以及各项目阶段产生的项目信息进行提取,根据提取结果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以及项目信息管理。

    一种基于BIM和CIM的模型创建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0739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80902.0

    申请日:2024-0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BIM和CIM的模型创建方法和系统。属于BIM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与激光扫描,采集工程区域实景三维点云,根据所述三维点云数据,通过与BIM模型,构建工程区域实景模型;构建BIM模型库中设计要素的参数化模型库;将工程区域实景模型以及参数化模型库进行集成,同时结合GIS地理数据,获得全过程管理模型;将全过程管理模型与工程实体进行同步,形成CIM模型。定期对CIM模型的评估与验证机制确保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能够根据工程进展和变更情况不断优化和升级,适应项目的动态需求,最终达到提升整体项目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一种改性沥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3007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054983.3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沥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改性沥青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基质沥青20~80重量份;聚氨酯弹性体1.5~6重量份;废旧橡胶粉5~40重量份;含硫稳定剂1~5重量份。本发明提供的改性沥青采用特定含量的组分,可以实现较好的相互作用,得到的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综合路用性能,具有较优的高温稳定性、变形恢复性能、低温柔韧性和低温抗疲劳耐久性,适用于季节性冰冻地区。并且,本发明采用的材料来源广泛,充分利用了废旧橡胶材料,又可大幅提高可再生废旧材料在道路工程中利用比例,从而能够实现道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一种基于BIM和CIM的模型创建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0739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80902.0

    申请日:2024-0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BIM和CIM的模型创建方法和系统。属于BIM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与激光扫描,采集工程区域实景三维点云,根据所述三维点云数据,通过与BIM模型,构建工程区域实景模型;构建BIM模型库中设计要素的参数化模型库;将工程区域实景模型以及参数化模型库进行集成,同时结合GIS地理数据,获得全过程管理模型;将全过程管理模型与工程实体进行同步,形成CIM模型。定期对CIM模型的评估与验证机制确保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能够根据工程进展和变更情况不断优化和升级,适应项目的动态需求,最终达到提升整体项目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一种路面灌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6019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70537.4

    申请日:2019-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面灌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路面灌缝材料由包括以下组分的物料制成:沥青80重量份~100重量份;纤维3重量份~15重量份;填充剂1重量份~160重量份;水1重量份~6重量份;发泡剂0.1重量份~2重量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路面灌缝材料采用特定含量组分,实现较好的相互作用,得到的路面灌缝材料施工时具有较低的粘性、较好的流动性,在常温状态下能较好的进入到裂缝的深处;固化后粘结力强,具有较好弹塑性,环境适应性强,因其含有一定的密封气孔,可改善裂缝受高低温作用产生的热胀冷缩变形;从而能够满足路面状况和实际施工要求,适用公路、市政道路和乡村公路等各种沥青路面的裂缝灌缝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