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结构一体化的水泥稳定破碎砾石基层或底基层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4493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33473.5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4 E01C7/10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结构一体化的水泥稳定破碎砾石基层或底基层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拟定路面结构组合;建立计算模型,确定模型中各结构层的龄期与模量;计算水泥稳定破碎砾石基层或底基层的层底拉应力;确定7d抗压强度设计标准[Rc7]与7d劈裂强度设计标准[Rs7];设计矿料级配;确定水泥稳定破碎砾石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ρmax和最佳含水量wo;测试7d无侧限抗压强度Rc7与7d劈裂强度Rs7,确定其满足Rc7≧[Rc7]、Rs7≧[Rs7]的水泥加入量,完成设计。该方法投入成本低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的水泥稳定破碎砾石设计与路面结构脱节及容易发生收缩开裂的问题。

    一种沥青混凝土裂缝自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10102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0118546.0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沥青路面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裂缝自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囊芯、囊壁、包裹材料与固体分散材料,囊芯储存于囊壁内,囊芯与囊壁包裹于包裹材料内,固体分散材料包裹于包裹材料的外部,囊芯、囊壁、包裹材料和固体分散材料的质量分别占所述沥青混凝土裂缝自愈微胶囊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数为:5.86‑10%、7.8‑14%、10‑15%、65‑80%。本发明的微胶囊能明显增强沥青混凝土自愈和能力,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且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低。

    与结构一体化的水泥稳定破碎砾石基层或底基层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44937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0033473.5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结构一体化的水泥稳定破碎砾石基层或底基层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拟定路面结构组合;建立计算模型,确定模型中各结构层的龄期与模量;计算水泥稳定破碎砾石基层或底基层的层底拉应力;确定7d抗压强度设计标准[Rc7]与7d劈裂强度设计标准[Rs7];设计矿料级配;确定水泥稳定破碎砾石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ρmax和最佳含水量wo;测试7d无侧限抗压强度Rc7与7d劈裂强度Rs7,确定其满足Rc7≧[Rc7]、Rs7≧[Rs7]的水泥加入量,完成设计。该方法投入成本低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的水泥稳定破碎砾石设计与路面结构脱节及容易发生收缩开裂的问题。

    一种可收集压电能量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8971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0033479.2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绿色能源收集利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收集压电能量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包括沥青混凝土和设置于其内部的多组堆叠式压电换能器,堆叠式压电换能器包含堆叠而成的压电陶瓷片。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备堆叠式压电换能器;然后将加热后的沥青加入加热后的集料中,均匀搅拌,再加入矿粉,均匀搅拌,碾压成型,最后在沥青混凝土上开凿凹陷处,并将所述埋置堆叠式压电换能器埋置于所述凹陷处,填料,碾压,即得。本发明提供的可收集压电能量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制备方便、快捷,可收集更多的电能,可应用于道路警示标志中,成本低廉,耐久高效,绿色环保。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