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3013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810689144.0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因素可控式击实装置,通过控制箱设定第一步进电机的转速和转动时间,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链轮连接,从动链轮设置在主动链轮的上方,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链条上连接有电磁铁,控制箱与电磁铁连接,控制箱能够控制电磁铁的通断电,当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铁能够吸附组合式击实锤。通过控制箱设定第二步进电机的转速,第二步进电机连接有转动盘,第二步进电机能够驱动转动盘圆周转动,转动盘上设有击实筒,当电磁铁断电时,组合式击实锤下落对击实筒中的土样进行击实;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击实装置只能进行特定类型击实试验的问题,本发明可以考察不同落距和击数的单因素及多因素耦合作用对击实效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64644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0926532.0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N23/046 , G05D2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CT扫描的混凝土升降温装置及方法,包括加热装置、温控显示装置、喷水冷却装置、排水装置和壳体;壳体由隔热材料制成;加热装置的加热垫圈设置在壳体底部,多个固定块固定在加热垫圈上,多个固定块间放置混凝土试块;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探头和温度控制器设置在壳体内部,加热垫圈连接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温度探头连接温度控制器;喷水冷却装置固定于壳体顶部,进水管伸入至壳体内部;喷头与进水管连接;排水装置的出水口为壳体底部的通孔,排水管和出水口连接;壳体底部设置有导线孔。能够使用CT断层扫描技术实时监测混凝土在不同温度及不同降温速率下的细观裂缝、孔隙结构及水分迁移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127856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78705.3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T1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T扫描及3D打印制作含裂隙柱状岩体模型的方法,该方法从裂隙对岩体力学性能影响的角度出发,制作出了与天然岩体内部结构一致且含有裂隙的柱状岩体模型。将CT扫描的图像进行重建后,应用三维图像处理软件的三维蒙板编辑功能制作裂隙,然后应用3D打印技术得到含裂隙的柱状岩体模型,应用于岩石力学性能研究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精确地制作出不同尺寸和倾角的裂隙,为研究含裂隙岩体的力学性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122046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010074259.6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岩锚固体界面变形的可视化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测定目标软岩的基本力学性能参数,制备目标软岩的相似材料;设计并组装锚固体模型试验箱,并将锚杆和注浆圆筒安装于试验箱内;将相似材料分层浇筑于锚固体模型试验箱,并在相似材料、注浆圆筒、锚杆之间的接触界面分别铺设不同颜色散斑颗粒,形成与锚杆轴线平行的散斑线;再进行固结养护,加载破坏试验,采集加载过程中的锚固体试件图像,获得整个加载过程中散斑颗粒的变形和位移变化;为深部软岩中锚固体的界面力学行为的研究提供一种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0646449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26532.0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N23/046 , G05D2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CT扫描的混凝土升降温装置及方法,包括加热装置、温控显示装置、喷水冷却装置、排水装置和壳体;壳体由隔热材料制成;加热装置的加热垫圈设置在壳体底部,多个固定块固定在加热垫圈上,多个固定块间放置混凝土试块;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探头和温度控制器设置在壳体内部,加热垫圈连接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温度探头连接温度控制器;喷水冷却装置固定于壳体顶部,进水管伸入至壳体内部;喷头与进水管连接;排水装置的出水口为壳体底部的通孔,排水管和出水口连接;壳体底部设置有导线孔。能够使用CT断层扫描技术实时监测混凝土在不同温度及不同降温速率下的细观裂缝、孔隙结构及水分迁移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03013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689144.0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N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因素可控式击实装置,通过控制箱设定第一步进电机的转速和转动时间,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链轮连接,从动链轮设置在主动链轮的上方,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链条上连接有电磁铁,控制箱与电磁铁连接,控制箱能够控制电磁铁的通断电,当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铁能够吸附组合式击实锤。通过控制箱设定第二步进电机的转速,第二步进电机连接有转动盘,第二步进电机能够驱动转动盘圆周转动,转动盘上设有击实筒,当电磁铁断电时,组合式击实锤下落对击实筒中的土样进行击实;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击实装置只能进行特定类型击实试验的问题,本发明可以考察不同落距和击数的单因素及多因素耦合作用对击实效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84064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985862.2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4B2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6 , C04B2111/70 , C04B2201/50 , C04B2201/52 , C04B18/08 , C04B14/06 , C04B14/026 , C04B16/0633 , C04B24/281 , C04B2103/408 , C04B2103/50 , C04B2103/0068 , C04B210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增强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原料:基料、增强料和外加料;其中,基料包含硫铝酸盐水泥、粉煤灰、石英砂和聚丙烯纤维;增强料包含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分散剂、稀释剂和水;外加料包含高效减水剂、膨胀剂、消泡剂、固化剂和水。其制备方法为:将分散剂和水混合,搅拌后,加入碳纳米管,搅拌,分散后,加入环氧树脂和稀释剂,搅拌,分散,得增强料;将硫铝酸盐水泥、粉煤灰、石英砂和聚丙烯纤维混合,得基料;将高效减水剂、膨胀剂、消泡剂和水混合,得外加料;将基料和外加料混合后,加入增强料,搅拌,即得。所得灌浆料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断裂韧性较高,抗渗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6127856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610478705.3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T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T扫描及3D打印制作含裂隙柱状岩体模型的方法,该方法从裂隙对岩体力学性能影响的角度出发,制作出了与天然岩体内部结构一致且含有裂隙的柱状岩体模型。将CT扫描的图像进行重建后,应用三维图像处理软件的三维蒙板编辑功能制作裂隙,然后应用3D打印技术得到含裂隙的柱状岩体模型,应用于岩石力学性能研究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精确地制作出不同尺寸和倾角的裂隙,为研究含裂隙岩体的力学性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8814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52772.7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雨水管道侵入浅埋隧道的堵头墙用加固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该加固方法用于在隧道的掌子面已经暴露有管道本体时,对管道本体进行支护,该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采用PE板包裹已经暴露的管道本体的表面,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S200、多次开挖下台阶初支未成环的核心土,每挖除一层核心土,沿管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工字钢,并且将工字钢的两端固定在隧道的内壁上,直到隧道底部预留的核心土的上表面位于管道本体下边缘以下。本加固方法实用性强,能够对已暴露的管道本体形成一个完整的堵头墙支护结构,并对管道本体起到托举作用,能够明显提高管道本体的安全稳定性,避免管道本体发生沉降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0510954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10892544.6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11/34 , C04B11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地温隧道用高强喷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包含以下原料组分: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砂、粗骨料、玻化微珠、PVA纤维、钢纤维、改性橡胶、减水剂、速凝剂和水。本发明采用低熔点水溶性PVA纤维,使得在混凝土在达到纤维熔点后,纤维融化,形成孔道便于高温下混凝土内部水汽的散失,减小了混凝土内部蒸汽压力,降低爆裂风险;同时水溶性PVA纤维的溶解,大大增强了混凝土的内部粘聚力,避免了胶结面的开裂。通过各原料相互配合,制备的混凝土具有导热系数低,抗渗性能好,界面粘结强度高,后期强度损失小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混凝土喷射后的后期强度,解决了高地温混凝土的开裂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