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式下肢训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83194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710807922.7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马聪 毛瑞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下肢训练装置,包括腿板,腿板包括凹槽形的腿板本体和外部连接头,外部连接头与腿板本体可转动连接;腿板的两侧均连接有滑块机构,滑块机构包括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通过弹簧与液压阻尼器连接,液压阻尼器的端部与滑槽固定连接;还包括外骨骼机械臂,外骨骼机械臂包括相互连接的机械大臂和机械小臂,机械大臂与滑槽的外壁连接,机械小臂与滑块转动连接;两侧的外骨骼机械臂之间安装有若干个肌肉刺激机构;两侧的滑块之间安装有脚踏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肢康复训练器械进行康复训练时姿态单一、训练地点不灵活、受较大空间局限的问题。本发明可以兼容多姿态,能够帮助病人进行训练,完成下肢运动功能,加快康复进程。

    一种可穿戴式下肢训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8319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807922.7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马聪 毛瑞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下肢训练装置,包括腿板,腿板包括凹槽形的腿板本体和外部连接头,外部连接头与腿板本体可转动连接;腿板的两侧均连接有滑块机构,滑块机构包括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通过弹簧与液压阻尼器连接,液压阻尼器的端部与滑槽固定连接;还包括外骨骼机械臂,外骨骼机械臂包括相互连接的机械大臂和机械小臂,机械大臂与滑槽的外壁连接,机械小臂与滑块转动连接;两侧的外骨骼机械臂之间安装有若干个肌肉刺激机构;两侧的滑块之间安装有脚踏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肢康复训练器械进行康复训练时姿态单一、训练地点不灵活、受较大空间局限的问题。本发明可以兼容多姿态,能够帮助病人进行训练,完成下肢运动功能,加快康复进程。

    一种按压式棘轮结构定位关节

    公开(公告)号:CN206723253U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20527675.0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压式棘轮结构定位关节,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连接轴、齿轮盘、弹簧、旋转定位机构,所述上壳体上设有通孔,所述下壳体上设有盲孔,通孔和盲孔内均设有环形排列的齿条,所述环形排列的齿条与齿轮盘相啮合,齿轮盘的上部安装在上壳体的通孔中,齿轮盘的下部安装在下壳体的盲孔中,所述弹簧安装在齿轮盘和下壳体之间,所述旋转定位机构安装在上壳体的通孔中,所述上壳体、旋转定位机构、齿轮盘、弹簧和下壳体同轴,所述连接轴依次轴向穿过上壳体、旋转定位机构、齿轮盘、弹簧和下壳体;本实用新型具有调节方便安全性高,不易失效,能够消除上关节与下关节相对摆动间隙等特点。

    一种姿态自适应头枕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676866U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21208846.X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姿态自适应头枕,包括底座、头枕、气囊和充放气装置;所述的底座呈“凹”字形,所述的头枕铺设于底座中;所述的气囊设于底座与头枕之间;所述的充放气装置控制气囊的吸气和放气。本实用新型在头枕侧方添加了气囊,根据人体不同姿势的需要,调整气囊的充放气,支撑不同姿势下头部的重量。本实用新型可以调节头枕的俯仰,实现人体头部的仰头和低头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可自动控制气囊的充放气和头枕的俯仰,结构简单,操作过程方便。

    一种姿态自适应鱼骨背板

    公开(公告)号:CN208491375U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721206511.4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姿态自适应鱼骨背板,包括多个柔性柱,多个柔性柱并列设置,并且多个柔性柱的轴向相同,在该轴向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板,每个固定板固定连接所有柔性柱;每个固定板上可拆卸安装有一个鱼骨板,鱼骨板的两端弯曲,所有鱼骨板构成一个曲面,该曲面与人体背部曲度相吻合。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人体各种坐姿的自适应调节,通过横向贴合人体生理曲线的鱼骨板,最大限度的分担了背部所受的压强,通过调整柔性柱的前后弯曲变化,实现根据背部姿态变化调整背部不同高度处的鱼骨板角度来适应各种坐姿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