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泥收集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64005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110858436.4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底泥收集装置,包括容置箱、挡流组件、截留组件以及浮排;容置箱的外壁两侧均连接一个浮排,浮排用于漂浮在河流的水面上,容置箱设于河流的底部,浮排用于定位底泥收集装置;容置箱的顶部具有可供河水进入的入口,以使进入至容置箱内的河水中悬浮的底泥沉积在容置箱内,进而收集河水中悬浮的底泥,避免底泥受到扰动时悬浮而释放磷,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且挡流组件设于容置箱内用于防止容置箱内的水体扰动,以避免水体扰动后沉积在容置箱底部的底泥受到水流扰动再次悬浮释放磷。截留组件连接于容置箱上,截留组件可以对水流进行阻挡以降低水流的速度,避免水体扰动,且截留组件上设置有多个吸附孔,可以吸附河水中悬浮的底泥进行收集。

    生态截留堰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8519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58409.7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生态截留堰,包括水渠、溢流堰以及泥沙收集装置;水渠设于农田内用于供下雨时农田内的泥沙混合流体流至水渠内;水渠内设有溢流堰,且溢流堰设于水渠的底部,溢流堰的两侧壁与水渠的内侧壁接触,使得进入至水渠内的泥沙混合流体聚集在入水端与溢流堰之间并沉淀出颗粒状的泥沙,以防止附着肥料等物质的泥沙在水流的协同下一同流入湖泊造成湖泊污染,且可以避免泥沙大量涌入湖泊中造成堆积。此外,水渠内还设置有泥沙收集装置,用于将水渠底部沉淀的泥沙进行收集,以提取泥沙中的营养物质以循环再利用。

    底泥收集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64005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858436.4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底泥收集装置,包括容置箱、扰流组件、截留组件以及浮排;容置箱的外壁两侧均连接一个浮排,浮排用于漂浮在河流的水面上,容置箱设于河流的底部,浮排用于定位底泥收集装置;容置箱的顶部具有可供河水进入的入口,以使进入至容置箱内的河水中悬浮的底泥沉积在容置箱内,进而收集河水中悬浮的底泥,避免底泥受到扰动时悬浮而释放磷,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且扰流组件设于容置箱内用于防止容置箱内的水体扰动,以避免水体扰动后沉积在容置箱底部的底泥受到水流扰动再次悬浮释放磷。截留组件连接于容置箱上,截留组件可以对水流进行阻挡以降低水流的速度,避免水体扰动,且截留组件上设置有多个吸附孔,可以吸附河水中悬浮的底泥进行收集。

    底泥沉淀浓缩装置、底泥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8250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59858.3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底泥沉淀浓缩装置、底泥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中转池、絮凝剂投药箱、浓缩设备以及脱水剂投药箱;中转池的底泥入口用于与绞吸船的污泥泵管路连接,绞吸船通过污泥泵将河道内的含水底泥经底泥入口抽送至中转池内;中转池上设置有絮凝剂入口,絮凝剂投药箱内的絮凝剂经絮凝剂入口进入至中转池内并与中转池内的含水底泥混合,使得含水底泥中的底泥沉降在中转池的底部,底泥经浓缩设备的进口输送至浓缩设备内,浓缩设备上设置有脱水剂入口,脱水剂投药箱内的脱水剂经脱水剂入口进入至浓缩设备内,以对浓缩设备内的底泥进行脱水,进而使得浓缩设备内的底泥的含水量大幅度降低,以避免运含水量较高的底泥造成的能源浪费问题,从而减小能源消耗。

    金属有机框架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7827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58439.8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具有第一预设质量的硅烷交联聚乙烯和具有第二预设质量的聚异丁烯放入密炼机中,使硅烷交联聚乙烯与聚异丁烯在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一预设温度下进行密炼以形成膜原材料;将具有第三预设质量的硬脂酸钙、具有第四预设质量的抗氧剂以及具有第五预设质量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放入密炼机中,使硬脂酸钙、抗氧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与膜原材料在第二预设时间内密炼,以形成金属有机框架膜材料,最后对金属有机框架膜材料进行开炼拉片,得到金属有机框架膜,金属有机框架膜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从而能够去除水体中的磷酸根,达到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