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9455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0760444.X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针对运营车辆的动力电池循环寿命的试验方法,具体步骤包括:S1:建立针对运营车辆的功率工况模型;S2:在不同温度下对第一动力电池模拟所述功率工况运行,确定容量衰减最严重的环境温度Ts;S3:对第二动力电池进行标准容量测试,获取容量初始值C0;S4:在所述环境温度Ts下对所述第二动力电池执行充放电循环,所述循环次数为所述运营车辆两次保养之间的平均充放电循环次数;S5:对所述第二动力电池进行标准容量测试,获取容量复试值Cx;S6:计算容量衰减率W,若大于阈值,则重复执行所述S4和S5;否则,累计所述S3中的充放电循环次数为所述第二动力电池的循环寿命。该方法在保留运营车用户驾驶特征的同时,压缩了单次工况的时长,并且节约了循环寿命试验控温的耗时,能够更加准确和快速地预估动力电池搭载在运营车上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19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67378.3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M1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耐久性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试验台架;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进行性能初试,获得性能初试结果;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按照耐久性工况运行至设计循环寿命,耐久性工况包括启停工况和负载工况;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进行性能复试,获得性能复试结果,对比性能复试结果和性能初试结果获得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衰减情况,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衰减情况作为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耐久性能的评价结果。本发明基于用户实际使用工况和整车实际运行的路况,开发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耐久性试验方法,该实验方法能真实的反映用户实际使用情况,可更准确地评价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61641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08071.9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78 , G01R31/382 ,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循环寿命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动力电池循环寿命试验方法的步骤为:获得动力电池的初试放电容量;根据设定工况对动力电池进行循环测试,每一次循环结束后进行一次放电容量测试,获得动力电池的当前放电容量Cx;其中,设定工况包括环境工况、充电工况、静置工况和放电工况,放电工况根据车辆实际运行工况获得;重复上述操作,通过动力电池的初试放电容量和当前放电容量获得动力电池循环寿命的容量衰减,当容量衰减至设定目标时,停止试验,根据动力电池的初试时间和停止试验的时间,获得动力电池循环寿命的时间。本发明能真实模拟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从而准确的评价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99455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60444.X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针对运营车辆的动力电池循环寿命的试验方法,具体步骤包括:S1:建立针对运营车辆的功率工况模型;S2:在不同温度下对第一动力电池模拟所述功率工况运行,确定容量衰减最严重的环境温度Ts;S3:对第二动力电池进行标准容量测试,获取容量初始值C0;S4:在所述环境温度Ts下对所述第二动力电池执行充放电循环,所述循环次数为所述运营车辆两次保养之间的平均充放电循环次数;S5:对所述第二动力电池进行标准容量测试,获取容量复试值Cx;S6:计算容量衰减率W,若大于阈值,则重复执行所述S4和S5;否则,累计所述S3中的充放电循环次数为所述第二动力电池的循环寿命。该方法在保留运营车用户驾驶特征的同时,压缩了单次工况的时长,并且节约了循环寿命试验控温的耗时,能够更加准确和快速地预估动力电池搭载在运营车上的使用寿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