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03875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19824.9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臂碰撞安全等级检测系统,属于人机交互安全领域,包括传感器模块,包括若干阵列电路连接的混合填料的传感单元,所述传感单元依靠电阻变化将压力值转换为电压信号;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电源模块、微控制器MCU模块、运算放大器模块和输出模块;通过单片机程序和数据接收程序采集数据,所述单片机程序控制I/O口输出高低电平变化来进行选通;数据处理与决策模块,包括通过K最近邻KNN算法识别软硬度,通过概率神经网络PNN算法决策安全等级;本发明一是可以探测到大范围、高精度的碰撞力和宽量程的碰撞面积;二是使用KNN算法识别软硬度,PNN算法决策安全等级组成,大幅提高了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0387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0019824.9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臂碰撞安全等级检测系统,属于人机交互安全领域,包括传感器模块,包括若干阵列电路连接的混合填料的传感单元,所述传感单元依靠电阻变化将压力值转换为电压信号;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电源模块、微控制器MCU模块、运算放大器模块和输出模块;通过单片机程序和数据接收程序采集数据,所述单片机程序控制I/O口输出高低电平变化来进行选通;数据处理与决策模块,包括通过K最近邻KNN算法识别软硬度,通过概率神经网络PNN算法决策安全等级;本发明一是可以探测到大范围、高精度的碰撞力和宽量程的碰撞面积;二是使用KNN算法识别软硬度,PNN算法决策安全等级组成,大幅提高了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0817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42052.3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铌酸锂的宽光谱长波红外超材料吸收器,属于电磁波吸收技术领域。该超材料吸收器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底部金属层、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和顶部金属层。其中,顶部金属层包括金属框和四个方形金属谐振器,方形金属谐振器对称地排列在金属框中。底部金属层和顶部金属层用于构成谐振腔以捕获入射光。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用于为超材料吸收器提供足够的折射率实部,提高超材料吸收器的吸收率。本发明对表面方形谐振器十分敏感,可以通过改变方形金属谐振器的尺寸来改变共振波长,满足不同波段的吸收任务,同时,本发明也可以通过将不同大小的方形金属谐振器组合以拓宽吸收光谱。
-
公开(公告)号:CN11674429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22201.1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4W12/041 , H04W12/0431 , H04W40/22 , H04W4/42 , H04L2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联合干扰的物理层协作群组密钥生成方法,属于物联网安全领域,包括信道估计和密钥协商两个阶段:所述信道估计,在信道估计阶段,群组用户获得各自的中继信道信息,且中继节点获得关于参考信道与其它中继信道的叠加态信息;在密钥协商阶段,群组用户利用对参考信道的相关观测信息协商生成对中继节点保密的群组密钥。本发明可以实现高效、低成本的群组密钥生成,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特别适用于无人机通信等星型网络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0321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69350.4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G01J5/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氧化物薄膜界面调控的非制冷长波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电探测器技术领域。该探测器包括:热释电衬底;形成于热释电衬底表面的第一钝化层;形成于第一钝化层表面的图案化电极层;形成于图案化电极层表面以及图案化电极层的图案化电极之间的电调控层,同时,图案化电极之间的电调控层与第一钝化层表面接触;还包括形成于电调控层表面且包裹电调控层的第二钝化层。本发明通过氧化物薄膜起到了钝化界面的效果,同时将器件封装起来,可提高器件的稳定性;此外,热释电衬底与电调控层之间的氧化物可以有效减少两者间的接触面积且不影响载流子输运,从而减少非辐射复合,有利于实现热释电衬底高效率调制电调控层的沟道电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546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71763.8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4W12/041 , H04W12/0431 , H04W12/122 , H04L25/02 ,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重密钥协商的物理层协作密钥生成方法,属于物联网安全领域。该方法包括信道估计和密钥协商两个阶段:在信道估计阶段,合法通信双方通过信道估计获得部分中继信道信息,再同时发送训练序列使中继与窃听节点获得关于中继信道的叠加态信息;在密钥协商阶段,使用双重密钥协商生成具有不同安全许可级别的密钥和私钥。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物联网通信的安全性和效率,特别是在窃听信道存在相关性时更为有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