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实时耳温监测功能的无线耳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1704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187382.9

    申请日:2020-0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实时耳温监测功能的无线耳机系统,属于电子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无线耳机、耳温计,所述无线耳机为骨传导方式,所述耳温计连接在无线耳机的USB接口并可热插拔,佩戴时所述无线耳机佩戴在耳朵外部,所述耳温计塞入耳道,耳温计的测温结果通过无线耳机传输至智能终端;还通过智能终端连接云平台记录数据并进行异常提问提醒。本发明可有效解决非居家且需要重点跟踪人员的体温实时测量和监控的技术难题。相比于常用的耳温枪、额温枪、皮肤体温计等手动式体温测量装置,本发明可以实现自动的、连续的、实时的测量,同时还可以把测量结果实时传输到云端,便于云端的实时分析和监控。

    应用于北斗终端的宽带圆极化滤波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6329099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610749096.0

    申请日:2016-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北斗终端的宽带圆极化滤波天线,属于无线通信终端的天线技术领域。该天线利用叠成技术,将底层的二级级联功分器和90°移相器级联,为顶层辐射贴片提供较大的圆极化带宽;为进一步改善天线的圆极化性能,在正六边形缝隙加载的顶层辐射贴片上刻蚀两个正交的领结型缝隙,将顶层贴片划分成五个辐射区域,进而产生多模谐振,实现良好的阻抗匹配,并获得足够的圆极化带宽;此外,将馈电网络和辐射天线分别置于接地板的两侧,可有效的将能量集中辐射于上半空间,使所述天线不仅能以右旋圆极化方式辐射,还可对特定频点实现较好地圆极化陷波性能。

    一种异构蜂窝吸波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745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68702.1

    申请日:2025-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构蜂窝吸波结构,属于隐身材料领域。该结构由多个包括多种不同电磁材料的六边形蜂窝单元构成,在电磁波入射方向上主要针对的是径向入射,此方向上有较大的有效深度且结构层呈现出凹凸不平的周期分布,扩大了电磁波在结构内部的传播途径且更加容易发生多重反射,有利于电磁波的吸收;在径向上将异构蜂窝吸波结构分为四层,每一层吸收材料的介电常数整体上呈梯度变化,使得异构蜂窝吸波结构具有更好的阻抗匹配特性;在设计方法上利用了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优化层内的吸波材料进行优化,增加了蜂窝吸波结构的自由度,充分的利用了径向长度上的优势。本发明的异构蜂窝吸波结构满足了阻抗匹配且具有宽频吸波性能,能够实现对2‑18GHz电磁波的良好吸收,这种优势使得异构蜂窝吸波结构在相关领域中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

    一种兼具实时耳温监测功能的无线耳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1704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187382.9

    申请日:2020-0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实时耳温监测功能的无线耳机系统,属于电子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无线耳机、耳温计,所述无线耳机为骨传导方式,所述耳温计连接在无线耳机的USB接口并可热插拔,佩戴时所述无线耳机佩戴在耳朵外部,所述耳温计塞入耳道,耳温计的测温结果通过无线耳机传输至智能终端;还通过智能终端连接云平台记录数据并进行异常提问提醒。本发明可有效解决非居家且需要重点跟踪人员的体温实时测量和监控的技术难题。相比于常用的耳温枪、额温枪、皮肤体温计等手动式体温测量装置,本发明可以实现自动的、连续的、实时的测量,同时还可以把测量结果实时传输到云端,便于云端的实时分析和监控。

    一种基于共面波导的周期性慢波传输线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8172958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08358.8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共面波导的周期性慢波传输线单元,属于微波技术领域。包含介质基板(5),介质基板(5)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有金属微带,金属微带包含中心导带(1),短传输线(2),折叠传输线(3)和金属地(4);中心导带(1)通过短传输线(2)连接至折叠传输线(3),金属地(4)为不规则形状,金属地(4)与中心导带(1)相互隔离,且金属地(4)向中心导带(1)方向突出的各个支节平行于各个支节对应的折叠传输线(3),各个支节与折叠传输线(3)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通过本发明的传输线单元替代传统共面波导传输线,实现了在传输线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尺寸大幅度减小的目的。

    一种由人工磁导体结构构建的C波段谐振器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249068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22598.8

    申请日:2020-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人工磁导体结构构建的C波段谐振器天线,属于天线技术领域。该谐振器天线为立方体结构,该立方体的六个面为人工磁导体平面;通过设计人工磁导体结构与谐振器天线尺寸,使该天线在所需频段工作;根据微波谐振器原理,通过调整所述立方体结构与尺寸,使该天线内部在不同电磁波频率形成不同类型的电磁场分布,从而工作于相应的模式。所述天线可采用常规的介质板材实现,加工成本低且易于批量生产。所述天线采用探针馈电时内部钻孔加工简单、精度高。所述天线腔体内部可填充其他介质,从而实现不同天线性能,如小型化、宽频化,可设计性高。

    一种用于防撞雷达射频前端的步进频率源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8358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810021139.2

    申请日:2018-0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射频前端的新型步进频率源及其输出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输出信号上限频率不高,调试不便的技术问题。通过采用包括PLL电路模块、控制电路模块和稳压电路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模块与PLL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稳压模块与所述PLL电路模块和控制电路模块连接的技术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能够用于应用汽车防撞雷达系统。

    一种加载金属柱的宽频带双极化移动基站天线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5762508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69331.7

    申请日:2016-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38 H01Q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载金属柱的宽频带双极化移动基站天线单元,属于移动通信基站天线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该天线单元从上往下依次包括馈电结构、介质板、蝶形辐射结构、短金属柱、同轴线、塑料支撑柱和金属反射板;所述馈电结构和蝶形辐射结构按同一摆放方向分别位于介质板上下表面,所述短金属柱附着在蝶形辐射结构上,上述部分依靠四根塑料支撑柱固定在金属反射板上;所述同轴线穿过金属反射板,其内芯与馈电结构相连,外芯与蝶形辐射结构相连。该天线单元具有宽频带、高隔离度、低交叉极化、结构紧凑和低成本等特点,符合当前基站天线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一种适用于多重遮挡快速求交电磁散射的仿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4622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86115.2

    申请日:2024-04-01

    Inventor: 任仪 冯光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重遮挡快速求交电磁散射的仿真方法及系统,涉及雷达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为:构建目标仿真模型,将目标仿真模型进行网格剖分,得到多个网格单元;判断网格单元的外法向单位矢量和电磁波的波向量之间的夹角大小,得到单重遮挡判断结果,其中包括第一亮区以及第一暗区;通过采用树状分割法构成树型结构,得到多层父子区域链路,在计算电磁射线与网格单元的交点前,可以先计算电磁射线与子区域的交点,从而多面提升射线管与目标模型求交的计算效率,充分考虑多重遮挡或者不同角度斜入射的实际情况,对于复杂模型的相互遮挡、不同角度入射波的情形,能够有效求出实际的亮区区域,进而求解雷达散射截面。

    基于非福斯特匹配电路的小型化盘锥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1146574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911413938.5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非福斯特匹配电路的小型化盘锥天线,整个设计包括小型化盘锥天线与非福斯特匹配电路,非福斯特匹配电路包括负阻抗变换器、变压器及缓冲电路,其使用折线结构代替传统盘锥天线的伞骨结构,使天线小型化,并在此基础上加入非福斯特匹配电路提高天线的性能。折线结构在不增加天线尺寸的情况下增加电流路径,减小天线尺寸,引入非福斯特匹配电路降低天线反射系数,提高天线的传输系数。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超短波通信中天线尺寸过大的问题,有助于降低超短波通信中天线制造与架设成本,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