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1260142U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23372703.0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重庆川仪十七厂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崔怀明 , 郭炼 , 何劲松 , 曹锐 , 杨晓波 , 余小权 , 李小芬 , 艾红雷 , 吴英杰 , 陈静 , 康文捷 , 王华金 , 曾忠秀 , 李映月 , 王明利 , 王帅 , 白晓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测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核电管道表面测温装置,包括接线箱,接线箱内设有多个测温元件,接线箱上设有用于保护测温元件的保护组件;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设有多个,固定组件与管道可拆卸连接,固定组件包括抱箍环和多个固定块,固定块设置在抱箍环上,固定块上设有用于固定测温元件的固定槽,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抱箍环和固定块能够将固定组件整体安装在管道上,再通过固定块对测温元件进行固定,减小外界环境产生的影响,使测温元件能够贴合在管道外壁面,进行长期、稳定、有效的温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92050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878250.5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许明周 , 何正熙 , 许娅莉 , 郑杲 , 黄可东 , 王华金 , 崔怀明 , 周继翔 , 曹锐 , 张显均 , 王春蕾 , 李国勇 , 李梦书 , 陈帅君 , 彭子恒 , 彭仁勇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停堆棒组分段式棒位探测器,包括:励磁线圈、测量线圈、测量线圈支撑槽、线圈保持架;励磁线圈绕制在线圈保持架上,线圈保持架上安装有测量线圈支撑槽,测量线圈绕制在测量线圈支撑槽内;停堆棒组棒位探测器整个棒位测量区间分为三段,第一段测量区间位于线圈保持架底部区间,第二段测量区间位于线圈保持架中间区间,第三段测量区间位于线圈保持架顶部区间;其中,第一段测量区间覆盖控制棒5步位置,第三段测量区间覆盖控制棒最大运行位置。本发明在满足测量要求的前提下,有效简化探测器结构,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6919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81971.7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石凯凯 , 艾红雷 , 崔怀明 , 白晓明 , 张丽屏 , 谢海 , 熊夫睿 , 曹锐 , 杨敏 , 李一磊 , 李政 , 唐鹏 , 唐子恒 , 米雪 , 朱笔达 , 郑连纲 , 刘贞谷 , 郑斌 , 何曼如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中裂纹启裂的约束因子计算方法,在不同温度T下结构中不同尺寸裂纹发生启裂的断裂韧性值KJQ随着裂纹尺寸a与结构壁厚W比值a/W变化的分散数据、材料韧脆转变温度RTNDT基础上,分析过程为:第一,不同温度T下断裂韧性值KJQ数据进行线性分析,获得斜率和截距;第二,分析截距值与温度T和材料韧脆转变温度RTNDT之差(T‑RTNDT)之间关系;第三,计算得到理想化断裂韧性KJQ‑idealize值;第四,考虑理想化断裂韧性KJQ‑idealize、基准断裂韧性KJQ‑base获得约束因子F值。所提出的约束因子计算方法,可以服务于核能系统一回路承压设备断裂失效风险分析,更好服务于核能设备分析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6703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97834.2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21C17/00 , G06Q50/06 , G06F119/06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负荷跟踪模拟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手动模拟多时间步连续负荷跟踪面临的巨大工作量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Mode‑C控制与运行模式下的负荷跟踪自动模拟方法,自动控制不调硼负荷跟踪过程堆芯反应性及轴向功率偏差。本申请能实现不调硼负荷跟踪的理论模拟的自动化,减小人工模拟的工作负担,提升模拟准确性并显著模拟效率,能实现初始棒位及目标轴向功率偏差设置的自动寻优,提升模拟计算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810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63373.7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7/1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控制棒布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177堆芯压水堆的控制棒束分组布置及其束内布置方法,在保证堆芯安全的前提下,增强控制棒的调节控制能力,满足各类负荷变化的控制要求。该束内布置方法,将4根强吸收体棒分别布置在所述栅阵内坐标(4,4)的位置及其绕仪表管栅元旋转90°、180°、270°的位置;该分组布置方法在177组燃料组件的堆芯中分为T棒组、S棒组和AO棒组布置控制棒束。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在保证堆芯安全的前提下,增强控制棒的调节控制能力,满足各类负荷变化的控制要求。在指定的强吸收体、弱吸收体数量配比下,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控制能力强,对局部功率分布扰动小。
-
公开(公告)号:CN1182483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25376.3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李梦书 , 郑杲 , 黄可东 , 李国勇 , 王春蕾 , 刘宏春 , 周继翔 , 崔怀明 , 曹锐 , 彭航 , 何正熙 , 青先国 , 陈帅君 , 许明周 , 彭子恒 , 唐诗涵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核电站的安全级棒位测量设备及网络通信结构,本发明属于核电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网络通信结构主要包括两个安全级通信模块和一个交换机。本发明的网络通信结构针对不同安全级等级系统,采用不同的通讯协议和通信介质进行通信,避免对安全级系统运行安全性产生影响,从而保证了既能够向反应堆精细保护功能提供安全可靠的控制棒位置信息,也能够向其他安全相关系统和非安全级系统提供控制棒位置信息,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试验和维护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325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26480.4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许明周 , 黄可东 , 郑杲 , 刘飞洋 , 何正熙 , 许娅莉 , 刘宏春 , 崔怀明 , 曹锐 , 彭航 , 何亮 , 周继翔 , 王春蕾 , 李国勇 , 游洲 , 李梦书 , 陈帅君 , 彭子恒 , 唐诗涵 , 彭仁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供电电路及供电方法,涉及核电技术领域,通过对CRDM供电系统输入动力电源的冗余设计,供电回路电路设计、冗余动力电源切换控制设计等,实现了对CRDM线圈的可靠供电和快速落棒控制,消除了因单路动力电源输入丧失引发的意外落棒风险和因器件损坏无法快速落棒风险,极大提升了反应堆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8993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716732.1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向清安 , 黄代顺 , 邓坚 , 朱大欢 , 崔怀明 , 张渝 , 卢毅力 , 曹锐 , 邓纯锐 , 邱志方 , 张明 , 武小莉 , 陈宝文 , 刘望 , 邹志强 , 杜政瑀 , 彭欢欢 , 马海福 , 王小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熔融物冷却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反应堆熔融物堆内稀释冷却滞留装置,包括:压力容器延长封头、隔离板、压力容器下封头、堆芯下部支承板及压力容器直筒体;本发明通过氧化物牺牲材料降低熔融池体积功率密度、增加熔融池传热面积的方法,实现降低熔融池到下封头壁面的热流密度,提高堆芯熔融物在压力容器内的冷却与滞留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5926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1130806.4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02 , G21C19/105 , G21C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反应堆探测器组件拆除装置。该装置首先利用大小车组件粗定位至待拆除探测器组件上方,再利用视觉对中装置精定位至待拆除探测器组件正上方,然后将探测器组件抓具吊运至大小车组件上,并将探测器组件从堆内构件中抽拔至预定高度,剪切卷绕装置将探测器组件剪断,低放段在吊车配合下由探测器组件抓具吊运并存储至低放容器中;高放段由剪切卷绕装置卷绕成多层绕卷并存储在暂存容器中;存满四个后,整体转运至高放存储容器中;待全部拆除完成后,将高放存储容器转运至乏燃料水池中。设备可靠性好、效率高、操作简单、辐射防护性能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18560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068900.1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钟元章 , 曹锐 , 胡雪飞 , 王庆田 , 陈仕龙 , 王仲辉 , 李燕 , 赵伟 , 罗英 , 李浩 , 何培峰 , 邓朝俊 , 李娜 , 杨平 , 饶琦琦 , 王尚武 , 吴冰洁 , 舒翔 , 陆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下腔室阶梯式流量分配装置及分配结构,包括压力容器、吊篮和堆芯下支撑板,吊篮和堆芯下支撑板于压力容器内,所述吊篮安装在堆芯下支撑板上,吊篮和压力容器之间形成环形的下降腔,压力容器内在堆芯下支撑板下方形成下腔室,堆芯下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分流通孔,还包括设置在下腔室内的流量分配结构,流量分配结构包括N个横向围板和N个纵向围板,N个横向围板和N个纵向围板相互正交构成阶梯式结构,横向围板上设置有若干横向通孔,所述纵向围板上设置有若干竖向通孔,其中,N≥2。本发明所述流量分配装置不仅流量分配效果好、阻力系数小,且结构紧凑,用于对进入压力容器下腔室的冷却液进行消涡和均匀分配流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