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0443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521261.7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兰州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堆精细中子通量分布探测组件,包括电路板基底、发射体、绝缘体、收集体以及信号传输组件,电路板基底用于搭载发射体,发射体包括多个用于响应中子的发射体金属片,发射体金属片阵列排布在电路板基底上,电路板基底上设置有与发射体金属片数量对应的预留电路,将发射体金属片与信号传输组件信号输入端连接,绝缘体为聚酰亚胺绝缘层,包覆于电路板基底的外部,为搭载发射体金属片的电路板基底和收集体作绝缘,收集体为不锈钢外壳,设置在聚酰亚胺绝缘层外,并与其固定连。具有尺寸小、排布规则的特点,能够探测反应堆狭小空间的中子通量分布,并具有配套的电子学系统用于响应信号处理、输出及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153944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30506.8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板形燃料组件的超高通量反应堆堆芯,涉及核反应堆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板形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和反射层组件;所述板形燃料组件和所述控制棒组件均为若干个,若干所述板形燃料组件和控制棒组件紧凑排列于堆芯活性区内,若干所述控制棒组件均分散位于所述堆芯活性区外围;所述反射层组件内由冷却剂填充而成,所述堆芯活性区位于所述反射层组件内部。采用本方案,在热功率不超过200MW,换料周期不低于90个满功率天,平均组件功率密度不超过1200MW/m3的条件下,堆芯内最大中子通量超过1×1016n/cm2/s,将极大提高材料辐照考验的发展和解决国内重要且稀缺的同位素生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22976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721349.7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 G21C17/02 , G21C17/038 ,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应堆LPD和DNBR在线保护和监测的实现方法,包括:采集自给能探测器SPND的实测电流,和反应堆主冷却剂系统的各项实测运行参数;将采集的数据分别传输给上层计算单元和下层计算单元;上层计算单元和下层计算单元进行LPD在线计算和DNBR在线计算;上层计算单元的计算精度高于下层计算单元的计算精度;基于下层计算单元的LDP和DNBR计算结果,向反应堆保护系统提供LPD和DNBR保护输入信号,实现LPD和DNBR保护功能;基于上层计算单元的LDP和DNBR计算结果,实现对反应堆运行状况的监测。通过该方法实现在线监测堆芯各燃料组件轴向各段的LPD和DNBR分布,向反应堆保护系统提供LPD和DNBR保护输入信号,从而提高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53904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292882.3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首循环含钆堆芯的18个月换料装载方法,压水堆堆芯由121组燃料组件组成,首循环燃料组件按U‑235富集度分为4区,4区的U‑235富集度分别为1.8%、2.4%、3.1%和3.9%,燃料组件数分别为13、44、40和24组,首循环堆芯采用高泄漏装载模式,首循环堆芯采用的固体可燃毒物为载钆燃料棒。本发明克服了3区布置难以获得符合要求的核焓升因子的困难,实现了首循环18个月长周期换料设计的技术需求,将循环长度由年换料的387个等效满功率天提高到473个等效满功率天;本发明还解决了可燃毒物产生额外的放射性废物的问题,提高了燃料组件的灵活运用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10078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293524.4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的18个月换料多循环燃料的管理方法,压水堆堆芯由121组燃料组件组成,首循环燃料组件按U-235富集度分为4区,4区的U-235富集度分别为1.9%、2.6%、3.1%和3.7%,燃料组件分别为25、28、44和24组,首循环堆芯采用高泄漏装载模式,首循环堆芯采用的固体可燃毒物为一体化钆固体可燃毒物;从第二循环开始直至平衡循环,每次换料装入全堆1/3数量的新燃料组件,新燃料组件的U-235富集度高于首循环燃料组件的U-235富集度,该堆芯采用低泄漏装载模式,堆芯采用的固体可燃毒物为一体化钆固体可燃毒物。方法较快且较容易地实现了18个月长周期换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13990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370878.9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D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核电厂堆芯的控制模式,设置两套独立控制的控制棒组:T棒组和D棒组;负荷跟踪模式运行时,通过下列方式进行反应堆控制:冷却剂平均温度控制由独立的T棒组完成,控制堆芯的反应性变化,轴向功率分布形状由独立的D棒组控制,阶段性调节可溶性硼,将控制棒组恢复到运行范围内;负荷跟踪模式之外的其它模式运行时,通过下列方式进行反应堆控制:冷却剂平均温度控制由独立的D棒组完成,D棒组还用来调整堆芯轴向功率形状和较小的反应性变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负荷跟踪模式运行时使用控制棒进行堆芯反应性控制,大大减轻了操作员负担;减少了硼废水的生成,减少了运行成本和废水处理成本,并有利于环境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9052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780382.4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 , G21C17/108 , G21C7/08 , G06F30/27 , G06F17/18 , G06F17/1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工程技术与反应堆安全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控制棒棒位信息的在线保护参数快速评价方法,包括步骤:基于堆芯的实时燃耗数据,模拟若干套预设棒位下的堆芯状态;获取每套预设棒位下的堆芯状态对应的第一中间参数,采集实时电信号数据和实时棒位数据;根据第一中间参数,以反应堆实测棒位数据修正第一中间参数,得到第二中间参数;基于第二中间参数和实时电信号数据,计算堆芯的在线保护参数;基于堆芯的在线保护参数,并根据预设的保护参数阈值,通过快速评价模块对堆芯的安全裕量进行评价。解决了现有的在线保护方法的在线保护系统整体计算不确定性较高,未能够充分发挥在线保护技术对于反应堆运行范围的提升作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4649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210147490.2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环形燃料元件的超高通量反应堆堆芯,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反射层以及设于反射层内的堆芯活性区,其特征是,所述堆芯活性区设有多个燃料组件以及多个控制棒组件;所述燃料组件和控制棒组件的截面均为六角形;多个所述燃料组件紧凑布置,多个控制棒组件布置在堆芯活性区外围。本发明在堆芯在热功率不超过200MW,换料周期不低于100个满功率天,堆芯平均功率密度不超过1200MW/m3的情况下,堆芯最大中子通量在1×1016n/cm2/s,其堆芯最大中子通量均远高于目前在建或规划的反应堆,具备很高的先进性和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44649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148061.7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方形燃料组件的超高通量反应堆堆芯,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反射层以及设于反射层内的堆芯活性区,其特征是,所述堆芯活性区设有中心孔道区、多个燃料组件以及多个控制棒组件,中心孔道区由冷却剂填充形成中心孔道组件;所述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和中心孔道组件的截面均为正方形;多个所述燃料组件紧凑布置,多个控制棒组件布置在活性区外围,且中心孔道组件位于堆芯活性区的中心。本发明的堆芯在热功率不超过200MW,换料周期不低于100个满功率天,堆芯平均功率密度不超过1200MW/m3的情况下,堆芯最大中子通量超过1×1016n/cm2/s,具备很高的先进性和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5439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21265.5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兰州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8 , G01T1/3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中子测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子能谱测量装置。一种中子能谱测量装置,包括固定件以及多个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多个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均用于测量目标反应堆的中子通量信息;每个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均包括探头、传输线缆和连接套筒;传输线缆与探头连接,连接套筒包覆于探头与传输线缆的连接处;多个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均与固定件连接,且多个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探头相互平行。该中子能谱测量装置包括多个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和固定件;其中,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由探头、连接套筒和传输线缆组装形成;该中子能谱测量装置使用寿命长,且装置系统结构简单,可耐堆内高温高压,较小的尺寸可适应于堆内的复杂条件,便于使用和生产制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