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钢-SMA板组元件的屈曲约束梁柱自复位节点及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19369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910617223.5

    申请日:2019-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钢‑SMA板组元件的屈曲约束梁柱自复位节点及组装方法,本发明翼缘部分采用T形板、SMA骨形连接板、带有U形孔和长圆孔的梁翼缘板的组合连接实现节点传力性能的改善,梁翼缘上布置U形孔和长圆孔实现了梁与SMA骨形连接板的相对滑动,将变形主要集中在SMA骨形连接板上,保证主要部件处于弹性状态,同时通过摩擦提高节点的耗能能力,因此解决了现有节点耗能特性和自复位特性难以同时兼备的困难;而且该组合连接可以有效防止SMA骨形连接板由于超弹性带来的局部屈曲问题。在梁腹板处焊接有矩形端板,并设置SMA碟形弹簧,一方面加强节点的耗能能力,另一方面提高节点转动变形能力,更好地体现出组合连接良好的自复位特性。

    基于钢-SMA板组元件的屈曲约束梁柱自复位节点及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1936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617223.5

    申请日:2019-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钢-SMA板组元件的屈曲约束梁柱自复位节点及组装方法,本发明翼缘部分采用T形板、SMA骨形连接板、带有U形孔和长圆孔的梁翼缘板的组合连接实现节点传力性能的改善,梁翼缘上布置U形孔和长圆孔实现了梁与SMA骨形连接板的相对滑动,将变形主要集中在SMA骨形连接板上,保证主要部件处于弹性状态,同时通过摩擦提高节点的耗能能力,因此解决了现有节点耗能特性和自复位特性难以同时兼备的困难;而且该组合连接可以有效防止SMA骨形连接板由于超弹性带来的局部屈曲问题。在梁腹板处焊接有矩形端板,并设置SMA碟形弹簧,一方面加强节点的耗能能力,另一方面提高节点转动变形能力,更好地体现出组合连接良好的自复位特性。

    一种多阶段耗能的后张拉自复位节点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29897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68575.8

    申请日:2019-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阶段耗能的后张拉自复位节点及其组装方法,本发明节点可以相对滑动,在小变形下通过T型件和梁翼缘单侧摩擦的方式提供耗能,随着节点开口变形增加,与T型板相连的SMA阻尼器开始进入相变耗能阶段,所引入的金属阻尼在同等预应力水平下不会增加节点的残余变形;为了避免后张拉节点低冗余的特征,通过长圆孔允许连接T型件和梁翼缘的螺栓杆和梁翼缘长圆孔壁接触承压,在极端情况下依然可以有效抗倒塌。本发明在小到中震下,利用摩擦阻尼进行能耗,在中到大震下协同SMA相变实现组合耗能模式耗能,且凭借后张拉预应力筋实现完全复位;在极端情况下,节点传力转变为孔壁承压模式抵抗倒塌,实现了多阶段耗能,多冗余的性质。

    基于钢-SMA板组元件的屈曲约束梁柱自复位节点

    公开(公告)号:CN210737775U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21067011.6

    申请日:2019-0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钢-SMA板组元件的屈曲约束梁柱自复位节点,本实用新型翼缘部分采用T形板、SMA骨形连接板、带有U形孔和长圆孔的梁翼缘板的组合连接实现节点传力性能的改善,梁翼缘上布置U形孔和长圆孔实现了梁与SMA骨形连接板的相对滑动,将变形主要集中在SMA骨形连接板上,保证主要部件处于弹性状态,同时通过摩擦提高节点的耗能能力,因此解决了现有节点耗能特性和自复位特性难以同时兼备的困难;而且该组合连接可以有效防止SMA骨形连接板由于超弹性带来的局部屈曲问题。在梁腹板处焊接有矩形端板,并设置SMA碟形弹簧,一方面加强节点的耗能能力,另一方面提高节点转动变形能力,更好地体现出组合连接良好的自复位特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多阶段耗能的后张拉自复位节点

    公开(公告)号:CN211665986U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21528526.1

    申请日:2019-0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阶段耗能的后张拉自复位节点,本实用新型节点可以相对滑动,在小变形下通过T型件和梁翼缘单侧摩擦的方式提供耗能,随着节点开口变形增加,与T型板相连的SMA阻尼器开始进入相变耗能阶段,所引入的金属阻尼在同等预应力水平下不会增加节点的残余变形;为了避免后张拉节点低冗余的特征,通过长圆孔允许连接T型件和梁翼缘的螺栓杆和梁翼缘长圆孔壁接触承压,在极端情况下依然可以有效抗倒塌。本实用新型在小到中震下,利用摩擦阻尼进行能耗,在中到大震下协同SMA相变实现组合耗能模式耗能,且凭借后张拉预应力筋实现完全复位;在极端情况下,节点传力转变为孔壁承压模式抵抗倒塌,实现了多阶段耗能,多冗余的性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人机协同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智能建模与优化一体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953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099939.8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人机协同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智能建模与优化一体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结构体系、跨度和分孔方案,并绘制初始条件图;初始条件图包括桥梁初始条件平面图和桥梁初始条件立面图;2)基于初始条件图,构建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初始智能模型;3)对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初始智能模型进行优化,得到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智能模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人机协同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智能建模与优化一体化框架,可以一体化实现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智能建模与优化,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推广到不同类型的桥梁设计中。

    一种具备两道抗震防线的装配式钢板剪力墙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125511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010115842.7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两道抗震防线的装配式钢板剪力墙体系,涉及结构工程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两个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或两个带伸出端焊接闭口冷弯薄壁型钢柱与两个冷弯薄壁型钢梁连接形成矩形框架,采用若干自攻螺钉将内嵌钢板固定在该矩形框架内,在该矩形框的两侧均安装呈X型的斜拉钢带组或预制带装饰钢筋砂浆板。本发明发明结构抗侧刚度大,提供两道抗震防线,具有极强的地震耗能性能和优良的抗震性能,采用自攻螺钉或螺栓连接,预制装配式施工,便捷快速,在多层钢结构建筑抗震和工业化装配式结构领域中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基于人机协同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智能建模与优化一体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95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099939.8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人机协同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智能建模与优化一体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结构体系、跨度和分孔方案,并绘制初始条件图;初始条件图包括桥梁初始条件平面图和桥梁初始条件立面图;2)基于初始条件图,构建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初始智能模型;3)对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初始智能模型进行优化,得到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智能模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人机协同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智能建模与优化一体化框架,可以一体化实现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智能建模与优化,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推广到不同类型的桥梁设计中。

    一种用于山地城市交通与广场共建的多层钢混框架桥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6973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826868.1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山地城市交通与广场共建的多层钢混框架桥及其施工方法,框架桥包括若干支护桩体系(1)、若干可适应空间变形的支承结构(2)、若干顶层装配式钢混组合梁(3)、若干中层装配式钢混组合梁(4)、若干钢管框架柱(5)、若干梁柱节点区(6)、若干钢筋混凝土灌注桩(7)、若干防落梁(8);施工方法步骤包括现场分层吊装定位并安装顶层纵向分配钢梁(34)和中层顶层纵向分配钢梁(44),安装完成后顶部设顶层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33)和中层顶层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43)。本发明采用钢混组合梁,可快速施工,节省建设工期,钢混之间的抗剪连接可保证钢混组合梁体系整体受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