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4009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599378.2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正交辅助线圈的电动汽车充电位置对准方法及系统,其在拾取线圈上正交缠绕辅助线圈X、Y,通过测量辅助线圈X、Y的电压幅值,并对该电压幅值进行分析确定拾取线圈的X、Y轴偏移量,以及通过测量辅助线圈X、Y和拾取线圈的相位,并进行处理和分析,确定拾取线圈所处象限,从而根据拾取线圈的X、Y轴偏移量和所处象限唯一确定拾取线圈与发射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便调整电车汽车的位置,保证较高的传输效率。本发明通过相位、电压有效值确定车辆位置,从根本上抑制了非线性因素对系统精准度的影响,提高了定位精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系统的充电效率,且整体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94592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70973.2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B60L53/124 , B60L53/12 , H02J50/90 , H02J5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四线圈解耦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位置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发射端包括四个发射子线圈和四个解耦子线圈,四个发射子线圈均为平面线圈并按2×2阵列分布,四个解耦子线圈均为螺旋线圈并分别绕制在一个中空矩形磁芯的一条边上,每一个发射子线圈与对应一个解耦子线圈串联后作为一个发射单元连接在无线充电发射电路上,任意两个发射单元之间的总互感值为0,检测时通过接收线圈与发射子线圈之间位置变化,从而使其互感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发射子线圈电流变化,通过发射子线圈中对角线圈的电流值可以判断出电动汽车的位置,通过这种方法无需增加额外的辅助线圈,有效的降低了系统的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4592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770973.2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B60L53/124 , B60L53/12 , H02J50/90 , H02J5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四线圈解耦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位置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发射端包括四个发射子线圈和四个解耦子线圈,四个发射子线圈均为平面线圈并按2×2阵列分布,四个解耦子线圈均为螺旋线圈并分别绕制在一个中空矩形磁芯的一条边上,每一个发射子线圈与对应一个解耦子线圈串联后作为一个发射单元连接在无线充电发射电路上,任意两个发射单元之间的总互感值为0,检测时通过接收线圈与发射子线圈之间位置变化,从而使其互感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发射子线圈电流变化,通过发射子线圈中对角线圈的电流值可以判断出电动汽车的位置,通过这种方法无需增加额外的辅助线圈,有效的降低了系统的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40093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599378.2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正交辅助线圈的电动汽车充电位置对准方法及系统,其在拾取线圈上正交缠绕辅助线圈X、Y,通过测量辅助线圈X、Y的电压幅值,并对该电压幅值进行分析确定拾取线圈的X、Y轴偏移量,以及通过测量辅助线圈X、Y和拾取线圈的相位,并进行处理和分析,确定拾取线圈所处象限,从而根据拾取线圈的X、Y轴偏移量和所处象限唯一确定拾取线圈与发射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便调整电车汽车的位置,保证较高的传输效率。本发明通过相位、电压有效值确定车辆位置,从根本上抑制了非线性因素对系统精准度的影响,提高了定位精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系统的充电效率,且整体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02200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0194373.6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60L53/12 , B60L53/126 , H02J50/12 , H02J50/80 ,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球冠双D型线圈的多角度抗偏移的水下MC‑WPT系统,该系统通过设计球冠双D型线圈式耦合机构并设计合适的耦合机构参数,以及通过设计原副边谐振网络并设计合适的谐振网络参数,使得接收端在三维空间中存在较大角度的旋转偏移情况下,耦合机构互感变化较小,系统的输出功率和效率都能满足设计要求。本发明以输出功率不小于3kW,系统效率不低于85%的无线充电系统为例,利用COMSOL建模分析了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在三维空间中存在偏移时的互感变化情况,互感变化率较小。本发明还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系统在互感变化时依然能够保持3kW的输出功率且波动较小,输出效率不低于85%。
-
公开(公告)号:CN1160220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94373.6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60L53/12 , B60L53/126 , H02J50/12 , H02J50/80 ,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球冠双D型线圈的多角度抗偏移的水下MC‑WPT系统,该系统通过设计球冠双D型线圈式耦合机构并设计合适的耦合机构参数,以及通过设计原副边谐振网络并设计合适的谐振网络参数,使得接收端在三维空间中存在较大角度的旋转偏移情况下,耦合机构互感变化较小,系统的输出功率和效率都能满足设计要求。本发明以输出功率不小于3kW,系统效率不低于85%的无线充电系统为例,利用COMSOL建模分析了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在三维空间中存在偏移时的互感变化情况,互感变化率较小。本发明还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系统在互感变化时依然能够保持3kW的输出功率且波动较小,输出效率不低于8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