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7093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09538.2
申请日:2015-07-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 H01M8/16 , C02F3/325 , C02F3/34 , H01M8/004 , H01M2004/86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微藻培养及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集成系统及方法,一种耦合微藻培养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集成系统,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外圆桶、内圆桶、进液口、出气口、废水出口和废水进口;其特征在于:内圆桶设置在外圆桶内;所述外圆桶的内壁与内圆桶的外壁之间的空间作为微藻培养腔室,在微藻培养腔室中设置有微藻培养基;同时所述微藻培养腔室还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所述内圆桶的壁面镂空设置,镂空壁面上交替设置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所述内圆桶的壁面外侧设置电池阴极;所述内圆桶内设置电池阳极;可广泛应用于化工、生物、环保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6412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33739.6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瓦斯抽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柔性附壁封孔装置、孔壁裂隙封堵方法及封孔方法,包括柔性附壁封孔器和气囊袋,柔性附壁封孔器包括孔型柔性附壁材料,所述孔型柔性附壁材料的外径与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的内径相匹配;气囊袋包括中心注流管和固定套设在中心注流管上的气囊,中心注流管前端贯穿气囊,且中心注流管上设有连通气囊的注流孔,以向气囊中注水或充气,从而使得孔型柔性附壁材料与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的内壁贴合;和/或,在孔型柔性附壁材料的外侧布置有若干注浆管,并在孔型柔性附壁材料与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的内壁贴合后向孔型柔性附壁材料注水,以使得孔型柔性附壁材料固化,从而对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的内壁进行封堵。
-
公开(公告)号:CN105334430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510873303.9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重庆大学
Inventor: 黄飞 , 张捷 , 范昭勇 , 刘志宏 , 张友强 , 钟加勇 , 罗建 , 熊伟 , 魏甦 , 刘思绪 , 欧睿 , 陈曦 , 魏燕 , 赵志伟 , 欧林 , 胡晓锐 , 向菲 , 宫林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首先采集配电线路两端的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根据配电线路两端的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来判断计算状态,当检测到配电线路两端的零序电流电压时;当检测到配电线路一端有三相电流电压,另一端有零序电流时;当检测到配电线路一端有三相电流电压,另一端无检测电流电压时,依据线路分布参数电路模型计算配电线路的故障点;本发明就单相接地故障点定位方法给出配电网应用的适用条件;三种情况故障测距是单相接地瞬间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的捕捉;利用基于线路分布参数电路模型的单相接地故障测距原理,仅需在主干线路节点和重要分支节点装设配电终端采集线路零序电压、零序电流即可。
-
公开(公告)号:CN105334430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873303.9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重庆大学
Inventor: 黄飞 , 张捷 , 范昭勇 , 刘志宏 , 张友强 , 钟加勇 , 罗建 , 熊伟 , 魏甦 , 刘思绪 , 欧睿 , 陈曦 , 魏燕 , 赵志伟 , 欧林 , 胡晓锐 , 向菲 , 宫林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22 , G01R31/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首先采集配电线路两端的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根据配电线路两端的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来判断计算状态,当检测到配电线路两端的零序电流电压时;当检测到配电线路一端有三相电流电压,另一端有零序电流时;当检测到配电线路一端有三相电流电压,另一端无检测电流电压时,依据线路分布参数电路模型计算配电线路的故障点;本发明就单相接地故障点定位方法给出配电网应用的适用条件;三种情况故障测距是单相接地瞬间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的捕捉;利用基于线路分布参数电路模型的单相接地故障测距原理,仅需在主干线路节点和重要分支节点装设配电终端采集线路零序电压、零序电流即可。
-
公开(公告)号:CN11571115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511504.0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nventor: 申凯 , 张志刚 , 巴全斌 , 熊伟 , 刘延保 , 廖引 , 马代辉 , 马钱钱 , 郝光生 , 杨森 , 樊正兴 , 林飞 , 程波 , 戴林超 , 孙朋 , 史永涛 , 王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瓦斯预抽工作面抽采效果精细化预评价方法,属于瓦斯防治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瓦斯预抽工作面或抽采评价单元的所有预抽瓦斯钻孔划分抽采钻场,抽采钻场间并联接入抽采管道;S2:测定抽采钻场的抽采瓦斯初始流量,定期测定抽采瓦斯流量;S3:计算每个抽采钻场的瓦斯抽采累积量理论值;S4:计算每个抽采钻场的瓦斯抽采累积量占比和瓦斯抽采累积量计算值;S5:完成瓦斯预抽工作面抽采效果精细化预评价。本发明能够基于钻孔抽采瓦斯时变规律,有效融合瓦斯预抽工作面或评价单元的实时抽采监测数据和抽采钻场的定期测定数据,得到单个抽采钻场抽采区域的抽采达标预评价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51479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804972.1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瓦斯抽采泵运行工况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属于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煤矿瓦斯抽采泵抽采流量、抽采负压、泵转速三个工况参数的量化关系;S2:实时监测瓦斯抽采泵运行参数;S3:计算瓦斯抽采泵抽采能力与实际抽采量匹配度;S4:根据量化关系模型计算瓦斯抽采泵调节目标转速和调节目标供电频率;S5:调节瓦斯抽采泵电机供电频率逐渐接近调节目标供电频率。本发明提供的煤矿瓦斯抽采泵运行工况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为瓦斯抽采泵运行随抽采需求的自动控制技术提供了技术路径,支撑煤矿瓦斯抽采泵站无人化管控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5711154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511504.0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nventor: 申凯 , 张志刚 , 巴全斌 , 熊伟 , 刘延保 , 廖引 , 马代辉 , 马钱钱 , 郝光生 , 杨森 , 樊正兴 , 林飞 , 程波 , 戴林超 , 孙朋 , 史永涛 , 王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瓦斯预抽工作面抽采效果精细化预评价方法,属于瓦斯防治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瓦斯预抽工作面或抽采评价单元的所有预抽瓦斯钻孔划分抽采钻场,抽采钻场间并联接入抽采管道;S2:测定抽采钻场的抽采瓦斯初始流量,定期测定抽采瓦斯流量;S3:计算每个抽采钻场的瓦斯抽采累积量理论值;S4:计算每个抽采钻场的瓦斯抽采累积量占比和瓦斯抽采累积量计算值;S5:完成瓦斯预抽工作面抽采效果精细化预评价。本发明能够基于钻孔抽采瓦斯时变规律,有效融合瓦斯预抽工作面或评价单元的实时抽采监测数据和抽采钻场的定期测定数据,得到单个抽采钻场抽采区域的抽采达标预评价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565499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0019082.3
申请日:2016-01-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系统搭建:所述系统包括气体源、微藻培养腔室和污水处理腔室;微藻培养腔室的顶部设置出气口,污水处理腔室的底部设置排水口;气体源与微藻培养腔室相连通,所述气体源为微藻生长提供底物;微藻培养腔室与污水处理腔室相连通;同时,在污水进入微藻培养腔室的通道上设置有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B:反应器接种:将活化后的微藻菌种以一定浓度接种于灭菌后的净水中并转移至微藻培养腔室内;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功能广,可以广泛应用在环保、生物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070936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409538.2
申请日:2015-07-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微藻培养及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集成系统及方法,一种耦合微藻培养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集成系统,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外圆桶、内圆桶、进液口、出气口、废水出口和废水进口;其特征在于:内圆桶设置在外圆桶内;所述外圆桶的内壁与内圆桶的外壁之间的空间作为微藻培养腔室,在微藻培养腔室中设置有微藻培养基;同时所述微藻培养腔室还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所述内圆桶的壁面镂空设置,镂空壁面上交替设置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所述内圆桶的壁面外侧设置电池阴极;所述内圆桶内设置电池阳极;可广泛应用于化工、生物、环保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55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420781.X
申请日:2021-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积分式强化学习的自适应最优AGC控制方法,步骤为:1)建立单区域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并计算出电力系统状态空间矩阵;2)基于强化学习中的策略迭代算法,建立评判者‑执行者神经网络;所述评判者‑执行者神经网络包括评判者网络和执行者网络;3)将电力系统状态空间矩阵输入到评判者‑执行者神经网络中,解算得到最优控制策略。本发明使用积分强化学习策略进行最优代价函数的学习,使得学习过程可以在系统动态模型未知的情况下进行,并且从弱化持续激励条件的角度来提升学习的速度和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