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9091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40688.6
申请日:2013-06-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E03F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地城市冲刷径流处理的下凹式绿地,它包括下凹式绿地(3)和下凹式绿地植物(4),还包括雨水收集边沟(1)、雨水分流装置(A)和进水缓冲装置(2),雨水收集边沟(1)设置在下凹式绿地(3)外围的雨水汇流地段,雨水分流系统(A)位于雨水收集边沟(1)末端,雨水分流系统(A)的一个分支连通进水缓冲装置(2),雨水分流系统(A)的另一个分支为雨水泄洪边沟(13),进水缓冲装置(2)位于下凹式绿地(3)中。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了初期雨水与中后期雨水径流分流,保护下凹式绿地不受强降雨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3290916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240688.6
申请日:2013-06-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E03F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地城市冲刷径流处理的下凹式绿地,它包括下凹式绿地(3)和下凹式绿地植物(4),还包括雨水收集边沟(1)、雨水分流装置(A)和进水缓冲装置(2),雨水收集边沟(1)设置在下凹式绿地(3)外围的雨水汇流地段,雨水分流装置(A)位于雨水收集边沟(1)末端,雨水分流装置(A)的一个分支连通进水缓冲装置(2),雨水分流装置(A)的另一个分支为雨水泄洪边沟(13),进水缓冲装置(2)位于下凹式绿地(3)中。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了初期雨水与中后期雨水径流分流,保护下凹式绿地不受强降雨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4005471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54468.3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E03F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分离初期雨水径流雨水篦子。包括基板凝土基板上的透水孔,基板中部下方具有横向穿通的引流槽,引流槽上方布设有引流孔,引流槽两侧沿纵向分布有过水廊道,基板两边缘并排有汇水廊道,汇水廊道经过水廊道与引流槽通过引流孔连通,汇水廊道与过水廊道的内底标高相同,位于引流孔下方的引流槽内底标高低于汇水廊道和过水廊道,引流槽前端有一延伸段。本发明的优点是:可实现道路初期径流与中后期径流的分流,截留初期雨水并实现对中后期雨水的弃流处理,有利于发挥原有面源污染控制设施的处理能力,缓解甚至解决降雨过程雨水径流冲刷道路引起的城市面源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00547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254468.3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E03F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初期雨水径流的雨水篦子。包括基板凝土基板上的透水孔,基板中部下方具有横向穿通的引流槽,引流槽上方布设有引流孔,引流槽两侧沿纵向分布有过水廊道,基板两边缘并排有汇水廊道,汇水廊道经过水廊道与引流槽通过引流孔连通,汇水廊道与过水廊道的内底标高相同,位于引流孔下方的引流槽内底标高低于汇水廊道和过水廊道,引流槽前端有一延伸段。本发明的优点是:可实现道路初期径流与中后期径流的分流,截留初期雨水并实现对中后期雨水的弃流处理,有利于发挥原有面源污染控制设施的处理能力,缓解甚至解决降雨过程雨水径流冲刷道路引起的城市面源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346756U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20347779.5
申请日:2013-06-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395 , Y02A30/6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山地城市多砂径流的植草沟系统。它包括有植草沟(7),其特征是:还包括砂水分离系统(8),所述砂水分离系统(8)位于道路(1)边的植草雨水坡面(2)边缘,且高于植草沟(7)。特别地,砂水分离系统(8)包括雨水进流廊道(3)、泥砂沉淀仓(15)、多孔隔离板(9)和鹅卵石层(4),雨水进流廊道(3)是在植草雨水坡面(2)边缘开掘的深沟,雨水进流廊道(3)的下端连接泥砂沉淀仓(15),泥砂沉淀仓(15)的顶面为多孔隔离板(9),多孔隔离板(9)上靠植草沟(7)一侧设有鹅卵石层(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实现了山地城市雨水泥砂的分离和泥砂的集中收集,保证植草沟的排水通畅。
-
公开(公告)号:CN203346182U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20385860.2
申请日:2013-07-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径流分离与强化处理一体化装置。它包括有径流分离装置(1)和径流强化处理装置(3),径流分离装置(1)装在道路侧沟(4)内,径流强化处理装置(3)设置在斜坡绿化带中,径流分离装置(1)的位置高于径流强化处理装置(3),径流分离装置(1)与径流强化处理装置(3)用连接管(2)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实现了初期雨水径流分离,并经强化处理后,将雨水储存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03307872U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20347703.2
申请日:2013-06-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区雨水收集、净化与回用一体化系统。它包括有绿色屋顶(1)、边沟渗滤系统(3)和强化处理池(4),绿色屋顶(1)通过雨落管(17)连接强化处理池(4),边沟渗滤系统(3)经集水渠或管道连通强化处理池(4)。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既能减小小区的径流系数,从而减小对雨水管网的压力,又能实现雨水资源化回用,蓄存在强化处理池的雨水可供浇灌小区绿地花草或供冲洗小区路面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3347000U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20386006.8
申请日:2013-07-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地城市多砂径流的雨水花园系统。它包括有雨水花园(1),在雨水花园(1)周围布设有砂水分离系统(2)。所述砂水分离系统(2)包括雨水进流廊道(21)、泥沙沉淀仓(22)、多孔隔离板(23)和鹅卵石层(24),雨水进流廊道(21)是在雨水花园(1)周围开掘的深沟,雨水进流廊道(21)的下端连接泥沙沉淀仓(22),泥沙沉淀仓(22)的顶面为多孔隔离板(23),多孔隔离板(23)上靠雨水花园(1)一侧设有鹅卵石层(24)。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能分离径流中的泥砂和雨水,减少了泥砂进入雨水花园。
-
公开(公告)号:CN202969202U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20558843.X
申请日:2012-10-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涵养水源的道路雨水系统。包括有道路(1),还包括有植被浅沟(3)和渗水井(4),植被浅沟(3)位于道路(1)边缘且低于道路(1)的路面,在各段植被浅沟(3)的端头开掘有渗水井(4),渗水井(4)上部具有从植被浅沟(3)引入水源的进水口(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既能减轻城市排水系统负荷,又能涵养水源和蓄存水量,该蓄存的水量可供旱季浇灌植被浅沟中的花草,或供冲洗路面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3307123U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20347705.1
申请日:2013-06-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山地城市多沙雨水径流分流、过滤的植草沟系统。它包括植草沟(10),还包括雨水分流系统(13)、集水斗(6)和雨水过滤装置(11),雨水分流系统(13)位于植草沟(10)两边,集水斗(6)设置在雨水分流系统(13)一侧且紧靠植草沟(10)边缘,雨水过滤装置(11)位于植草沟(10)底部,集水斗(6)通过埋在植草沟(10)下的管道(7)与雨水过滤装置(11)相连通,集水斗(6)底部标高大于雨水过滤装置(11)顶部标高。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既能避免山地城市多沙雨水径流中的大量泥沙进入植草沟系统,又能将污染物较多的初期雨水与中后期较清澈的雨水径流分流,保护植草沟系统不受强降雨的破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