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85907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0965403.3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2217/76 , G06F2217/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表面硬化齿轮接触疲劳失效风险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依据齿轮副的几何运动学计算啮合位置的接触参数,建立接触分析模型;2、基于齿轮副接触分析模型,进行接触应力应变分析,求出复杂多轴应力场的等效剪应力;3、根据齿轮材料的硬度曲线以及材料参数估算轮齿局部材料强度;4、根据齿轮材料的残余应力曲线,将残余应力的换算成等效剪应力;5、以等效剪应力除以齿轮局部材料强度,得出关键接触区域任一点处的暴露值。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解决了机械行业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能有效评估齿轮接触疲劳失效风险,为齿轮的设计、制造、使用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256241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61869.5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载齿轮次表面裂纹萌生的预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对齿轮副接触进行简化,并根据几何运动学计算啮合位置参数,建立接触分析模型;2、基于齿轮副接触分析模型,使用数值计算方法,获得分析模型在重载条件下的表面接触压力;3、与裂纹萌生寿命有关的材料常数的求解;4、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使用临界损伤量判断次表面是否出现裂纹,并建立耦合损伤的齿轮接触弹塑性本构方程;5、计算裂纹萌生寿命并获得裂纹萌生的位置。本发明解决了机械行业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能有效的预测重载齿轮次表面裂纹萌生的位置和寿命,并为齿轮的设计、制造、使用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299559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70770.5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硬化齿轮磨损及疲劳失效竞争机制分析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齿轮副弹流润滑或混合润滑的接触分析模型;2、进行次表面材料点的应力历程分析,求解复杂多轴应变历程;3、估算轮齿材料抗拉强度、疲劳强度和材料参数;4、估算齿轮表面粗糙度在滚动接触历程中的磨损深度,预估表面形貌级粗糙度RMS的演变过程;5、估算齿轮接触疲劳寿命;6、估算齿轮在不同阶段磨损过程中产生的疲劳损伤累积;7、得到最终疲劳损伤累积分布。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能有效预估齿轮接触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与表面形貌演化、接触疲劳寿命和损伤累积量分布,分析接触疲劳失效形式变化及出现位置,为齿轮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44469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93031.1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M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渗碳硬化齿轮弹塑性接触疲劳点蚀与剥落风险预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齿轮材料的硬度曲线以及硬度与屈服强度的线性关系,得出齿轮局部屈服强度;2、依据齿轮副的几何参数,将啮合位置的接触状态简化为刚性半圆与柔性体二维接触模型,同时基于ABAQUS平台建立该二维接触模型;3、基于Python编程语言和材料局部屈服强度,为二维接触模型添加材料属性;4、结合齿轮工作工况,计算齿面以下的Dang Van等效应力;5、以Dang Van等效应力除以齿轮局部材料屈服强度,得出关键接触区域任一点处的疲劳失效风险值。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预测硬化齿轮弹塑性接触疲劳点蚀与疲劳剥落的风险,对硬化齿轮的设计、使用和制造提供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299559B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1811170770.5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7/14 , G06F119/02 , G06F119/14
-
公开(公告)号:CN108444697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0193031.1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M13/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渗碳硬化齿轮弹塑性接触疲劳点蚀与剥落风险预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齿轮材料的硬度曲线以及硬度与屈服强度的线性关系,得出齿轮局部屈服强度;2、依据齿轮副的几何参数,将啮合位置的接触状态简化为刚性半圆与柔性体二维接触模型,同时基于ABAQUS平台建立该二维接触模型;3、基于Python编程语言和材料局部屈服强度,为二维接触模型添加材料属性;4、结合齿轮工作工况,计算齿面以下的Dang Van等效应力;5、以Dang Van等效应力除以齿轮局部材料屈服强度,得出关键接触区域任一点处的疲劳失效风险值。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预测硬化齿轮弹塑性接触疲劳点蚀与疲劳剥落的风险,对硬化齿轮的设计、使用和制造提供指导作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