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76359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005975.9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装置,包括开口侧固定于待测墙体上的箱体,顺序设置于箱体内中轴线上的风机、温差产生装置和用于采集待测墙体表面温度与热流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内中轴线上同轴设置有风罩,所述风机位于风罩内远离待测墙体一端并正对待测墙体设置,温差产生装置位于风机和待测墙体之间,所述风罩两端留有间隙以供风流形成循环路径;风罩内与待测墙体相邻一端间隔设置有两张由隔热材料构成的隔热板。本发明能够避免加热器辐射对墙体造成温度波动的影响,能够改变风流环境,提高被测部位温度分布均匀和稳定的程度,进而使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且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7635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05975.9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装置,包括开口侧固定于待测墙体上的箱体,顺序设置于箱体内中轴线上的风机、温差产生装置和用于采集待测墙体表面温度与热流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内中轴线上同轴设置有风罩,所述风机位于风罩内远离待测墙体一端并正对待测墙体设置,温差产生装置位于风机和待测墙体之间,所述风罩两端留有间隙以供风流形成循环路径;风罩内与待测墙体相邻一端间隔设置有两张由隔热材料构成的隔热板。本发明能够避免加热器辐射对墙体造成温度波动的影响,能够改变风流环境,提高被测部位温度分布均匀和稳定的程度,进而使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且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房间温度控制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79505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95290.0

    申请日:2012-06-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房间温度控制方法,主要包括空房模式下的控制方法,进一步,还包括迎宾模式下的控制方式,以人员再次入住后,在设定的时间内获得舒适温度为控制目标,既能兼顾人员刚刚入住时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又能实现空房模式下的科学控制室温满足空调系统的节能要求,该发明无需室外安装传感器,仅需采集空房模式下的空气温度及平均辐射温度即可监测房间空气得的得热情况及预测开机后室温降至舒适温度的时间,该方法尤其适用于星级酒店客房空房模式下的室温控制,亦可应用于其他居住建筑提前开关机时的空调预测控制。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中冷凝器的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20407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108640.5

    申请日:2012-04-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63

    Abstract: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中冷凝器的冷却装置,它包括相变发生器、一端连接在该相变发生器顶部的气管、与该气管另一端连接的热回收器、一端连接在该热回收器的底部而另一端连接在相变发生器下部的液管;其中,气管与热回收器连接的一端连接在该热回收器上部,在该热回收器内安装有换热盘管,该换热盘管的一端与冷水进水管路连接,另一端与热水出水管连接;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冷凝器安装在相变发生器内的下部,在该相变发生器内有呈液态时淹没过冷凝器的气液相变材料,该气液相变材料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相变温度为25~35℃。本发明是一种能耗低、冷却效果好的中央空调系统中冷凝器的冷却装置。

    房间温度控制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79505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210195290.0

    申请日:2012-06-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房间温度控制方法,主要包括空房模式下的控制方法,进一步,还包括迎宾模式下的控制方式,以人员再次入住后,在设定的时间内获得舒适温度为控制目标,既能兼顾人员刚刚入住时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又能实现空房模式下的科学控制室温满足空调系统的节能要求,该发明无需室外安装传感器,仅需采集空房模式下的空气温度及平均辐射温度即可监测房间空气得的得热情况及预测开机后室温降至舒适温度的时间,该方法尤其适用于星级酒店客房空房模式下的室温控制,亦可应用于其他居住建筑提前开关机时的空调预测控制。

    空调房间的通风换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384556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10321671.4

    申请日:2011-10-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房间的通风换气系统,包括用于连通空调房间室内外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室内侧上开有排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箱体的室外侧上开有排风出风口和新风进风口,所述箱体内设有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将箱体内腔分隔为两个风道,其中一个风道为排风进风口、箱体、换热板和排风出风口组成的排风道,另一个风道为新风进风口、箱体、换热板和新风出风口组成的新风道,所述排风出风口与空调室外机的一个进风口连通;本发明由空调室外机风扇的转动来提供风道中空气流动的动力,实现了空调房间向外排风与向室内通新风的自然循环,无需消耗额外的电能;同时,被排出的空气与新风通过换热板进行热交换,实现了对被排出的空气的能量的回收利用。

    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的冷箱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9136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14930.8

    申请日:2013-01-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的冷箱装置,该装置包括冷箱、气液相变材料、储液灌、储气罐、温度传感器、风扇、控制阀、导液管、导气管、换热器、保温材料。冷箱的一端开口且与围护结构紧密接触;换热器内的气液相变材料与冷箱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当冷箱内空气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温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送到控制阀并自动调节阀门的开度大小进而调节相变材料的流量,从而控制冷箱内的空气温度,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本发明具有控温准确,结构简单,运行节能且便于现场操作等特点,可以使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不受检测环境条件的限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利用相变材料自循环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062432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110035612.0

    申请日:2011-02-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相变材料自循环供热系统,它包括热交换器和内有气液相变材料的储液容器,储液容器与外接热源连接;热交换器安装于供热建筑内用于与供热建筑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器高于储液容器位置,储液容器出口通过气流管与热交换器进口连接,热交换器出口通过液流管与储液容器进口连接,热交换器进口位于热交换器上端,热交换器出口位于热交换器下端。本系统充分利用其它低品位热源向室内供热,使室内温度保持稳定;系统无运动部件、损耗小、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符合节能要求;使用灵活,热源面广,不但能满足随时供热的要求,还不受应用位置的限制,可以满足建筑物内不同位置的供热要求。

    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053902U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20021308.5

    申请日:2013-01-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系统,包括有温度传感器、热流传感器、多功能数据采集仪、计算机、冷箱、温度控制装置、铜康铜热电偶线和数据线。利用VisualBasic6.0分别编写数据采集软件和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系统,检测时可以实现对检测参数的实时监测,且检测结束后把双面热流计法和均匀布置的四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结果的平均值分别作为热流值和内外表面温度值,在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系统进行处理就可以快速得到检测结果。本系统在现场检测时可以不受检测条件限制,检测时间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精度高,可以在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种可实现自动遮阳的节能门窗

    公开(公告)号:CN202578436U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20089555.4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自动遮阳的节能门窗,包括有门窗框、外玻璃、内玻璃、集热平板、气囊、气液相变材料和密封胶。门窗框与外玻璃、内玻璃构成空腔,空腔的底部盛有若干个气囊,在门窗框下边框用来固定内玻璃的凹槽上设有集热平板,集热平板紧靠内玻璃。在夏季气囊内的相变材料发生相变,利用气囊体积的伸缩使涂在其上的反光材料对太阳光进行反光,实现了门窗的自动遮阳效果;在冬季利用空腔的隔热保温和集热平板的吸热来减少室内热量损失。该节能门窗不仅易于生产制作、能自动运行,还有效地降低了建筑运行中的空调采暖能耗,有利于推进国家节能减排工作,在建筑门窗领域中可得到广泛的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