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7223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45248.2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苏交科重庆检验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 重庆渝智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重庆城投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排水领域,具体公开了隧道防水排水系统,包括导水板、防水板、渗水排水管、横向排水管和主排水管,所述导水板设置在隧道的初期支护外壁上,导水板与隧道的内壁仿形,所述防水板与导水板仿形,防水板的底部形成有水平的储水板;所述渗水排水管连通设置在防水板的底部,所述主排水管设置在隧道的内下部,所述隧道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渠,所述排水渠的底部竖直设置有若干竖直排水管,所述竖直排水管与横向排水管和渗水排水管均连通,横向排水管与主排水管连通;所述渗水排水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何避免洪水倒灌导致环向盲管堵塞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6794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60435.9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城投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变形测量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变形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底座位于支撑杆的上端,且所述支撑杆插入到底座的内部,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第一驱动轮以及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轮上固定设置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两端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轮位于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杆位于第一驱动轮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杆与第一驱动轮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轮与侧板啮合,转动摇杆,能使第二驱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进一步的第二驱动杆能使第一驱动杆转动,第一驱动杆会带动第一驱动轮转动,通过第一驱动轮与侧板的配合,能使底座沿着支撑杆升降,从而能使测量设备的位置进行升降。
-
公开(公告)号:CN219548795U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20238229.3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重庆城投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施工用移动式岩石破碎装置,包括推车,推车上设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上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设有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上设有破碎机,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固定安装于推车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设有移动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移动机构,便于带动破碎机进行移动,利于破碎机对隧道内壁的岩石进行破碎处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升降机构,便于调节破碎机的高度位置,利于破碎机对岩石进行破碎。
-
公开(公告)号:CN11998915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64449.X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4 , G06N3/084 , G06F18/22 , G06F18/2131 , G06F18/15 , G01M13/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吊装机构轴承故障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因果特征学习的吊装机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包括:获取轴承源域数据;以轴承源域数据训练深度学习故障诊断模型;获取轴承目标域数据;将轴承目标域数据输入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故障诊断模型,输出轴承故障诊断结果。本发明所提的基于领域泛化技术的吊装机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能够解决现实环境下,由于工况变化导致的原有模型无法对新数据进行高质量高效率故障诊断的问题,提出了一套新的故障诊断方法,所述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数据采集成本,使得吊装机构轴承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74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10520.X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主次梁钢企口连接节点,属于建工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所述预制主梁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底部预埋设置有若干U型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端部伸入安装槽内的定位抱箍,且定位抱箍的直径小于连接孔的直径;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与定位抱箍连接的承压钢板,所述承压钢板上设置有定位夹板,所述承压钢板底部铰接有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均同轴滑动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端部与安装槽底部铰接,所述连接杆与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件;所述预制次梁连接端预埋有钢企口;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预制主次梁钢企口连接节点的安装精度不高,影响结构承载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36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624426.9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风压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parallel CNN‑GRU的风压短期预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建筑结构的原始风压数据;构建parallelCNN‑GRU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所述原始风压数据对所述parallel CNN‑GRU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完成的parallel CNN‑GRU神经网络模型;采集建筑结构的实时风压数据,并将所述实时风压数据输入所述训练完成的parallel CNN‑GRU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所述建筑结构的完整风压数据。本发明提供了的基于parallel CNN‑GRU的风压短期预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解决了现有风压数据采集中异常、失真、损失数据频繁出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121614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610692515.1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E21B43/26 , E21B33/122 ,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煤层胶囊隔离分层压裂装置及方法,压裂装置包括设置于裸孔内并穿过多个煤层的套管,套管上形成有多个分别与多个煤层位置对应的花管段;套管上套装有多个囊袋,囊袋用于套管与煤层两侧的岩层形成囊袋式固井结构,相邻囊袋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多个囊袋中的一个通过注浆管与注浆系统连接;套管内可移动的设有一体结构的胶囊封孔压裂装置,该胶囊封孔压裂装置与压裂泵组连接用于对煤层进行逐层水力压裂,并在对任一煤层压裂前,在套管位于对应花管段前后方的管孔段形成胶囊封孔结构。压力方法基于前述装置进行分层压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压裂装置结构简单、封孔效果好、制造成本低;压裂方法操作性强、效率高、煤层增透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065398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410315906.2
申请日:2014-07-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4B3/46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力信息通信网络融合测试平台的设计方法与系统。测试平台系统主要分为业务查找二维表、电力通信业务发生器、流量成形器及网络仿真器、通信路径倒换、业务控制器、业务终结分析及转发器等七个部分。电力通信业务根据IEC61850、IEC60870-5-101、IEC60870-5-104规约、设备类型等划分形成业务查找二维表;具有电力业务以及语音、视频等非电力业务数据流,利用接纳控制、输入流量标签标识等流量成形技术,对输入电力通信业务测试流管理,通过模拟网络仿真器或实际电力系统通信网的路径倒换对电力通信业务流传输,带标签的测试业务流被业务终结分析器接收,统计分析信息通信融合下承载电力通信业务的性能结果,本方法将两者结合增强了测试的准确性、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74388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110026922.6
申请日:2011-01-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35/02
Abstract: 一种基于表面电极的高通量细胞电融合芯片装置,其由微电极阵列芯片和带进出样导管的盖片构成。微电极阵列芯片自下而上依次分为石英基底层、多聚物微通道层和顶层保护层;在石英基底层上制作底层梳状微电极阵列,多聚物微通道层的中间有微通道,其上制作与底层梳状微电极阵列形状和位置均对应的顶层梳状微电极阵列,并在微通道的侧壁上形成侧壁表面电极,侧壁表面电极分别连接底层梳状微电极阵列和顶层梳状微电极阵列对应的每一对梳齿,使三者电气联通组成三明治结构。本发明通过使微电极阵列贴附与多聚物微通道层上,避免传统的齿状突出电极结构带来的细胞堵塞问题,同时保证微电极的集成度和较好的融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4121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1449408.9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1L11/00 , G01L1/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实验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基于生物仿生的结构气动优化装置,包括风洞筒体,所述风洞筒体内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基板,基板中心处开设有空腔,空腔中心处可拆卸有建筑模型,建筑模型四周均螺栓连接有防风块;所述防风块的外表面均为流线型,防风块的底部与基板齐平;所述凹腔内开设有四条平行于建筑模型侧壁的凹槽,凹槽内均滑动有第一滑座,第一滑座上设置有风压测试装置,第一滑座上设置有插销,滑槽内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若干销孔;横杆水平固定在第一滑座上;所述检测杆竖向设置,检测杆的底端滑动连接在横杆上;检测杆上设置有若干风力传感器;本发明意在解决基于生物仿生结构的气动优化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