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9549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25741.4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深层页岩气藏复杂裂缝体系表征方法,包括:通过单井的裂缝信息,将单井划分为天然裂缝单井、人工裂缝单井和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耦合的单井,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结合离散裂缝模型,生成单井的裂缝网络模型图,基于裂缝性低孔页岩储层的渗透率,采用径向复合模型将单井划分为内区和外区,根据储层裂缝的连续性和非均质性,将双重孔隙介质模型和离散裂缝模型进行结合,对天然裂缝、人工裂缝和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耦合的复杂裂缝体系,进行表征。本发明形成了对单井复杂裂缝体系的表征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演储层参数和裂缝参数,提高了裂缝表征的可靠性,有效支撑高效勘探与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459549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0225741.4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深层页岩气藏复杂裂缝体系表征方法,包括:通过单井的裂缝信息,将单井划分为天然裂缝单井、人工裂缝单井和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耦合的单井,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结合离散裂缝模型,生成单井的裂缝网络模型图,基于裂缝性低孔页岩储层的渗透率,采用径向复合模型将单井划分为内区和外区,根据储层裂缝的连续性和非均质性,将双重孔隙介质模型和离散裂缝模型进行结合,对天然裂缝、人工裂缝和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耦合的复杂裂缝体系,进行表征。本发明形成了对单井复杂裂缝体系的表征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演储层参数和裂缝参数,提高了裂缝表征的可靠性,有效支撑高效勘探与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79888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865466.3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9/00 , E21B43/26 , E21B47/06 , E21B47/00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裂水平井裂缝参数反演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可用于页岩油藏开发领域。该方法包括:在三个预设时间点依次对待测试的压裂水平井进行微注压降测试、分段压裂测试、以及压后闷井与生产测试,并对获得的微注压降测试解释参数、压裂测试数据以及压后闷井与生产测试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以分别获得地层参数、每段裂缝基本参数以及每段裂缝有效参数;基于所述参数对所述闷井阶段压力双对数曲线和生产阶段压力产量历史曲线进行拟合,以反演获取储层和裂缝参数。本申请的方法,通过在三个预设时间点获得待测试压裂水平井的压裂前、压裂中以及压裂后的数据进行试井资料解释,提高了试井资料解释准确性以及测试解释结果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915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97969.2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致密气藏岩心渗透率的实验装置和方法,该测量致密气藏岩心渗透率的实验装置包括岩心模拟系统、流体系统和用于采集计算岩心渗透率的实验数据的数据采集系统。岩心模拟系统包括用于夹持岩样的岩心夹持器和用于提供围压的围压泵;流体系统包括用于向岩样内同时注入流体的注入组件和用于排出岩样内的流体的排出组件,整个实验装置在数小时、数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模拟含水气藏衰竭开采实验,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实验数据并建立渗流模型计算岩心渗透率,从而快速、准确测定致密气藏岩心渗透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53067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0320605.4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研究区中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建立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多个特征参数中对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输出的试井模型曲线影响最大的目标特征参数;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同数值下的偏离系数,并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根据目标测试参数值和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所述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有效避免了页岩油藏关井对生产的影响,可以在降低生产效益损失的情况下对多段压裂水平井进行准确地试井解释。
-
公开(公告)号:CN113586023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845540.X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页岩油藏压后闷井时间的确定方法及设备。通过建立页岩油藏缝网压裂水平井不稳定试井模型,确定页岩油缝网压裂水平井的储层和裂缝相关数据;根据页岩油缝网压裂水平井的储层和裂缝相关数据,得到试井曲线,试井曲线表示渗透率与单井达到边界效应时间的对应关系;根据监测的页岩油藏缝网压裂水平井的实际渗透率以及试井曲线,确定页岩油藏缝网压裂水平井的最优闷井时间。本申请的方法,通过压力波传播到边界的时间来确定最优闷井时间,从而使获得的闷井时间更加准确,提高了页岩油井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884726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170659.4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驱油藏的见气时间预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油藏工程参数中的最小混相压力和界面张力,确定相渗插值因子;根据相渗插值因子和油藏工程参数中的气相饱和度,确定油相相对渗透率、气相相对渗透率、残余油饱和度及束缚气饱和度;根据气相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束缚气饱和度、油藏工程参数中的油气混合物的粘度、油相粘度、气相粘度、油相饱和度及气驱前缘含气饱和度,确定油相的有效粘度和气相的有效粘度;根据油相相对渗透率、气相相对渗透率、油相的有效粘度和气相的有效粘度,确定含气率;根据含气率、油藏工程参数中的气相驱替时间及井距,确定气驱油藏的见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22049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1104499.X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网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定量评价装置及其方法,其涉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包括:岩芯夹持器,岩芯夹持器包括:两端具有开口的弹性包覆件;包覆在弹性包覆件中的人造岩芯体,人造岩芯体包括:多个堆叠的人造岩芯单元,人造岩芯单元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支撑剂以模拟相互连通的裂缝;筒体,筒体与弹性包覆件之间具有环形空间,筒体上具有与环形空间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对弹性包覆件的一端和筒体的一端进行密封的第一端盖;对弹性包覆件的另一端和筒体的另一端进行密封的第二端盖;注入系统;围压生成系统;抽真空系统;回压系统;第一压力测量装置;第二压力测量装置。本申请能够定量评价缝网改造后页岩储层流体动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9115670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1200617.2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生成装置及岩芯渗透率测量装置,其涉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所述压力生成装置包括:耐高压罐体,所述耐高压罐体中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耐高压罐体内部分成相独立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增压泵,所述增压泵能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液体注入泵,所述液体注入泵能与所述第二空腔相连通;耐高压管,所述耐高压管能与所述第二空腔相连通,所述耐高压管在垂直方向上具有预设高度;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对所述耐高压罐体的高度进行调整;高度测量装置,所述高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耐高压管在垂直方向上的预设高度大小。本申请能够在大压力范围下产生一个高精度的压力,从而对低渗透岩心进行精确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975240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66666.X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渗致密岩石比热容参数的测量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温度感应器及隔热阀门;待测岩样放置在第一腔体内部;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加热器;控制器分别连接加热器和隔热阀门,并控制隔热阀门的打开和关闭,温度感应器连接控制器,用于监测第一腔体内部加热至预设温度时,采集第二腔体内部的初始温度,并在隔热阀门打开后,采集第二腔体内部的稳定温度;控制器根据初始温度、稳定温度、预设温度以及流体介质确定待测岩样的比热容参数。本发明通过监测两个腔体内部的温度变化,结合流体介质的属性参数,间接计算得到待测岩样的比热容参数,提高了岩石比热容参数测量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