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79263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559211.8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8 , G06Q50/02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油气井排采动态数据的综合分析方法,在综合分析过程中,首先收集和整理油气藏参数和排采数据,并确认待求的未知参数,再分别使用直线分析方法和典型曲线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对分析结果分别进行相态约束和反演方法约束得到满足约束条件的分析结果,最后,计算此结果与历史拟合方法得到的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并根据相对误差值输出结果或者重新计算。在整个分析过程中,通过采用三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析两相排采数据得到多个分析结果,并对所有分析结果进行多个尺度的约束,从而降低结果的多解性;并且待求未知参数根据油气井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从而解决研究复杂油气(56)对比文件CN 108518218 A,2018.09.11CN 108664679 A,2018.10.16WO 2014205162 A1,2014.12.24CN 115345402 A,2022.11.15张凤远.基于压裂液返排数据的页岩油气藏裂缝参数反演方法《.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22,第第46卷卷(第第1期期),第76-82页.王天昊等.页岩油藏滞留压裂液损益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非常规油气》.2022,第第9卷卷(第第3期期),第103-108页.刘月亮.页岩油气赋存特征及相态理论应用基础研究进展《.非常规油气》.2021,第第8卷卷(第 第2期期),第8-14页.
-
公开(公告)号:CN115791565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597969.2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致密气藏岩心渗透率的实验方法,该测量致密气藏岩心渗透率的实验装置包括岩心模拟系统、流体系统和用于采集计算岩心渗透率的实验数据的数据采集系统。岩心模拟系统包括用于夹持岩样的岩心夹持器和用于提供围压的围压泵;流体系统包括用于向岩样内同时注入流体的注入组件和用于排出岩样内的流体的排出组件,整个实验装置在数小时、数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模拟含水气藏衰竭开采实验,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实验数据并建立渗流模型计算岩心渗透率,从而快速、准确测定致密气藏岩心渗透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134569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510604555.1
申请日:2015-09-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采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管式抽油泵,该泵体包括泵筒和插设在泵筒内的柱塞,泵筒和柱塞内均设有阀球和阀座,通过柱塞在泵筒内的往复滑动,两组阀球与阀座交替开启和关闭,从而将待抽汲原油向上抽汲;另外,在两组阀球和阀座的上方还分别设置了旋流结构,在待抽汲原油通过时,旋流结构对待抽汲原油形成搅拌的作用,使待抽汲原油形成涡流,使煤粉或砂粒悬浮于液流中,并被液流携带走,这样可以减少卡泵问题,及防治煤粉或砂粒沉淀掩埋阀球和阀座,保证抽油泵的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7092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475520.3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8 , E21B43/30 , E21B43/26 , G06F30/23 , G06F111/0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井点消除法的直井井位缝网一体化优化部署方法。包括:确定包括多个子区域的目标部署区域;基于每个直井的第一排量和第一液量确定每个直井的第一裂缝分布形态,以确定针对多个直井的第一弥合率;通过预设扰动算法得到每个直井的第二排量和第二液量;基于每个直井的第二排量和第二液量确定第二裂缝分布形态,并确定第二弥合率;在第二弥合率大于第一弥合率的情况下,将多个直井中第二排量和第二液量对应的裂缝长度小于预设最小裂缝长度的直井从所在的子区域进行消除;根据每个剩余直井的第二裂缝分布形态确定第三弥合率,在第三弥合率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其为最优弥合率;根据最优弥合率部署每个子区域的直井。
-
公开(公告)号:CN11481853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410558.1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8 , G06Q50/0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说明书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基于排采数据的页岩油气藏裂缝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页岩油气藏的排采数据,构建页岩储层的两相复合流动物理模型和纳米孔流动物理模型;引入拟压力、拟时间、无量纲井底流压和无量纲叠加拟时间,利用杜哈梅原理对两相复合流动物理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无量纲形式近似解;利用分离变量法和杜哈梅原理对纳米孔流动物理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基质向裂缝窜流量;根据无量纲形式近似解绘制两相流动典型曲线;根据排采数据,绘制排采数据点曲线;将两相流动典型曲线和排采数据点曲线进行拟合以确定出裂缝参数。上述方案能够通过对页岩油气藏压裂井排采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裂缝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81853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10558.1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8 , G06Q50/0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说明书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基于排采数据的页岩油气藏裂缝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页岩油气藏的排采数据,构建页岩储层的两相复合流动物理模型和纳米孔流动物理模型;引入拟压力、拟时间、无量纲井底流压和无量纲叠加拟时间,利用杜哈梅原理对两相复合流动物理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无量纲形式近似解;利用分离变量法和杜哈梅原理对纳米孔流动物理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基质向裂缝窜流量;根据无量纲形式近似解绘制两相流动典型曲线;根据排采数据,绘制排采数据点曲线;将两相流动典型曲线和排采数据点曲线进行拟合以确定出裂缝参数。上述方案能够通过对页岩油气藏压裂井排采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裂缝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513456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604555.1
申请日:2015-09-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采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管式抽油泵,该泵体包括泵筒和插设在泵筒内的柱塞,泵筒和柱塞内均设有阀球和阀座,通过柱塞在泵筒内的往复滑动,两组阀球与阀座交替开启和关闭,从而将待抽汲原油向上抽汲;另外,在两组阀球和阀座的上方还分别设置了旋流结构,在待抽汲原油通过时,旋流结构对待抽汲原油形成搅拌的作用,使待抽汲原油形成涡流,使煤粉或砂粒悬浮于液流中,并被液流携带走,这样可以减少卡泵问题,及防治煤粉或砂粒沉淀掩埋阀球和阀座,保证抽油泵的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70921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1475520.3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8 , E21B43/30 , E21B43/26 , G06F30/23 , G06F111/0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井点消除法的直井井位缝网一体化优化部署方法。包括:确定包括多个子区域的目标部署区域;基于每个直井的第一排量和第一液量确定每个直井的第一裂缝分布形态,以确定针对多个直井的第一弥合率;通过预设扰动算法得到每个直井的第二排量和第二液量;基于每个直井的第二排量和第二液量确定第二裂缝分布形态,并确定第二弥合率;在第二弥合率大于第一弥合率的情况下,将多个直井中第二排量和第二液量对应的裂缝长度小于预设最小裂缝长度的直井从所在的子区域进行消除;根据每个剩余直井的第二裂缝分布形态确定第三弥合率,在第三弥合率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其为最优弥合率;根据最优弥合率部署每个子区域的直井。
-
公开(公告)号:CN1171647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25913.1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C08F285/00 , C08F222/38 , C08F220/56 , C08F226/02 , E21B33/13 , C09K8/5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原油驱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凝胶的组合物、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协同提高CO2原油采收率和地质封存率的方法。该组合物中含有组分A和组分B,所述组分A中含有以下组分:叔胺聚合物单体、支撑单体、交联剂I、引发剂I、促进剂I;所述组分B中含有以下组分:伯胺聚合物单体、交联剂II、引发剂II、促进剂II。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制备得到的凝胶能够定向识别地层中的CO2,并且与CO2发生反应后能够形成高强度不溶于水的三维网格结构,体积和强度均得到显著提高,封堵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凝胶具有性能稳定的优点,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和优良的耐酸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7926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59211.8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8 , G06Q50/02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油气井排采动态数据的综合分析方法,在综合分析过程中,首先收集和整理油气藏参数和排采数据,并确认待求的未知参数,再分别使用直线分析方法和典型曲线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对分析结果分别进行相态约束和反演方法约束得到满足约束条件的分析结果,最后,计算此结果与历史拟合方法得到的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并根据相对误差值输出结果或者重新计算。在整个分析过程中,通过采用三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析两相排采数据得到多个分析结果,并对所有分析结果进行多个尺度的约束,从而降低结果的多解性;并且待求未知参数根据油气井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从而解决研究复杂油气藏时较大的局限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