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岩倾覆稳定性三维计算方法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22698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15963.5

    申请日:2023-0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预测分析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危岩倾覆稳定性三维计算方法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危岩的三维点云数据,获取危岩的裂隙面及其组合关系的信息数据,根据三维点云数据、裂隙面和信息数据建立危岩的危岩三维模型,并从中提取用于倾覆稳定计算的参数指标,根据第一进程计算后缘裂隙水压力合力和后缘裂隙水压力合力作用点坐标,根据第二进程计算后缘未贯通裂隙抗拉力合力和抗拉力合力作用点坐标,根据第三进程和倾覆点坐标计算后缘未贯通裂隙抗拉力合力力臂和后缘裂隙水压力合力力臂,根据计算结果计算危岩倾覆稳定系数。本发明通过保持危岩的不规则形态对其倾覆稳定性的影响,提高所计算危岩倾覆稳定系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智能抽水实验系统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3333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910296951.0

    申请日:2019-04-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文地质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抽水试验系统,包括安装基板、钢丝绳、水管、水泵、液位仪、水泵电缆、液位仪电缆和控制箱,安装基板上设有通孔,通孔正对钻井井口,安装基板上设有能够控制钢丝绳、水管、水泵电缆和液位仪电缆同步升降的提升机构;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智能抽水试验系统,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廉,可真正实现地下水水位和流量的精确自动化控制,同时还可以实现多个水位降深,相比于传统的3个降深抽水试验获得的水文地质参数更加丰富和准确。

    内陆河流域下游生态补水的生态恢复贡献率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8096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41265.6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河流流域的生态恢复管理方法领域,具体涉及内陆河流域下游生态补水的生态恢复贡献率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范围的多源公共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数据库;基于气象站点降水、潜在蒸散发的观测真值,评估降水、潜在蒸散发产品精度,获得研究区域准确的降水、潜在蒸散发产品栅格数据;估算区域植被覆盖度,构建区域水量平衡方程,修正综合植物系数K;以水热稳定性指数表征区域水量平衡状况;基于水热稳定性指数,对内陆河下游的水热综合稳定性进行评估;筛选内陆河下游地区的水热综合稳定性的关键影响指标,进行流域和像元不同空间尺度下生态补水的生态恢复贡献率识别。本发明能够准确确定生态补水对生态恢复的贡献率。

    聚合物增韧硅基聚脲酸酯加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159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01049.3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注浆加固技术领域,公开了聚合物增韧硅基聚脲酸酯加固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硅酸盐水溶液20‑70份,多羟基化合物20‑80份,表面活性剂0.1‑5份,反应稳定剂1‑5份,成膜助剂0.5‑10份,反应促进剂0.1‑1份,聚合物增韧剂1‑1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向S2中合成的聚合物增韧剂中加入成膜助剂、表面活性剂以及反应稳定剂,搅拌1‑1.5h,制得B组分物质;步骤二,向另一个常压反应釜中加入硅酸盐水溶液、多羟基化合物以及反应促进剂,在常温下,搅拌2‑3h,制得A组分物质;步骤三,按体积比为1:1将A组分物质和B组分物质混合均匀,制得聚合物增韧硅基聚脲酸酯加固材料。本技术方案具有低成本、不含卤素阻燃剂、韧性好、综合性能优异的优势。

    一种岩溶土洞探寻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1458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0699073.X

    申请日:2020-0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溶喀斯特地区土洞塌陷地质灾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溶土洞探寻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选定需要开展塌陷探寻的工作区;再对选定区域划定喷洒路线并均匀喷洒起泡剂,直至地表覆盖层土体内起泡剂含量达到设计浓度;然后在雨后观察地表是否有气泡持续产生,并标记气泡产生点位,气泡产生点位即岩溶土洞可能的发育位置,最后采用常规钻探或物探方法,对产生气泡点位及临近区域进行详细探测,确定土洞的详细特征;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岩溶土洞探寻定位方法,可实现大面积、低成本、易操作且较准确地探测地下岩溶土洞的具体发育位置,能显著缩小岩溶土洞探测靶区,有效解决目前制约岩溶塌陷监测和防治中“土洞在哪里”的瓶颈问题。

    一种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滑坡监测关键点的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84829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010485116.4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滑坡监测关键点的布置方法,步骤包括:获取地质资料数据,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据所得三维地质模型建立滑坡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建立滑坡体材料极限应变分析模型,确定极限荷载对应的滑坡体材料的应变为滑坡体材料的极限应变;获取滑坡破坏演化过程;根据滑坡破坏发展演化过程确定滑坡监测布置关键点。本发明以滑坡体材料极限应变为判据,根据分析得出的滑坡体在强度折减下的破坏演化规律来确定监测点布置,使监测点设计布置更合理、准确,便于通过监测数据的反馈,及时知道当前滑坡破坏的阶段,能够为滑坡灾害的预警提供支撑。

    一种加筋土挡墙潜在破裂区域的智能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0005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45714.0

    申请日:2021-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筋土挡墙潜在破裂区域的智能监测方法,步骤包括:在待监测区域的加筋挡土墙内分层铺设信息土工格栅;建立待监测区域的加筋挡土墙的数字三维模型;实时获取智能加筋带的应变位置和对应的应变力学数据,并将该信息导入数字三维模型;提取符合应变阈值对应的应变位置信息,依次将所有符合应变阈值的应变位置连成曲线,该曲线所在区域即为潜在破裂区域。本发明为加筋土挡墙潜在破裂区域监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智能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监测潜在破裂区域,在坡体破坏前实现早期判识及预警,避免发生更大的损失,不仅大幅降低了潜在破裂区域的判别难度,而且提高了潜在破裂区域的判别效率。

    一种基于AutoCAD的滑边坡地质模型、构建方法及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2311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35213.4

    申请日:2021-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AutoCAD的滑边坡地质模型、构建方法及评价方法,该模型是采用AutoCAD线条图元所在的图层名称和图元的高程属性将滑坡的几何信息、地质信息进行存储,建立起符合地质逻辑关系的滑坡剖面地质模型;构建方法步骤包括:按岩土先后生成关系绘制滑坡AutoCAD剖面图,通过AutoCAD图层名的形式指定滑坡多段线的地质含义,线条类别的地质属性数值输入;评价方法是借助于滑坡稳定性分析模块,读取滑坡地质信息模型的相关地质参数,计算滑坡稳定性所需数据,并输出计算结果。本发明巧妙地将滑边坡几何信息与地质信息融合,构建了基于AutoCAD的滑坡剖面地质信息模型,再将滑坡稳定性评价方式与AutoCAD滑坡剖面地质信息模型进行有机耦合,极大地提高了滑边坡评价工作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