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6517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17349.8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G01N33/68 , G01N27/62 , G01N33/543 , G01N33/531 , G16B40/00 , G06F18/214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蛋白组学检测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标本建立糖尿病肾病辅助诊断的分子模型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可有效筛选出用于辅助诊断模型构建的生物标志物,并结合重要临床变量,进行临床辅助诊断模型构建,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分子模型由蛋白质MTTP,TNNI1,ANGPTL8组合构成,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和非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MTTP比值为8‑12.5,TNNI1比值为7‑15,ANGPTL8比值为8‑14,本发明通过高通量质谱手段检测样品中的蛋白组成,比较糖尿病肾病患病组与非糖尿病肾病组在蛋白质组学层面的不同,筛选出用于辅助诊断模型构建的生物标志物,为糖尿病肾病的辅助诊断提供了新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925827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82823.1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C12Q1/6883 , G01N33/68 , G01N33/57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肾纤维化辅助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用于肾纤维化辅助诊断的生物标志物——KDM5B基因或其编码的蛋白。KDM5B在纤维化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上调,KDM5B在小鼠纤维化的肾脏组织中表达水平上调;因此,KDM5B可作为肾纤维化的辅助诊断指标,来辅助诊断肾纤维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肾纤维化辅助诊断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中含有KDM5B基因或其编码的蛋白的检测试剂。本发明采用KDM5B诊断区分肾纤维化小鼠和正常对照小鼠的ROC曲线AUC能够达到0.882,表明KDM5B用于肾纤维化的辅助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88951.3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C12N5/071 , C12N15/113 , C12R1/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泌体及cricRNA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中的应用,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证实了高糖环境TKPT细胞来源外泌体可激活足细胞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抑制Nrf2表达水平,诱导足细胞的凋亡和损伤;并证实了mmu_circ_0010491(circRNA‑RALYL)在高糖环境TKPT细胞来源外泌体中表达上调;与此同时,证实了circRNA‑RALYL与miR‑378c结合,上调足细胞的GSK3β表达,抑制Nrf2表达,诱导足细胞的凋亡和损伤。以上结果表明了高糖环境TKPT细胞来源外泌体及circRNA‑RALYL具有诱导足细胞的凋亡和损伤的调控作用,为制备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模型提供了新的构建方法,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开拓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55516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02647.3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C12N5/071 , C12N15/113 , C12N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piRNA与m6A甲基化在高糖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调控应用,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模拟了高糖损伤的小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TKPT)模型,采用piRNA测序技术证实了piR‑49390412在高糖损伤的TKPT中表达水平显著上调。随后,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探讨了piR‑49390412与METTL14的关系,结果表明piRNA‑49390412与METTL14的3’UTR端结合靶向下调了METTL14的mRNA表达,进而下调了TKPT细胞中m6A甲基化修饰水平。以上结果表明了piRNA‑49390412通过作用METTL14调控了高糖损伤的TKPT细胞中m6A甲基化的修饰水平,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开拓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962105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608479.1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M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腹膜透析管漂管复位器,设置有复位管;复位管的两侧开设有若干通孔,通孔等距竖直排列分布,复位管内部套设有内芯,内芯两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多个圆柱状卡扣,内芯尾端焊接拉环,拉环与复位管之间焊接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套设于内芯外侧;复位管下端的复位管端头中央嵌装有led射灯。本发明通过拉动拉环可以将卡扣收缩,使得复位管可以套设在需要复位的透析管内部,松开拉环内芯收缩带动卡扣向两侧弹开,倒齿可以将透析管进行锁定,可以防止透析管脱出,即可进行移动,led射灯可以提高照明,方便复位管穿入透析管端口,从而使置位的透析管还原到合适的位置,从而不用进行手术。
-
公开(公告)号:CN10920036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320699.4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M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膜透析装置,包括管体和复位器,管体包括依次相连的腹内段、皮下段和皮外段;皮下段靠近腹内段的一端固接有内卡夫,皮下段上套设有与内卡夫相对应的外卡夫,皮下段外壁上设有与外卡夫相对应的刻度线;腹内段远离皮下段的一端连接有调节头,腹内段和调节头上均设有通孔;调节头内滑动连接有配重室,调节头内壁设有复位板,配重室上设有与复位板相对应的牵引板,复位板上设有与牵引板相连接的复位弹簧;配重室靠近腹内段的一端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橡胶塞,配重室内壁设有半透膜,配重室侧壁上设有与半透膜相对应的交换孔;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皮下段容易造成感染以及一种腹膜透析装置发生漂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938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17344.5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C12Q1/6883 , C12Q1/6844 , C12N9/12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磁分离的滚环扩增超灵敏检测GSK3β的方法,可有效解决目前检测患者体液中某蛋白质表达的常用方法是Elisa法,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信号放大能力不足,检测灵敏度有限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抗体修饰磁珠;2)制备SH‑DNA修饰抗体;3)滚环扩增RCA反应;4)GSK3β蛋白检测;本发明可以实现多重蛋白检测,通过滚换扩增的原理进行患者标本中GSK3β的超灵敏检测,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可达fg级(fg/ml);而市面上所使用的elisa检测试剂盒,包括国外知名品牌如Abcam,cell signalling,Invitrogen,均未达到ng/ml,且本发明方法可以使用多种检测方式:如酶标仪、激光共聚焦、流式,是检测GSK3β的方法上的创新。
-
公开(公告)号:CN11906013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17340.7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C07K7/06 , G01N33/68 , G01N33/5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PRM靶向蛋白质组学对血清标本中GSK3β蛋白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的检测肽段组合及其提取方法与应用,可有效解决通过PRM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或尿液标本中GSK3β蛋白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GSK3β的检测肽段组合,检测肽段组合为序列分别是:QTLPVIYVK、TPPEAIALCSR、LLEYTPTAR的肽段,本发明为进行血清或尿液中GSK3β蛋白的肽段检测提供了非常好的肽段序列及标准品,是利用GSK3β的蛋白进行检测,自主分析出的序列,并进行了肽段的合成,其后的检测结果发现,血清和尿液中表达丰度高的GSK3β的肽段是不同的,是基于PRM靶向蛋白质组学对血清标本中GSK3β蛋白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的方法上的创新。
-
公开(公告)号:CN117551700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00698.9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C12N15/89 , C12N15/85 , C12N15/113 , C12N15/12 , A01K67/027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FSGS疾病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采用CRISPR/Cas9技术和同源重组原理构建出特异性敲除Wtap基因的Wtapfl/+鼠,将该鼠与Nphs2‑Cre工具鼠杂交后获得肾脏足细胞特异性Wtap基因敲除鼠,即为FSGS疾病模型。对此FSGS疾病模型进行肾脏组织病理学分析及体重、血糖、尿ACR等一般临床指标检测,发现该疾病模型呈现FSGS病理改变,如肾小球呈现局灶节段硬化、肾小球和肾间质纤维化、肾脏足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及肾小管蛋白管型。本发明成功构建了一种FSGS疾病模型,以期为FSGS病理机制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同时为肾脏疾病发病机制、筛选预防或/和治疗肾脏疾病药物的研究提供模型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61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579625.2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C12N15/89 , C12N15/85 , C12N15/113 , C12N9/16 , A01K67/027 , C12Q1/6888 , C12N15/11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全身诱导性Ppp3ca基因敲除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步骤为:1)将sgRNA、Cas9 mRNA及同源重组载体注入鼠受精卵中;2)将受精卵移植到假孕母鼠体内,产出F0代鼠,筛选阳性F0代鼠;3)将阳性F0代鼠与野生型鼠交配,获得F1代杂合子鼠,筛选阳性F1代杂合子鼠;3)将阳性F1代杂合子鼠与特异性Cre工具鼠交配,得到Ppp3caFlox/+Cre+鼠和Ppp3caFlox/+Cre‑鼠,将Ppp3caFlox/+Cre+鼠与Ppp3caFlox/+Cre‑鼠进行兄妹配繁,获得Ppp3caFlox/Flox Cre+纯合子鼠。本发明实现了Ppp3ca基因时间特异性的全身性诱导敲除,为有目的的研究Ppp3ca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作用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