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5392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89337.8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C08B3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B37/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聚乙酰氨基糖酸及选择性氧化制备方法,所述低聚乙酰氨基糖酸的分子量为500~7000,聚合度n为2~32,结构式如下:,制备方法如下:首先把原料甲壳素制成0.5毫米以下,在酸液和氯化钙甲醇溶液中制备成低分子量再生甲壳素。其次以TEMPO、溴化钠和次氯酸钠为氧化剂,在室温下把甲壳素碳6位羟基氧化为羧基,得到水溶性的低聚乙酰氨基糖酸。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适宜、产率高。低聚乙酰氨基糖酸具有良好的亲水性、保湿性、生物相容性和植物诱抗活性等,并可以作为配体形成多种功能产品,在医药、食品、农业等领域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8912247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987411.2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B3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酸酶复合法制备的低聚甲壳素及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原料甲壳素粉碎,用小于60目的筛子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小于250µm的甲壳素粉末,首先采用浓酸在20~50℃下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对甲壳素粉末进行降解,然后再采用单酶或混酶对酸处理后的甲壳素进行二次降解,获得聚合度为2~20的低聚甲壳素。本方法将化学法降解甲壳素与生物法降解甲壳素相结合,克服了单一方法降解甲壳素的缺点,提高了甲壳素降解的反应效率。低聚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农业和医药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053929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810989337.8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C08B3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聚乙酰氨基糖酸及选择性氧化制备方法,所述低聚乙酰氨基糖酸的分子量为500~7000,聚合度n为2~32,结构式如下:,制备方法如下:首先把原料甲壳素制成0.5毫米以下,在酸液和氯化钙甲醇溶液中制备成低分子量再生甲壳素。其次以TEMPO、溴化钠和次氯酸钠为氧化剂,在室温下把甲壳素碳6位羟基氧化为羧基,得到水溶性的低聚乙酰氨基糖酸。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适宜、产率高。低聚乙酰氨基糖酸具有良好的亲水性、保湿性、生物相容性和植物诱抗活性等,并可以作为配体形成多种功能产品,在医药、食品、农业等领域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8912247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810987411.2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B3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酸酶复合法制备的低聚甲壳素及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原料甲壳素粉碎,用小于60目的筛子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小于250µm的甲壳素粉末,首先采用浓酸在20~50℃下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对甲壳素粉末进行降解,然后再采用单酶或混酶对酸处理后的甲壳素进行二次降解,获得聚合度为2~20的低聚甲壳素。本方法将化学法降解甲壳素与生物法降解甲壳素相结合,克服了单一方法降解甲壳素的缺点,提高了甲壳素降解的反应效率。低聚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农业和医药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66803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859561.0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室温液态高聚碘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液态高聚碘在60℃以下呈液态。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固态碘加入至试剂和/或试剂与溶剂形成的介质组合中,加入催化剂后进行搅拌,搅拌后保温进行反应,再进行冷却,得到反应液;(2)将步骤(1)得到的反应液进行稀释和搅拌后,静置分层,分离出下层液态高聚碘。本发明通过选用合适的试剂与固体碘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可以制备得到在室温下呈液态的高聚碘。所述液态高聚碘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极性溶剂,微溶于水、在水底呈油状滚动,缓慢释放出碘分子或碘原子簇,具有良好的杀菌和防腐能力,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833484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510055383.3
申请日:2005-03-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藻联合固定荒漠流沙的方法。将从干旱、半干旱、或荒漠地表结皮中分离和大规模培养的荒漠藻干粉和土壤芽孢杆菌干粉按2~3∶1的质量比混匀,形成固沙剂,并按2.0~4.0g/m2的接种量接种于荒漠流沙中;同时喷洒液体营养调理剂,并用地膜覆盖。该方法使用的芽孢杆菌与荒漠藻相互作用促进生长,因而,与以往单一由藻类的大规模培养而固沙的技术相比,此种方法能更快速、持久地使荒漠土壤形成结皮,使用此种方法固沙20~40天时,每平方米藻类覆盖率即可达到50~70%,50天时地表可形成微量结皮。而且,利用本方法固沙后所形成的土壤,为沙漠提供了丰富的碳源和氮源,更利于它种微生物和一些低等的微管束植物生长,由此而更加坚固流沙。
-
公开(公告)号:CN1823586A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510008568.9
申请日:2005-0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A01N4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旱杀蚜剂及其用途。该抗旱杀蚜剂是将10~25重量份抗逆性植物生长调节剂、5~15重量份杀虫剂、10~20重量份保水剂、3~15重量份乳化剂和30~70重量份溶剂A混合均匀而得。所述的抗逆性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将10~20重量份的如式I所示的1,3—二氧五环类化合物、1~5重量份的化肥、1~5重量份的植物生长剂、及25~40重量份的溶剂B在室温下充分搅拌混合而成;所述的溶剂A和B为N,N-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醇或乙醇的混合液。该抗旱杀蚜制剂用于小麦、玉米、棉花、甜菜、辣椒、黄瓜、果树、花卉的浸种和喷施,具有明显的抗旱,抗盐,抗蚜虫和抗寒作用,并且高效低毒、保水效果好、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速度、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760272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1018154.3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B37/08
Abstract: 一种低分子量C6-羧基甲壳素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1)使用功能溶剂将原料甲壳素制备成均相溶液,所述功能溶剂包含磷酸、硫酸和盐酸中的一种或多种;(2)直接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酸性介质氧化剂、催化剂,进行氧化反应以使C6位羟基氧化为羧基,同时进一步解聚甲壳素;(3)调节步骤(2)所得反应液的pH为5至6,得到粗制产物或经精制得到精制产品。由此制得的C6-羧基甲壳素分子量范围为500~8000,聚合度n=2~35。本发明的低分子量C6-羧基甲壳素具有良好的亲水性、保湿性、生物相容性和植物诱抗活性等,并可以作为配体形成多种功能产品,在医药、食品、农业等领域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843075A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200510063092.9
申请日:2005-04-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内容是利用荒漠沙区土壤微生物结皮的培养物人工植入荒漠土地后依靠其自然繁殖修复地表。通过模拟土壤微生物结皮形成的自然规律,使荒漠地区的高结皮覆盖率的形成时间缩短,既能大规模快速治理沙漠流沙,又能使治理区的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长期协调发展。此项技术对增加干旱荒漠地区地表结皮覆盖度,增强沙面稳定性,减小地表侵蚀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669424A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200410029455.2
申请日:2004-03-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A01N47/00 , A01N43/647 , A01C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旱保水种衣剂及其用途。该种衣剂包括:30~60重量份的秸杆粉;10~20重量份的保水剂;10~15重量份的成膜剂;20~40重量份的膨润土;3~6重量份的杀菌剂或/和杀虫剂。所述的秸杆粉是由30~60重量份的秸杆、1~3重量份化肥、1~3重量份植物生长剂及120~140重量份的水在60~70℃搅拌后干燥粉碎而成;所述的保水剂是高吸水树脂;所述的成膜剂是由10~20重量份的丙烯酸和2~4重量份的顺丁烯二酸酐聚合而成。该抗旱保水种衣剂用于种子的抗旱保水时,透气性好,易于降解,对环境无污染;还可以使得种子慢慢吸收营养,延长肥效期。该种衣剂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成本低、能耗小,且制备过程不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