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19490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024301.3
申请日:2013-01-23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628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耐衰减高容量电极。如果用更高容量的材料(如锡和硅)代替碳作为电池负电极中的锂接收受体,则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重量效率和体积效率。但当锡和硅被锂完全充满时,都经历高达300%的膨胀并产生明显的内应力。这些在各充放电循环中形成的内应力会导致电池容量的逐渐减小,也称为电池衰减。可通过把锡或硅纳米线部分地埋入集电器中,而显著地减小内应力的效应。如果在其埋入端用阻止锂扩散的成分涂布或掩蔽5至50%部分的纳米线长度,则可获得额外的利益。还描述了埋入和掩蔽纳米线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779550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310489603.8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628 , H01M10/052 , H01M10/42 , H01M10/4235 , H01M10/52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化学电池如锂离子电池组的电活性材料。该电活性材料包含钛酸锂氧化物(LTO),并且具有厚度小于或等于大约30nm的表面涂层,该表面涂层抑制了电化学电池之内的气体形成。还提供了制造这样的材料的方法和使用这样的材料来抑制电化学电池之内的气体形成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779550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10489603.8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628 , H01M10/052 , H01M10/42 , H01M10/4235 , H01M10/52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H01M10/0525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化学电池如锂离子电池组的电活性材料。该电活性材料包含钛酸锂氧化物(LTO),并且具有厚度小于或等于大约30nm的表面涂层,该表面涂层抑制了电化学电池之内的气体形成。还提供了制造这样的材料的方法和使用这样的材料来抑制电化学电池之内的气体形成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004998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190300.5
申请日:2015-04-21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62 , G01R31/362 , G01R31/3651
Abstract: 公开了电荷状态估计器及制造和使用电荷状态估计器的方法。若干变体包括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使用基于电压的电池状态估计数据的至少一段并且使用实时线性回归,所述实时线性回归可以是一种基于当前和先前数据点来估计系统的未来行为以提供稳健并且快速适应的阻抗响应逼近器的方法。线性回归可以通过形成与电化学阻抗频谱数据“等效”的RC电路并且使用任何数量的已知实时线性回归算法来处理那个RC电路的运行时间值来执行,已知实时线性回归算法包括但不限于加权递归最小平方(WRLS)、卡尔曼滤波器或其他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3219490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24301.3
申请日:2013-01-23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628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耐衰减高容量电极。如果用更高容量的材料(如锡和硅)代替碳作为电池负电极中的锂接收受体,则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重量效率和体积效率。但当锡和硅被锂完全充满时,都经历高达300%的膨胀并产生明显的内应力。这些在各充放电循环中形成的内应力会导致电池容量的逐渐减小,也称为电池衰减。可通过把锡或硅纳米线部分地埋入集电器中,而显著地减小内应力的效应。如果在其埋入端用阻止锂扩散的成分涂布或掩蔽5至50%部分的纳米线长度,则可获得额外的利益。还描述了埋入和掩蔽纳米线的方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