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沿海深厚吹填土地基处理的复合桩型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157726U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21117598.3

    申请日:2016-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沿海深厚吹填土地基处理的复合桩型结构,包括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空心方桩和钉型双向搅拌粉喷桩及上部褥垫层。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空心方桩为较长的刚性桩,穿过吹填土层至持力层,用来控制沉降,同时在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空心方桩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承台,用来调整桩土荷载分担比,充分发挥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空心方桩的高承载力性能;钉型双向搅拌粉喷桩为柔性桩,基于复合地基应力传递与承载优化原理,重点加固上部附加应力大的吹填软土层,提高上部桩体置换率;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空心方桩和钉型双向搅拌粉喷桩交替布置,既能够满足承载力和工后沉降的要求,又能节约工程造价。

    一种盾构隧道泥浆渗透特性的量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4431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759077.1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泥浆渗透特性的量测装置,涉及隧道稳定性开挖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无法独立同时监测压力变化过程,以及改变渗流系数等关键参数,并且其测量精度受人为操作及拆卸组装时间变化影响较大;通过本量测装置可以实现对盾构隧道泥浆入渗特性的实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及存储,根据不同位置的多个传感器监测数据可以基于盾构隧道泥浆入渗孔隙水压力变化的渗透系数解析,本量测装置密封性好,可持续不间断自动采集数据,受外部干扰低,本量测装置通过异径管结构可以实现模拟不同的水力梯度条件。

    一种连续测量特殊流体入渗距离的渗流试验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6908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60567.0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渗流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测量特殊流体入渗距离的渗流试验系统和方法,进行渗流试验,记录孔隙水压、渗流流量参数,并拍摄渗流过程视频;利用python代码按照固定时间间隔从所拍摄视频中提取帧,将上述帧依次进行处理,得到黑白图像;计算白色部分像素值及其占图像总像素值的比例;估算入渗距离;根据提取帧时所设定的时间间隔,得出入渗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结合孔隙水压、渗流流量、入渗距离分析渗流试验结果。本发明采用透明有机玻璃管装置进行试验,基于特殊流体渗流导致原状土体颜色变化这一现象,利用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Python代码对入渗距离进行连续精确测量。

    一种基坑开挖影响区及坑外既有隧道位移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726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708322.2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开挖影响区及坑外既有隧道位移预测方法,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待评估工程中基坑、隧道参数和场地地质、水文等信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不同基坑开挖深度He、围护结构最大侧移δhm条件下坑外不同位置处隧道最大位移;确定出隧道位移三级控制标准分别对应的隧道位移等值线范围,即影响区;定义并得到影响区范围定量化确定参数;分析He和δhm对影响区范围的影响规律,提出任意He和δhm条件下影响区范围预测方法;根据隧道所处的实际影响区,预测隧道可能产生的位移;本发明根据基坑基本参数确定出开挖影响区,进而根据隧道实际所处的影响区实现对隧道位移的简易化预测。

    一种基坑开挖影响区及下卧既有隧道位移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8684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708305.9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开挖影响区及下卧既有隧道位移预测方法,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待评估工程中基坑、隧道参数和场地地质、水文等信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不同基坑开挖深度He条件下底板下方不同位置处隧道最大位移;确定出隧道位移3级控制标准对应的隧道最大位移等值线范围,即影响区;定义并得到不同工况下影响区范围定量化确定参数;分析He对影响区范围的影响规律,提出任意He条件下影响区范围预测方法;根据下卧隧道所处的实际影响区,预测基坑开挖可能引起的隧道位移;本发明可以根据基坑基本参数确定出基坑开挖影响区,进而根据下卧隧道所处的实际影响区实现对隧道位移的简易化预测。

    一种消除黄土湿陷性的预制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58443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1314943.0

    申请日:2019-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黄土湿陷性的预制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施工准备;2)振点定位;3)高压喷气;4)振动下沉;5)提升成孔;6)预制桩插入;7)沉桩;8)施工结束。本发明是在传统预制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法的基础上,在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处理时,针对预制桩无法解决桩周土湿陷性的问题,利用振动能量的传递使桩间土逐渐振密并消除湿陷性。同时,振动杆下沉过程辅以高压喷气可快速成孔,解决了预制桩在黄土地区由于侧摩阻力过大难以沉桩的问题,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法。

    一种消除黄土湿陷性的预制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5844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14943.0

    申请日:2019-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黄土湿陷性的预制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施工准备;2)振点定位;3)高压喷气;4)振动下沉;5)提升成孔;6)预制桩插入;7)沉桩;8)施工结束。本发明是在传统预制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法的基础上,在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处理时,针对预制桩无法解决桩周土湿陷性的问题,利用振动能量的传递使桩间土逐渐振密并消除湿陷性。同时,振动杆下沉过程辅以高压喷气可快速成孔,解决了预制桩在黄土地区由于侧摩阻力过大难以沉桩的问题,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法。

    一种软土盾构隧道衬砌管片壁后微生物注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23962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0688780.2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土盾构隧道衬砌管片壁后微生物注浆方法,主要针对软土盾构隧道,通过隧道二次注浆时,将配置、培养好的可产生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硝化类细菌及营养液通过设计的注浆装置一同注入浆液外侧土层中,反硝化细菌可以繁殖生长,并在过程中产生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氮气可以将土层中的水分置换,形成气泡层,达到降低土层渗透性的目的,适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与浆液层发生碳化反应,反应产物碳酸钙将一定程度上填充浆液空隙,增强浆液的强度与抗渗透性。本发明形成了对于污染、侵蚀水体的双层主动防御屏障,从而降低污染物、盐溶液向隧道结构的渗透,提高隧道结构的主动耐腐蚀、耐侵蚀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